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37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筛。



背景技术:

振动筛是将颗粒大小不同的碎散物料群,多次通过均匀布孔的单层或多层筛面,分成若干不同级别的过程成为筛分。大于筛孔的颗粒留在筛面上,称为该筛面的筛上物,小于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称为该筛面的筛下物。实际的筛分过程是:大量粒度大小不同、粗细混杂的碎散物料进入筛面后,只有一部分颗粒与筛面接触,由于筛箱的振动,筛上物料层被松散,使大颗粒本来就存在的间隙被进一步扩大,小颗粒乘机穿过间隙,转移到下层或运输机上。由于小颗粒间隙小,大颗粒并不能穿过,于是原来杂乱无章排列的颗粒群发生了分离,即按颗粒大小进行了分层,形成了小颗粒在下,粗颗粒居上的排列规则。到达筛面的细颗粒,小于筛孔者透筛,最终实现了粗、细粒分离,完成筛分过程。粗颗粒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扩散到出料口,进行分离。

但是,细物料在进入到筛面时,由于速度较快,部分细物料随粗物料同时运动到出料口,这样就会使分离效果不好,而且还会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振动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振动筛,包括:筛体、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筛体顶部中心,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筛体外围,所述筛体底部设有筛面和阻隔框,所述阻隔框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筛体外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框一端与出料口一端相接,所述阻隔框一端与另一端形成阻隔框入口,所述阻隔框一端与所述出料口另一端形成阻隔框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框一端为直型,另一端为曲型。

进一步地,所述筛面设置在所述阻隔框与所述筛体外围之间,所述筛面邻近所述阻隔框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筛面为圆形、椭圆形、环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筛面上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筛,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进料口与筛体外围之间设有阻隔框,这样能够将从进料口刚进入的物料与扩散到筛底外侧的粗料进行隔离,还能防止物料从进料口快速运动至出料口,增加物料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使细料与粗料能够充分分离,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筛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筛体,11筛面,12阻隔框,121阻隔框入口,122阻隔框出口,2进料口,3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振动筛,包括:筛体1、进料口2和出料口3,进料口2设置在筛体1顶部中心,出料口3设置在筛体外围,筛体底部设有筛面11和阻隔框12,阻隔框12设置在进料口2与筛体外围之间。

图1中箭头方向为物料的运动方向,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后,在筛底的振动作用下,物料向外扩散,并通过筛面11将细料筛出。由于在进料口2与筛体外围之间设有阻隔框12,这样能够将从进料口2刚进入的物料与扩散到筛底外侧的粗料进行隔离,还能防止物料从进料口2快速运动至出料口3,增加物料在筛面11上的停留时间,使细料与粗料能够充分分离,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其中,阻隔框12的高度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且该阻隔框12围绕进料口2设置,与进料的距离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改变。

阻隔框12一端与出料口3一端相接,阻隔框12一端与另一端形成阻隔框入口121,阻隔框12一端与出料口3另一端形成阻隔框出口122。这样物料从阻隔框入口121进入筛底外侧,经过筛面11将细料筛出,剩下粗料运动至阻隔框出口122后,进入出料口3,从出料口3排出。

阻隔框12一端为直型,另一端为曲型。这样物料在振动作用下,顺着阻隔框12与筛体外围形成的物料通道运动过程中,由于进料口2附近的阻隔框12是曲型的,这样就能够增加物料的运动路程,进而充分将粗物料进行分离。阻隔框12与出料口3相接的一端设计成直型,这样能够增大阻隔框出口122,使粗料能够快速顺利的进入出料口3,避免了由于粗料阻隔在出料口3周围,而影响整个振动筛的分离效果。

筛面11设置在阻隔框12与筛体外围之间,筛面11邻近阻隔框入口121。这样,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后,从阻隔框入口121直接运动至筛面11进行分离。将筛面11设置在阻隔框入口121处,而不是设置在阻隔框出口122处,是由于细物料相对粗物料运动速度较慢,因此将筛面11设置在阻隔框入口121处能够将物料进行快速分离,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以及阻隔框12与筛体外围的间隔大小,将筛面11设计成为圆形、椭圆形、环形或矩形。

在筛面11上设置可拆卸的过滤网,这样当用户想要过滤更粗或更细的物料时,只需更换不同密度的过滤网即可,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过滤网进行修复或更换,方便使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口与筛体外围之间设有阻隔框,这样能够将从进料口刚进入的物料与扩散到筛底外侧的粗料进行隔离,还能防止物料从进料口快速运动至出料口,增加物料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使细料与粗料能够充分分离,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