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829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 固、液燃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树枝及林业加工剩余物、 城市生活垃圾和能源植物,可转换为多种终端能源如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处理工艺繁杂,污染严重。国内外对生物质燃料开发利用非常重视,日本在50年代就研制出棒状生物质燃 料成型机美国在1976年夜开发出了生物质成型燃料。在我国80年代也研发出了螺旋推进 式秸秆成型机,但由于成型设备能耗大,易损坏,生产效率低,生产出的成型燃料成本高,易 破碎,在加上生产过程中粉尘大,操作环境恶劣等原因,制约了生物质燃料的大量生产。现有的生物质固体燃料加工设备,一般是粉碎机后连接一个挤压成型机,且不能 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工。生物质液体燃料一般是将粮食、秸秆等生物质燃料,液化,产出汽油、柴油等,设备 投入巨大,生产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是将原料粉碎后,再挤压成型,成品的破碎率高,需要反复挤 压成型,生产效率低,且不能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 的成品的破碎率高,需要反复挤压成型,生产效率低,且不能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多组分生 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和挤压成型机, 所述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连通,挤压成型机位 于分丝机、混磨浆机和分离器的旁侧。[0010]上述分离器内设置有50微米级过滤网。 上述所述分离器里设置有30微米级过滤网和50微米级过滤网,所述30微米级过 滤网设置于50微米级过滤网下方。上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与通过输送皮带与挤压成型机连接。上述挤压成型机包括入料口、原料仓、出料模、驱动机构和压料机构,驱动机构与 压料机构连接,压料机构与出料模之间设置有原料仓,入料口与原料仓连通。上述出料模由入料结构与固定体可拆卸联接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 分离器、储液罐和挤压成型机,所述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连通,挤压成型机位于分丝机、混磨浆机和分离器的旁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 出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容易成型,不需要重复挤压,且可以同时实 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以将单组分生物质燃料和多组分生物质燃料利用起来, 将其制备成环保的生物质固体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变废为宝,并且可以将目前市面上 的生活垃圾,泔水和生物废料,回收利用,生物质固体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热值可以达到 300(Γ3500,高于水煤浆的热值,并且燃烧后不产生废烟,废气,清洁环保。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生产设备的部件在造纸领域大量使用,造纸是高污染的行 业,在国家禁止造纸厂扩大生产或者关闭造纸厂时,造纸厂淘汰出了大量的生产设备,这些 设备闲置,设备成本非常低、造纸厂可以将生产设备转做生产生物质燃料的设备,设备利用 率高,并且容易使造纸厂生产转型,利国利民。3、生产中不产生大量的粉尘,有效避免的传统工艺中粉尘较大,生产环境恶劣的 问题。4、本实用新型制备出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中含有粗纤维,粗纤维可以使生物质固体 燃料更容易成型,不易破碎。5、本实用新型可以制备出不同大小的生物质固体燃料,可以满足不同的燃烧炉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挤压成型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模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料平台,2-分丝机,3-混磨浆机,4-分离器,5-挤压成型机,6-储液罐,7-螺旋输送机,8-50微米级过滤网,9-30微米级过滤网,10-输送皮带,11-入料口,12-原料仓、13-出料模,14-驱动机构,15-压料机构,16-入料结构,17-固定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广3,—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 3、分离器4、储液罐6和挤压成型机5,所述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3、分离器4、储液罐6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7连通,挤压成型机5位于分丝机2、混磨浆机3和分离器4的 旁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容易成型,不需 要重复挤压,且可以同时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以将单组分生物质燃料和多组分生物质燃料利用起来, 将其制备成环保的生物质固体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变废为宝,并且可以将目前市面上 的生活垃圾,泔水和生物废料,回收利用,生物质固体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热值可以达到 300(Γ3500,高于水煤浆的热值,并且燃烧后不产生废烟,废气,清洁环保。所说的挤压成型机5包括入料口 11、原料仓12、出料模13、驱动机构14和压料机 构15,驱动机构14与压料机构15连接,压料机构15与出料模13之间设置有原料仓12,入 料口 11与原料仓12连通。所说的出料模13由入料结构16与固定体17可拆卸联接构成。可拆卸连接,可以 更换,成本低。实施例二、参见图2 3,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 3、分离器4、储液罐6和挤压成型机5,所述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3、分离器4、储 液罐6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7连通,挤压成型机5位于分丝机2、混磨浆机3和分离器4的 旁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容易成型,不需 要重复挤压,且可以同时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所说的分离器4内设置有50微米级过滤网8。50微米级过滤网8可以过滤出 5(Γ100微米的渣泥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所说的挤压成型机5包括入料口 11、原料仓12、出料模13、驱动机构14和压料机 构15,驱动机构14与压料机构15连接,压料机构15与出料模13之间设置有原料仓12,入 料口 11与原料仓12连通。所说的出料模13由入料结构16与固定体17可拆卸联接构成。可拆卸连接,可以 更换,成本低。实施例三、参见图2 4,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 3、分离器4、储液罐6和挤压成型机5,所述上料平台1、分丝机2、混磨浆机3、分离器4、储 液罐6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7连通,所说的分丝机2、混磨浆机3、分离器4与通过输送皮带 10与挤压成型机5连接。所说的分离器4里设置有30微米级过滤网9和50微米级过滤网8,所述30微米 级过滤网9设置于50微米级过滤网8下方。30微米级过滤网9和50微米级过滤网8配合 使用可以分离出5(Γ100微米的渣泥浆和3(Γ50微米的渣泥浆。所说的分丝机2、混磨浆机3、分离器4与通过输送皮带10与挤压成型机5连接。所说的挤压成型机5包括入料口 11、原料仓12、出料模13、驱动机构14和压料机 构15,驱动机构14与压料机构15连接,压料机构15与出料模13之间设置有原料仓12,入 料口 11与原料仓12连通。所说的出料模13由入料结构16与固定体17可拆卸联接构成。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平台、分丝机、混 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和挤压成型机,所述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依 次通过螺旋输送机连通,挤压成型机设置于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的旁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分离器内设置有50微米级过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分离器里设置有30微米级过滤网,所述30微米级过滤网设置于50微米级过滤网下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与通过输送皮带挤压成型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挤压成型机包括入料口、原料仓、出料模、驱动机构和压料机构,驱动机构与压料机构连接, 压料机构与出料模之间设置有原料仓,入料口与原料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料模由入料结构与固定体可拆卸联接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品的破碎率高,需要反复挤压成型,生产效率低,且不能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的问题,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多组分生物质固、液燃料生产设备,包括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和挤压成型机,所述上料平台、分丝机、混磨浆机、分离器、储液罐依次通过螺旋输送机连通,挤压成型机位于分丝机、混磨浆机和分离器的旁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在挤压过程中,容易成型,不需要重复挤压,且可以同时实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
文档编号C10L5/44GK201857382SQ20102050130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陈汉平 申请人:东莞市飞龙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