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氢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5709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加氢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医药和食品等行业氢化作业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柑桔黄烷酮苷的加氢反应和其它类似物的氢化反应的循环加氢反应器。
在加氢过程中,物料为气一液一固三相系统,如何使气、固两相在液相中充分分类,增加相同接触面,以促进化学反应和强化传质过程,是罐式加氢反应器的主要难题。国外的加氢反应器多采用单纯涡轮搅拌器,氢气导入进气液面以下,当氢气鼓泡进入液相时,靠涡轮搅拌分散氢气,由于氢气在液相中停留时间短,不能循环利用,所以,一次通氢反应率较低。国内的加氢反应器则多采用复合式搅拌器,即搅拌轴自下而上装有锚式、浆式、涡轮式、导向式涡轮和封闭式涡轮等多种形式的叶轮,氢气导入管仅达于液面之上,反应时,催化剂由底部锚式搅拌器搅起,向上翻腾,混悬于液相中,氢气到达液面时,由涡轮“压入”液相,再由中间层次的其它型式搅拌器进行混合,生产实践证明,已有技术的复合式加氢反应器,氢化效率是比单纯涡轮式搅拌器的加氢反应器稍好,但它毕竟属于表面充气型,靠涡轮将氢气“压入”整个液相区是困难的,并且存在设备结构复杂,用料多,需要较大功率,导致能耗高等缺点。经实践表明,采用搅拌或振荡加氢反应器对黄烷酮加氢,需在3bar左右的氢压下,连续加氢3小时以上,加氢率只有90%,很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循环加氢反应器,该反应器可有效地增加相间接触面,促进反应,大大提高加氢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循环加氢反应器包括罐体和管道,其特征在于一个通过管道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真空泵和一个循环泵。真空泵可将物料吸入罐体中并抽出罐内空气,循环泵则使液-固物料循环喷雾加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增加了相间接触面,促进了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加氢总效率。以黄烷酮的加氢反应为例,降低了氢压[仅需1bar],减少了氢化时间[仅需2小时],提高了氢化率[达95%以上],简化了整个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降低了成本。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循环加氢反应器,包括罐体1和管道5,其特征在于一个通过管道5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真空泵4和一个循环泵3。其罐体1可为单层罐壁和双层罐壁两种,单层型罐体在室温下反应,双层型罐体则在控温下反应。
按照上述组装而成的循环加氢反应器的工作要领如下述。
首先开动真空泵4,将物料吸入罐体1,然后抽出罐内空气。第二,打开氢气阀6,让氢气进入罐体内,达到1bar时为止。三,开动循环泵3,将反应物料喷雾循环加氢2,直至氢压停止下将,反应液由黄黑色变成绿黑色,反应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加氢反应器,包括罐体和管道,其特征在于一个通过管道5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真空泵4和一个循环泵3。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加氢反应器,包括罐体和管道,其特征在于一个通过管道5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真空泵4和一个循环泵3。真空泵可将物料吸入罐体并抽出罐内空气,循环泵则使液-固物料循环喷雾加氢。增加了相间接触面,实现了低氢压、短时和高氢化率的加氢作业目的。适用于化工、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加氢作业。
文档编号B01J8/08GK2096409SQ9121470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9日
发明者吴厚玖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