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130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预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是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商用厨房连续使用时间长,以气态粘性颗粒物为主的油烟产生量大,通常采用负压抽排方式处理。现有的抽排装置效果一般,尤其是对粒径大于20μ的粘性气态颗粒物的拦截和油气分离不理想。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有利于拦截、分离和回收的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有利于拦截、分离和回收的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及安装在筒形壳体内腔的电动机、上凸网盘和下凹网盘,其特征是上凸网盘为第一骨架和第一幅条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一骨架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公止口,下凹网盘为第二骨架和第二幅条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二骨架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骨架的顶部设置有母止口,上凸网盘和下凹网盘通过公止口与母止口的配合形成空心飞碟状网盘并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电动机的旋转轴同轴线固定,筒形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的旋向沿电动机的旋转轴旋转方向螺旋上升。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网盘和下凹网盘的表面覆盖有憎油涂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导流板的横截面为6mm-20_ X 1.5mm的矩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幅条和第二幅条的横截面是直径为lmm-1.5mm的圆,所述第一幅条和第二幅条数量各为146-176根。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气态粘性颗粒物在穿透网盘时,与网盘的辐条发生多重碰撞,粘连吸附,并在离心力作用下,沿辐条径向流动并被甩向筒形壳体内壁,完成分离;同时,粘性气态颗粒被高速转动的辐条扰动,沿螺旋导流板形成高速螺旋上升的旋转气流,使粘性气态颗粒物与壳体内壁发生连续摩擦、碰撞和粘连,有利于拦截、分离和回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凸网盘的仰视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凹网盘的俯视图。
[0012]图中:1-筒形壳体;2-电动机;3-上凸网盘;3.1-第一骨架;3.1.1_第一安装孔;3.1.2-公止口 ;3.2_第一幅条;4-下凹网盘;4.1-第二骨架;4.1.1-第二安装孔;4.1.2-母止口 ;4.2-第二幅条;5-螺旋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I及安装在筒形壳体I内腔的电动机2、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上凸网盘3为第一骨架3.1和第一幅条3.2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一骨架3.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一骨架3.1的底部设置有公止口 3.1.2,下凹网盘4为第二骨架4.1和第二幅条4.2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二骨架4.1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1.1,第二骨架4.1的顶部设置有母止口 4.1.2,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通过公止口 3.1.2与母止口 4.1.2的配合形成空心飞碟状网盘并通过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4.1.1与电动机2的旋转轴同轴线固定,筒形壳体I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流板5,螺旋导流板5的旋向沿电动机2的旋转轴旋转方向螺旋上升。
[0015]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的表面覆盖有憎油涂层。
[0016]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导流板5的横截面为6mm-20mmX1.5mm的矩形。
[0017]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幅条3.2和第二幅条4.2的横截面是直径为lmm-1.5mm的圆,所述第一幅条3.2和第二幅条4.2数量各为146-176根。
[0018]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主权项】
1.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I)及安装在筒形壳体(I)内腔的电动机(2)、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其特征在于:上凸网盘(3)为第一骨架(3.1)和第一幅条(3.2)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一骨架(3.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一骨架(3.1)的底部设置有公止口(3.1.2),下凹网盘(4)为第二骨架(4.1)和第二幅条(4.2)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二骨架(4.1)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1.1),第二骨架(4.1)的顶部设置有母止口(4.1.2),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通过公止口(3.1.2)与母止口(4.1.2)的配合形成空心飞碟状网盘并通过第一安装孔(3.1.1)和第二安装孔(4.1.1)与电动机(2)的旋转轴同轴线固定,筒形壳体(I)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流板(5),螺旋导流板(5)的旋向沿电动机(2)的旋转轴旋转方向螺旋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网盘(3)和下凹网盘(4)的表面覆盖有憎油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板(5)的横截面为6mm-20mmX 1.5mm的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幅条(3.2)和第二幅条(4.2)的横截面是直径为lmm-1.5mm的圆,所述第一幅条(3.2)和第二幅条(4.2)数量各为146-176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态粘性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及安装在筒形壳体内腔的电动机、上凸网盘和下凹网盘,其特征是上凸网盘为第一骨架和第一幅条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一骨架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公止口,下凹网盘为第二骨架和第二幅条组成的球冠状体,第二骨架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骨架的顶部设置有母止口,上凸网盘和下凹网盘通过公止口与母止口的配合形成空心飞碟状网盘并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电动机的旋转轴同轴线固定,筒形壳体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的旋向沿电动机的旋转轴旋转方向螺旋上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有利于拦截、分离和回收。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205252790
【申请号】CN201520897305
【发明人】王中奇
【申请人】王中奇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