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57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已使用过的油进行过滤再利用的油液过滤装置,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机加工行业所使用的油,使用后会变得比较浑浊,不能达到产品的相关要求,且无法再使用,只能将其回收后,做废弃处理;由于油的成本较高,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油液过滤装置,其通过过滤油液内的杂质,使其达到到生产需求的悬浮度,然后,再次投入生产进行使用,解决了使用后的油,无法再利用问题;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充分利用新油的价值,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设置在支架下部的用于支撑油箱的横梁、固定在油箱上的抽油马达、安装在抽油马达上的数个出油口,其中,抽油马达与数个出油口之间分别安装有控制阀,数个出油口处分别与一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分别深入到油桶、空桶内,通过开启和关闭出油口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选择性的将油箱内的油抽入到油桶、空桶内;油箱上装有电源盒和液面侦测计,液面侦测计与电源盒相连接,当油箱内的油位升高到液面侦测计的上限位位置,液面侦测计通过信号传递,启动抽油马达。

所述油箱内放有一个过滤盒,过滤盒内含过滤棉,过滤棉对油槽内流入的油再次进行过滤。

所述支架的前端外侧安装有一个第二油槽,用于承接支架顶部油桶内流出的油,支架的内侧安装一个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的下端深入至第一油槽的上端,且第一油槽沿支架内侧周边固定;第一油槽内铺有过滤棉,并等间距放有磁棒;上述油桶、空桶位于支架的顶部;油桶上安装有排油阀,排油阀处套有一个导油管,开启油桶的排油阀,油沿导油管导流入第二油槽内。

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排油阀为球阀。

所述油箱的中间设有挡板,挡板需低于油箱周围高度30mm,经过滤盒过滤后的油液面高于中间挡板时,从油箱的一侧溢流到另一侧,液面侦测计位于挡板的另一侧,当油的液面高度达到液面侦测计的上限位时,抽油马达将油箱内的油抽入空桶内,然后,再流到油桶内,此时,油过滤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通过过滤油液内的杂质,使其达到到生产需求的悬浮度,然后,再次投入生产进行使用;不仅避免了资源浪费,而且,充分利用新油的价值,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支架、2.油箱、3.过滤盒、4.抽油马达、5.出油口、6.第一控制阀、7.电源盒、8.第一油槽、9.第二油槽、10.油桶、11.空桶、12.导流管、13.磁棒、14.过滤棉、15.液面侦测计、16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下部的用于支撑油箱2的横梁、固定在油箱2上的抽油马达4、安装在抽油马达4上的数个出油口5(本实施例为二个),其中,两个抽油马达4与出油口5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16,两个出油口5处各接有一个塑料软管,塑料软管另一端分别深入到位于支架1顶部的油桶10、空桶11内,通过开启和关闭出油口5的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16,可以选择将油箱2内的油抽入到位于支架1顶部的油桶10、空桶11内;油箱2上装有电源盒7和液面侦测计15,液面侦测计15与电源盒7相连接,当油箱2内的油位升高到液面侦测计15的上限位位置,液面侦测计15通过信号传递,启动抽油马达4。

上述油箱2内放有1个过滤盒3,过滤盒3内含过滤棉,其可以对油槽8内流入的油再次进行过滤。

上述支架1的前端外侧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一个第二油槽9,用于承接支架1顶部油桶10内流出的油,支架1的内侧采用焊接方式安装一个第一油槽8,第二油槽9的下端深入至第一油槽8的上端,且第一油槽8沿支架1内侧周边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第一油槽8内铺有过滤棉14,并等间距放有磁棒13,支架1的顶端放有一个空桶11和一个未过滤的油桶10,油桶10上安装有排油阀,排油阀处套有一个导油管12,开启油桶10的排油阀,油沿导油管12导流入第二油槽9内。

上述第一控制阀6、第二控制阀16、排油阀为球阀。

通过开启油桶10的排油阀,将油桶10内的油排出,并通过导油管12,导流入第二油槽9内,第二油槽9的下端接入第一油槽8,第一油槽8上铺有磁棒13和过滤棉14,油通过第二油槽9导流入第一油槽8,并经过第一油槽8上磁棒13及过滤棉14的过滤后,导流入过滤盒3里,经过过滤盒3内的过滤棉过滤后,流入油箱2内。

上述油箱2的中间设有挡板,挡板需低于油箱周围高度30mm,经过滤盒3过滤后的油液面高于中间挡板时,从油箱2的一侧溢流到另一侧,另一侧装有液面侦测计15,当油的液面高度达到液面侦测计15的上限位时,启动抽油马达4,抽油马达4将油箱2内的油抽入支架1位于顶部的空桶11内,当位于支架1顶部的油桶10内的油过滤完毕,调整第一控制阀6和第二控制阀16的开关,将原空桶11(现已盛有过滤后的油)的排油阀打开,再次过滤,然后,再流到位于支架1顶部的油桶10内,此时,油过滤完毕。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使用时,合并接通电源,通过启动电源盒7内的开关,打开油桶10的球阀开关,油顺着导流管12,导流入第二油槽9,并导流入到第一油槽8上,通过第一油槽8上的磁棒13与过滤棉14的过滤,导流入过滤盒3,通过过滤盒3内过滤棉的过滤,再流到油箱2,油箱2的中间设有隔板,过滤盒3内的油流到油箱2内后,当油箱2放置油液盒一侧的油满后,溢出中间隔板,流到隔板的另一侧,隔板的另一侧装有液位侦测计15和抽油马达4,随着油箱2内安装液面侦测计15一侧的油增加,油面达到装液面侦测计15上限位时,通过信号传递,自动启动抽油马达4,开启流入支架1顶部空桶11的第二控制阀16,将流入油箱2的油抽入到空桶11内,此时,油箱2内的油位下降,液面侦测计15侦测到油面达到下限位时,通过信号传递,自动停止抽油马达4,直至油桶10内的油过滤完毕;然后,将过滤过一次的油桶10的阀门关闭,并关闭抽油马达上的第二控制阀16,打开与第二控制阀16并行的第一控制阀6,将原油桶10内的油过滤完毕,转换为空桶11,原空桶11内抽入过滤完一次的油后,转换为油桶10,依然开启油桶10上的阀门,对过滤过一次的油进行第二次过滤;每过滤一次,需清理一次磁棒13上的杂物,并将过滤棉更新的,进行第二次过滤;油过滤3次后,可再次用于生产,满足使用性能,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