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废气净化双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118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干、湿废气净化双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较多工业生产技术领域都会产生废气,如电镀加工领域、水泥工业领域、化工工业领域等,所述废气中通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而所述有毒有害物质有些是水溶性物质,而有些是固体物质,如果将所述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排入空气中,将污染空气且损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0003]现有的废弃净化设备大多是将废气由塔底引入经过一次喷淋过滤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过滤效果差,而且沉积在塔底的油脂块等杂质不易清理。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新型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因此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包括干塔,引风机和湿塔,所述干塔为尖顶圆塔,其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干塔内设有多层纤维式油雾吸附层,所述干塔顶部通过导风管与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引风机通过另一导风管与所述湿塔的侧壁顶部连通,所述湿塔包括外塔、内塔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塔的底部连为一体,其内设有光滑斜板和带孔的分隔板,所述光滑斜板和分隔板拼接后将基座分隔为循环水槽和油水分离槽,所述基座顶部位于油水分离槽上方的位置设有清理门,所述外塔为平顶圆塔,所述外塔侧壁与内塔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多层喷淋管道,所述多层喷淋管道并联后伸入循环水槽并与设置在循环水槽上的喷淋栗连接,所述外塔侧壁上还设有补给观察口,所述内塔为连接在外塔内部顶壁上的圆柱形管道,并与连接在外塔顶壁上方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内塔底部形成有位于光滑斜板上方的敞口的填料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干塔内的纤维式油雾吸附层为易更换的抽屉式结构,外部设有方便开启的把手。
[0008]进一步地:循环水槽内部设有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并预留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0009]进一步地:填料层中装填的填料可根据不同气体的净化选择不同形式的填料。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0011]1、本实用新型中湿塔采用塔中塔的结构使得废气在塔中的过滤时间更长,从而起到极佳的过滤效果。
[0012]2、油水分离槽可集中收集过滤后沉淀的污染物等杂质,方便工作人员收集并清理。
[0013]3、本实用新型采用干,湿双塔多级过滤的形式使得废气过滤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填料多面环保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参考图1,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包括干塔1,引风机2和湿塔3,所述干塔I为尖顶圆塔,其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进风口 11,所述干塔I内设有多层纤维式油雾吸附层12,所述干塔I顶部连接有与所述引风机2进风口连通的导风管21,所述引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有与湿塔的侧壁顶部连通的另一导风管22,所述湿塔3包括外塔31、内塔32和基座33,所述基座33与所述外塔31的底部连为一体,其内设有光滑斜板331和带孔的分隔板332,所述光滑斜板331和分隔板332拼接后将基座33分隔为循环水槽333和油水分离槽334,所述基座33顶部位于油水分离槽334上方的位置设有清理门335,所述外塔31为平顶圆塔,所述外塔31的侧壁与内塔32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多层喷淋管道311,所述多层喷淋管道311并联后伸入循环水槽333并与设置在循环水槽上的喷淋栗336连接,所述外塔31侧壁上还设有补给观察口 312,所述内塔32为连接在外塔31内部顶壁上的圆柱形管道,并与连接在外塔32顶壁上方的排气口 313连通,所述内塔32底部形成有位于光滑斜板331上方的敞口的填料层321。
[0018]进一步地:干塔I内的纤维式油雾吸附层12的纤维采用细长的吸附性能较好的尼龙丝为材料,为方便更换,将其设计为可抽出的抽屉式结构,当吸附纤维吸附的油雾或颗粒饱和之后,可将抽屉打开并对吸附纤维进行更换,为方便打开抽屉,其上还设有抽屉把手14ο
[0019]进一步地:填料层321中装填的填料可根据不同气体的净化选择不同形式的填料,如多面环保球等具有足够大的表面积而对气体的流动又不会造成过大的阻力的填料。
[0020]进一步地:循环水槽333内部设有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并预留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图上未标出),当循环水槽内的吸收剂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将发出信号自动从进水口对循环水槽内的吸收剂进行补给。
[0021]优选的:为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干塔31和湿塔32的塔体采用防腐性能良好的聚丙烯塑料材料制成,还包含有导风管21、导风管22、喷淋管道311以及塔体内部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的结构件。
[00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将气体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工业废气由进气口 11引入干塔I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并与纤维吸附层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废气中的部分油雾和颗粒将吸附在纤维上,多次吸附过滤后经由导风管21,引风机2和导风管22流入湿塔3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在外塔31向下流动并与喷淋管道311喷出的雾状吸收剂进行气液两相充分的接触并反应,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颗粒融入吸收剂水雾当中,当吸收剂水雾到达塔底后涌入填料层321与填料接触并凝结在填料的表面上,而经过吸收过滤后的气体已经达到排放的标准,其经由内塔32的管道并通过塔顶的排气口 313排入空气中,同时在填料层凝结的水雾携带污染物质落下之后,经由光滑斜板331滑入油水分离槽334中,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作人员可从油水分离槽34上方的清理门335将污染物质集中清理出去。
[0023]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包括干塔,引风机和湿塔,所述干塔为尖顶圆塔,其靠近底部的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干塔内设有多层纤维式油雾吸附层,所述干塔顶部通过导风管与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引风机通过另一导风管与所述湿塔的侧壁顶部连通,所述湿塔包括外塔、内塔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塔的底部连为一体,其内设有光滑斜板和带孔的分隔板,所述光滑斜板和分隔板拼接后将基座分隔为循环水槽和油水分离槽,所述基座顶部位于油水分离槽上方的位置设有清理门,所述外塔为平顶圆塔,所述外塔侧壁与内塔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多层横向的喷淋管道,所述多层喷淋管道并联后伸入循环水槽并与设置在循环水槽上的喷淋栗连接,所述外塔侧壁上还设有补给观察口,所述内塔为连接在外塔内部顶壁上的圆柱形管道,并与连接在外塔顶壁上方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内塔底部形成有位于光滑斜板上方的敞口的填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塔内的纤维式油雾吸附层为易更换的抽屉式结构,外部设有方便开启的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槽内部设有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并预留有进水口和排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其特征在于:填料层中装填的填料可根据不同废气的性质选择不同形式的填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废气净化双塔,包括干塔,引风机和湿塔,所述干塔为尖顶圆塔,其内设有多层纤维式油雾吸附层,所述干塔顶部通过导风管经由引风机中转与湿塔连通,所述湿塔包括外塔、内塔和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外塔的底部连为一体,其内设有光滑斜板和带孔的分隔板并将其分隔为循环水槽和油水分离槽,所述油水分离槽上方的位置设有清理门,所述外塔内设有多层喷淋管道并与设置在循环水槽上的喷淋泵连接,所述内塔为连接在外塔内部顶壁上的圆柱形管道,并与连接在外塔顶壁上方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内塔底部形成有敞口的填料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过滤飞的方式,具有良好的除雾性能,净化效率高,耐腐蚀性能好,废气处理量大。
【IPC分类】B01D53/78, B01D5/00
【公开号】CN204723791
【申请号】CN201520364547
【发明人】梁亚星
【申请人】泉州高泉电镀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