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式氧气氧化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430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爆式氧气氧化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橡胶促进剂的反应罐,特别是采用氧气氧化法生产橡胶促进剂的防爆式气、液、固三相氧气氧化反应罐。
目前国内外生产橡胶促进剂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ETD(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D(二苯胍),一般都使用标准搪瓷反应罐或是不锈钢反应罐,以氯化法反应制取。该方法操作复杂、收率低、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用氧气氧化法生产TMTD或TETD、D的成功应用只限于试验室。因其产品质量好、收率高,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故逐渐被用于工业生产。但现有的工业生产中所用的氧化反应罐采用一般通用的标准搪瓷罐。由于该罐受其结构所限,不适合气、液、固三相反应的要求,因此产品收率较低(85±2%)。其用螺栓固牢在罐体上方的罐盖上的防爆口很小,满足不了罐内瞬间释压的要求,容易发生爆炸事故,毁坏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式氧气氧化反应罐,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反应罐的结构,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特点,可显著提高反应速度和产品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罐体及其夹套、搅拌器,其中在与罐体连成一体的罐盖上方有带防爆膜的泄压筒,罐体底部有至少三个浆叶的多浆式搅拌器,搅拌器顶部浆叶扭曲方向与其余浆叶扭曲方向相反。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罐盖与带有夹套的罐体直接加工成一体,取消原标准反应罐传统的螺栓联接方式,所以增加罐体耐压强度。另外在罐盖上方设置大口径泄压筒和防爆膜,代替原小口径防爆管,可以满足罐内瞬间释压的要求,确保设备不被损坏,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搅拌器由原传统的上置式(即从罐盖置入)改变为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从原单浆或双浆结构,重新布置成至少三个浆叶的多浆式搅拌器,并使顶部浆叶扭曲方向与其余浆叶扭曲方向相反,从而有效增加搅拌效果,增加气、液、固三相接触面,提高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经实际检测证明,其收率不低于9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端面机械密封结构示意图。
根据
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带有水夹套4、温度计9、人孔10的罐体3,搅拌器5,装有防爆膜12的泄压筒1等件。其中罐盖与罐体3直接加工成一体,罐盖上方有装料口11、进气口2,泄压筒1通过夹装防爆膜12的法兰安装在罐盖上方。因泄压筒1口径大,释压迅速,故可满足罐内瞬间排压要求,确保人身安全,设备不受损坏。防爆膜12释压后很容易更换,明显减轻维修工作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由电机减速装置7驱动的多浆式搅拌器5利用支架6固定设置在罐体3的底部。该搅拌器5至少有三组浆叶,其中顶部浆叶的扭曲方向与其余下部浆叶扭曲方向相反,在旋转过程中可使罐体3中的料液产生对流,即搅拌器5下部浆叶迫使料液向上旋转流动时,顶部浆叶迫使料液向下旋转流动,从而增加搅拌效果,有效增加气、液、固三相接触面,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实际生产检验证明,该反应罐比现有标准反应罐制造出的促进剂,色泽变得洁白且成小晶体,成品熔点为140-144℃,精心操作还可达148℃,成品收率不低于90%。为确保下置式搅拌器5不泄漏,采用上联接板13、下联接板15封装的水压式双端面机械密封8。该机械密封8的两个静环16分别封装在上、下联接板上,两联接板之间设置水夹套14,两动环17之间有波纹管套19和张紧弹簧18支撑,从而使两动环17封装在搅拌器轴上,并与静环16紧密配合,完成密封任务,使罐体3内的料液不泄漏,水夹套14内的压力水无法进入波纹管套19内,水夹套14的进、出水口与压力水源相接。
使用时,料液从装料口11进入,氧气从进气口2进入,在搅拌器5的作用下,在罐体3内反应生成橡胶促进剂后,由罐体3底部的放料口排出。当罐体3内瞬间压力增高时,防爆膜12爆破,迅速释压,排除故障后,更换防爆膜12,即可继续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产橡胶促进剂的防爆式氧气氧化反应罐,包括罐体及其夹套、搅拌器,其特征是在与罐体连成一体的罐盖上方有带防爆膜的泄压筒,罐体底部有至少三个浆叶的多浆式搅拌器,搅拌器顶部浆叶扭曲方向与其余浆叶扭曲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器采用水压式双端面机械密封,两动环间有波纹管套和张紧弹簧支撑。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生产橡胶促进剂的防爆式氧气氧化反应罐,包括罐体及其夹套、搅拌器,其中在与罐体连成一体的罐盖上方有带防爆膜的泄压筒,罐体底部有至少三个桨叶的多桨式搅拌器,搅拌器顶部桨叶扭曲方向与其余桨叶扭曲方向相反。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反应罐的结构,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特点,可显著提高反应速度和产品收率。
文档编号B01J3/00GK2375373SQ9922375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1日
发明者冯世孝 申请人:冯世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