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3306发布日期:2018-10-26 21:57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行业沥青成型前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自然冷却方式,即沥青在去成型装置前,先送到沥青高位槽,停留一段时间,使其达到成型前的温度要求,然后再自流或泵送到沥青成型装置。

第二种是采用汽化冷凝冷却器的水冷方式,即沥青在去成型装置前,先送到汽化冷凝冷却器,在汽化冷凝冷却器中与蒸汽冷凝液换热到需要的温度,然后再自流或泵送到沥青成型装置,而汽化后的蒸汽冷凝液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后,再流回到汽化冷凝冷却器。

第三种是采用降膜冷却器的水冷方式,即沥青在去成型装置前,先送到降膜冷却器,在降膜冷却器中与蒸汽冷凝液换热到需要的温度,然后用氮气压送到沥青成型装置,而汽化后的蒸汽冷凝液在蒸汽冷凝器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却后,再流回到降膜冷却器。

以上三种冷却方式中,第一种自然冷却方式存在冷却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放散的沥青烟气不好处理的缺点;第二种和第三种冷却方式均属于水冷方式,其占地面积小,是当前的主要冷却方式。但在高寒地区,循环水冷却方式并不适用,一是冷却温度不好控制,二是循环水容易结冰,因此企业往往不愿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

因此,目前国内冶金焦化行业迫切需要设计出适用于高寒地区沥青成型前的冷却处理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将降膜冷却器与蒸汽空冷器进行组合实现沥青的空冷,冷却系统中没有循环水,从而避免了特殊条件下循环水冷却的弊端,特别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包括降膜冷却器、蒸汽空冷器、冷凝液罐和冷凝液泵;所述降膜冷却器上部管程入口与高温液态沥青输送管道相连,下部管程出口通过低温液压沥青输送管道与沥青成型装置相连;降膜冷却器的壳程出口连接蒸汽空冷器的低蒸汽入口,蒸汽空冷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冷凝液罐的冷凝液入口;冷凝液罐的冷凝液出口通过冷凝液输送管道连接降膜冷却器的壳程入口,冷凝液输送管道上设冷凝液泵。

所述降膜冷却器上游的液态沥青输送管道上还设有蒸汽发生器。

所述冷凝液罐上设有软水补充口,软水补充口通过给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降膜冷却器与蒸汽空冷器进行组合实现沥青的空冷,冷却系统中没有循环水,从而避免了特殊条件下循环水冷却的弊端,特别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降膜冷却器2.蒸汽空冷器3.冷凝液罐4.冷凝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包括降膜冷却器1、蒸汽空冷器2、冷凝液罐3和冷凝液泵4;所述降膜冷却器1上部管程入口与高温液态沥青输送管道相连,下部管程出口通过低温液压沥青输送管道与沥青成型装置相连;降膜冷却器1的壳程出口连接蒸汽空冷器2的低蒸汽入口,蒸汽空冷器2的冷凝液出口连接冷凝液罐3的冷凝液入口;冷凝液罐3的冷凝液出口通过冷凝液输送管道连接降膜冷却器1的壳程入口,冷凝液输送管道上设冷凝液泵4。

所述降膜冷却器1上游的液态沥青输送管道上还设有蒸汽发生器。

所述冷凝液罐3上设有软水补充口,软水补充口通过给水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沥青成型前的冷却系统的工艺过程如下:

1)经过蒸汽发生器初步回收热量后、温度为250℃以上的液态沥青进入降膜冷却器1,在降膜冷却器1内,液态沥青自上而下流动,与蒸汽冷凝液进行换热,液态沥青降温到150℃以下后,在氮气加压作用下送至后续沥青成型装置;

2)换热后的蒸汽冷凝液被加热为低压蒸汽,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空冷器2,冷却后形成的蒸汽冷凝液进入冷凝液罐3;

3)通过冷凝液泵4将冷凝液罐3中的蒸汽冷凝液送入降膜冷却器1中与液态沥青进行换热;

4)上述步骤1)-步骤3)循环进行,实现在降膜冷却器1中对液态沥青的循环冷却,冷凝液罐3定期补充软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