刮板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0637发布日期:2021-03-12 10:5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刮板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板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锂电行业中,为了达到锂电池浆料涂布的均匀性、流动性,提高锂电池正、负极片的质量,在浆料制作的每一步浆料工艺转序中,必须使用过滤器过滤浆料,将锂电浆料中的团聚颗粒、非溶物、异物等去除。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滤网上会沉积一定数量的杂质,为了防止滤网上沉积过多杂质造成滤网堵塞,用户需要及时对滤网进行清洁。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过滤器中设置电机和刮板,由电机带动刮板转动刮除附在滤网表面的杂质。但在过滤器中设置电动机不仅会增大过滤器的整体尺寸,还会增加过滤器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刮板过滤器,所述刮板无需电机驱动,能够在进料时转动刮除附在滤网表面的杂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一通孔;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过滤筒,所述过滤筒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连通;刮板,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过滤筒内,且与所述过滤筒内壁接触,所述刮板与所述动力叶轮连接,所述动力叶轮用于驱动所述刮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至少有如下技术效果:刮板过滤器可以在无需电机或其他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进料的同时通过浆料推动动力叶轮转动,进而驱动刮板转动刮除附在过滤筒筒壁上的杂质。具体地,浆料在过滤器中流动的路线如下:浆料先从进料口进入到第一容纳腔中,推动动力叶轮转动,并随着动力叶轮转动至第一通孔处,然后浆料再从第一通孔处进入到过滤筒中,浆料进入过滤筒后,浆料穿过过滤筒进入到第二容纳腔中,最后从出料口处排出,浆料中的杂质则被留在过滤筒中。由于刮板与旋转部连接,浆料进入过滤器推动动力叶轮转动时,刮板也会随着旋转部共同转动,将附在过滤筒筒壁上的杂质刮除。较传统使用电机驱动刮板转动的过滤器而言,本方案中的刮板过滤器整体尺寸更小,工人在对刮板过滤器进行操作或清洁时更加方便;本方案中的刮板过滤器还省去了电机和电机的控制部分,降低了整机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体还包括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下方,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过滤筒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容纳腔上还设有排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刮板轴和刮板轴承,所述刮板轴承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刮板轴一端与所述动力叶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刮板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刮板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刮板轴承的材料为陶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叶轮包括有旋转部和叶片,所述叶片倾斜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旋转部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口沿所述动力叶轮的切线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筒体内部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中第一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筒体100、第一容纳腔110、进料口111、第二容纳腔120、出料口121、第一通孔130、第三容纳腔140、排污口141、第二通孔150、动力叶轮200、叶片210、旋转部220、过滤筒300、刮板410、刮板轴420、刮板轴承430、压力表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

例如,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包括:筒体100,筒体100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0和第二容纳腔120,第一容纳腔110设置有进料口111,第二容纳腔120设置有出料口121,第一容纳腔110和第二容纳腔120之间设有第一通孔130;动力叶轮200,动力叶轮20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0内;过滤筒300,过滤筒30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内,第一容纳腔110通过第一通孔130与过滤筒300的内部连通;刮板410,刮板410设置在过滤筒300内,且与过滤筒300内壁接触,刮板410与动力叶轮200连接,动力叶轮200用于驱动刮板410转动。

如图1至图2所示,刮板过滤器包括有筒体100、动力叶轮200、过滤筒300和刮板410,筒体100包括有第一容纳腔110和第二容纳腔120,第一容纳腔11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的上方,第一容纳腔110上设有进料口111,第二容纳腔120上设有出料口121,第一容纳腔110和第二容纳腔120之间设有第一通孔130。动力叶轮200包括有叶片210和旋转部220,叶片210以一定的间距均匀地设置在旋转部220的表面,旋转部22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0的中心。过滤筒30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腔120的上端和第二容纳腔120的下端接触,第一通孔130设置在叶片210与过滤筒300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处,将过滤筒300与第一容纳腔110连通。刮板410设置在过滤筒300内,且与过滤筒300筒壁接触,刮板410一端与旋转部220连接,可以随着旋转部220共同转动。过滤器工作时,浆料先从进料口111进入到第一容纳腔110中,然后推动第一容纳腔110中的叶片210带动旋转部220转动,当浆料随着叶片210共同转动到第一通孔130处时,便穿过第一通孔130进入到过滤筒300中,浆料进入过滤筒300中后,继续穿过过滤筒300进入到第二容纳腔120中,最后通过出料口121排出,浆料中的杂质则被留在过滤网中。旋转部220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刮板410共同转动,刮板410在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将附在过滤筒300筒壁上的杂质刮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刮板过滤器能够在进料的同时驱动刮板410转动,刮除附在过滤筒300筒壁上的杂质,以使过滤筒300保持通畅,防止发生堵塞。具体地,刮板410与动力叶轮200连接,当浆料从进料口111进入推动动力叶轮200时,动力叶轮200便带动刮板410共同转动,以达到清除过滤筒300筒壁杂质的效果。较传统使用电机驱动刮板410转动的过滤器而言,本方案中的刮板过滤器整体尺寸更小,工人在对刮板过滤器进行操作或清洁时更加方便;本方案中的刮板过滤器还省去了电机和电机的控制部分,降低了整机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筒体100还包括有第三容纳腔140,第三容纳腔14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的下方,第二容纳腔120和第三容纳腔140之间设有第二通孔150,过滤筒300通过第二通孔150与第三容纳腔140连通。例如,如图1所示,除第一容纳腔110和第二容纳腔120外,筒体100还包括有一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下方的第三容纳腔140,第三容纳腔140和第二容纳腔120之间设有第二通孔150,第二通孔150设置在过滤筒300与第三容纳腔140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处,过滤筒300的下端与第二容纳腔120的下端接触,并通过第二通孔150与第三容纳腔140连通。通过设置与过滤筒300连通的第三容纳腔140,能够有效地延长刮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及提高过滤效率。具体地,刮板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筒300中的杂质会逐步积攒起来。当过滤筒300中的杂质积攒到一定值时,刮板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会降低,此时则需要用户手动对刮板过滤器进行清洗排出过滤筒300中积攒的杂质。此时,在筒体100的下方设置一与过滤筒300连通的第三容纳腔140,当刮板410将过滤筒300筒壁上的杂质刮下时,杂质便穿过第二通孔150沉降到第三容纳腔140中,等到第三容纳腔140中积满杂质后,杂质才会在开始在过滤网内积攒,较没有设置第三容纳腔140的刮板过滤器而言,有效地延长了刮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三容纳腔140上还设有排污口141。例如,如图2所示,第三容纳腔140底部设置有一排污口141。通过在第三容纳腔140的底部设置排污口141,当第三容纳腔140中积满杂质后,用户便可以通过排污口141将第三容纳腔140中的杂质排出,提高了刮板过滤器使用时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刮板轴420和刮板轴承430,刮板轴承430设置在筒体100内,刮板轴420一端与动力叶轮200连接,另一端与刮板轴承430转动连接,刮板410设置在刮板轴420上。例如,如图1所示,刮板轴承430设置在第二通孔150中部,刮板轴承430一端与旋转部220连接,另一端与刮板轴承430转动连接,刮板410两端分别与刮板轴420连接。通过如上设置,刮板轴420转动时能够带动刮板410上下两端共同转动,较刮板410一端与旋转部220连接的方式而言,刮板410在转动时上下两端能够均匀受力,防止了应力集中在刮板410的一端,有效地延长了刮板4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刮板轴承430的材料为陶瓷。传统的刮板轴承430一般为铁质,铁质的刮板轴承430在工作时会长期浸泡在浆料中,并随着浸泡逐步腐蚀。铁质的刮板轴承430被腐蚀后会慢慢的渗入浆料中对浆料造成污染,且耐久度也会逐步下降。陶瓷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的较高的硬度,通过采用陶瓷制的刮板轴承430,在防止刮板轴承430被腐蚀污染浆料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刮板轴承4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动力叶轮200包括有旋转部220和叶片210,叶片210倾斜且均匀地设置在旋转部220的表面。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每张叶片210均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在旋转部220上。通过将叶片210倾斜地设置在旋转部220上,浆料从进料口111进入第一容纳腔110时,只需要更小的力便可以推动动力叶轮200转动,即浆料只需要更小的流量便可以推动动力叶轮2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料口111沿动力叶轮200的切线方向设置。例如,如图2所示,进料口111设置在动力叶轮200的切线方向上。通过将进料口111设置在动力叶轮200的切线方向上,浆料进料时便会直接与叶片210接触,并推动叶片210带动旋转部220转动,较非设置在动力叶片210切线方向的进料口111而言,有效地减小了浆料在进入第一容纳腔110时的动量损失,让浆料顺利地推动动力叶轮2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0底部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130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按照浆料在第一容纳腔110中的流动方向,能够将第一容纳腔110分为三个区域:进料口111与第一通孔130之间的叶片210带料区域,第一通孔130处的进料区域以及第一通孔130与进料口111之间的叶片210空载区域。通过将第一通孔130设置在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便能够以较小的流量驱动动力叶轮200转动。具体地,当第一通孔130沿顺时针方向设置在进料口111的前端,叶片210带料区域过小,叶片210空载区域过大时,浆料中的动能尚未完全转化成动力叶轮200的动能,便从第一通孔130进入过滤筒300中了,此时需要以较大的流量注入浆料才能维持动力叶轮200的正常转动;当第一通孔130沿顺时针方向设置在进料口111的后端,叶片210空载区域过小,叶片210带料区域过大时,浆料中的动能完全转化为动力叶轮200的动能后还没到达第一通孔130的位置,此时则需要动力叶轮200带动叶片210带料区域靠后的浆料移动,即需要以较大的流量注入浆料,让浆料推动动力叶轮200和叶片210带料区域靠后的浆料,以维持动力叶轮200的正常转动。将第一通孔130设置在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叶片210带料区域和叶片210空载区域便具有足够的长度,浆料在经过叶片210带料区域的过程中能将绝大部分的动能转化为动力叶轮200的动能,且新注入的浆料只需推动动力叶轮200转动,无需推动叶片210带料区域靠后的浆料,浆料只需以较小的流量便能驱动动力叶轮200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出料口1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的底部。例如,如图1所示。当第二容纳腔120下方设有第三容纳腔140时,出料口1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当第二容纳腔120下方没有设置第三容纳腔140时,出料口121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的底部,通过将出料口1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的底部,刮板过滤器出料时便能够将第二容纳腔120中的过滤浆料完全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压力表500,压力表500用于检测筒体100内部压力。例如,如图1所示,压力表500设置在筒体100的上方,当过滤筒300或第三容纳腔140中积攒过多杂质时,筒体100内部压力会升高,压力表500检测到压力升高后便会发出警报,此时用户便可以通过排污口141将筒体100内的杂质排出。

下面根据图1至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刮板过滤器包括有筒体100、动力叶轮200、过滤筒300、刮板410、刮板轴420和刮板轴承430和压力表500,筒体100包括有第一容纳腔110、第二容纳腔120和第三容纳腔140,第一容纳腔110设有进料口111、第二容纳腔120底部设有出料口121、第三容纳腔140底部设有排污口141。动力叶轮200包括有叶片210和旋转部220,叶片210倾斜一定角度,均匀地设置在旋转部220的表面,动力叶轮20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0,进料口111的进料方向与动力叶轮200相切。过滤筒30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0内,且过滤筒3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容纳腔120的上下两端接触过滤筒300通过第一通孔130与第一容纳腔110连通,通过第二通孔150与第二容纳腔120连通,第一通孔13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0上远离进料口111的一侧。刮板轴承430设置在第二通孔150处,刮板轴420一端与刮板轴承43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部220连接,刮板410上下两端分别与刮板轴420连接,且刮板410与过滤筒300内筒壁接触。压力表500设置在筒体100的上方,用于检测筒体100内部压力。

刮板过滤器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浆料先从进料口111进入第一容纳腔110中,然后推动第一容纳腔110中的动力叶轮200转动,浆体推动动力叶轮200转动一段距离后,便会从第一通孔130处进入到过滤筒300中,然后浆体再穿过过滤筒300到达第二容纳腔120中,经出料口121排出,浆体中的杂质则会被留在过滤筒300中并向下沉积到第三容纳腔140中。在浆体不断进料过滤的过程中,浆体会驱动动力叶轮200不断转动,与动力叶轮200连接的刮板轴420便会带动刮板410转动,刮板410在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将附在过滤筒300筒壁上的杂质刮除下来,使其向下沉积到第三容纳腔140中。压力表500实时监测筒体100内部压力,当第三容纳腔140中积攒过多杂质时,筒体100内部压力会升高,压力表500检测到压力升高后便会发出警报,此时用户便可以通过排污口141将筒体100内的杂质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板过滤器,动力叶轮200由浆料进料时的动能驱动,进而驱动刮板410转动,无需在设备中另设电机驱动刮板410转动,有效地简化了刮板过滤器的结构,降低了整机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除此之外,不另设电机的刮板过滤器还有效地减小了刮板过滤器的整体尺寸,工人在对刮板过滤器进行操作或清洁时更加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