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32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它包括有缸盖罩壳体,油板,与油板相连的油气分离板,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在靠近进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进气侧油板总成,在靠近出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出气侧油板总成;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分别设置有上挡板,下挡板,油气分离板,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还设置有集油槽,在集油槽端部开有落油孔;所述油气分离板上分布有相互交错设置的油气分离孔。油气进入曲轴箱和离开曲轴箱都将经过油气分离装置,保证了油气分离的实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油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还具有使用寿命长、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用缸盖罩是一种用于密封发动机曲轴箱、位于发动机摇臂轴上方的一种发动机零件,又被称为摇臂罩盖。目前的大多数汽油发动机缸盖罩的设计都为普通迷宫或稀滤网来分离曲轴箱内混合气体中的机油,从而达到控制机油消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这种迷宫或稀滤网的设计偏简单,油气分离效果不太良好,并不太适应曲轴箱强制通风技术的需要。即使多增加油气挡板,也会使缸盖罩内油气前进的阻力加大,不能很好的保持曲轴箱内的压力,也使得设计变为复杂。因此,缸盖罩内油气分离的可靠性与简单性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以针对现行技术所存在的油气分离效果差、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油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可靠的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缸盖罩壳体,与缸盖罩壳体相连的油板,与油板相连的油气分离板,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在靠近进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进气侧油板总成,在靠近出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出气侧油板总成;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分别设置有上挡板,下挡板,油气分离板,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还设置有集油槽,在集油槽端部开有落油孔;所述油气分离板上分布有相互交错设置的油气分离孔。
[0005]为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油气分离板。
[0006]工作原理是:侧油板总成与缸盖罩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孔位相互错开的油气分离挡板,缸盖罩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在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带孔位相间交错分布的油气分离挡板,气体由进气管进入缸盖罩内部与油气混合,油气依次通过进气侧的油气分离挡板后进去曲轴箱,曲轴箱内的油气在离开曲轴箱时要依次再经过出气侧的油气分离挡板,从而达到油气分离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油气分离挡板而设计的一种孔位交错的挡板装置,其不仅能有效的进行油气分离,还很大幅度上降低了油气前进的阻力,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油气分离效果良好。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8]由原来的实体或带有单侧孔的油气分离挡板变更为双侧并孔位错位分布,既减轻了重量,又使得油气在缸盖罩内阻力减小,曲轴箱内的压力更易保持。
[0009]由于发动机油底壳本体油气分离挡板实用薄板式冲压设计,可以使挡板的边缘设计为缸盖罩内腔轮廓,从而保证油气分离的有效性。
[0010]作为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油板设计为两段式,与缸盖罩之间通过若干个铆钉固定,形成迷宫通道。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0011]作为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所述的油板上冲压有集油凹陷,在凹陷的最端头设置有落油孔,分别位于摇臂轴中部和两端。油板上的集油凹陷能是粘附在迷宫通道内的液态机油更顺畅的流回曲轴箱内,并且机油落在摇臂上,也可以进行摇臂的润滑。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3]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气侧油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气侧油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气侧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气侧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油气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0019]1-缸盖罩壳体,2-进气侧油板总成,3-出气侧油板总成,4-进气管,5-出气管,6-紧固螺栓。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例I
[0022]如图1所示,图中的I为缸盖罩壳体,进气管4与整车进气系统相连,在靠近进气管的缸盖罩壳体I上固连有进气侧油板总成2,在靠近出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出气侧油板总成3,在进气侧油板总成2和出气侧油板总成3上分别设置有上挡板,下挡板,以及两个油气分离板,在进气侧油板总成2和出气侧油板总成3上还设置有集油槽,在集油槽端部开有落油孔;所述油气分离板上分布有相互交错设置的油气分离孔。气体通过进气管4进气缸盖罩壳体I内,与缸盖罩壳体I内的油气进行混合,经过进气侧油板总成2分离后进入曲轴箱内。出气管5与发动机进气歧管相连,曲轴箱内的油气经过出气侧油板总成3分离之后通过出气管5进入进气歧管内。该油气分离装置为进气、出气两段式,经过该装置分离出的机油直接落回曲轴箱内。
[0023]如附图2和附图4-5所示,2-1为进气侧油板,曲轴箱内的油气通过下挡板2_3和上挡板2-2,与进气管进入的空气混合,先后经过油气分离板2-4和油气分离板2-5分离,分离之后的油滴落入集油槽2-1-2,通过落油孔2-1-3落入曲轴箱内。
[0024]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3-1为出气侧油板,曲轴箱内的油气通过下挡板3-3和上挡板3-2,先后经过油气分离板3-4和油气分离板3-5分离,分离之后的油滴落入集油槽3-1-2,通过落油孔3-1-3落入曲轴箱内。
[0025]如附件4-5所不,进气和出气油板通过铆钉2-1-4和3-1-4与缸盖罩壳体相连,油板上分别留有油气通孔2-1-1和油气通孔3-1-1,油板上留有集油槽2-1-2和集油槽3-1-2,供油滴存储,并由落油孔2-1-3和落油孔3-1-3落入曲轴箱内。
[0026]如附图6所示,油气分离挡板上设置有油气分离孔3-4-1和错位油气分离孔3-4-2,二者错位分布,既保证了油气通过的顺畅性,由满足油气分离的有效性,真正简单有效的实现了曲轴箱内的油气分离效果。
[0027]发动机对曲轴箱内的压力要求较高,薄状油板的设计既保证了轻量化,又方便集油槽的设计,错位孔设计的挡油板真正实现了油气分离的通畅与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它包括有缸盖罩壳体,与缸盖罩壳体相连的油板,与油板相连的油气分离板,进气管,出气管,其特征是:在靠近进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进气侧油板总成,在靠近出气管的缸盖罩壳体上固连有出气侧油板总成;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分别设置有上挡板,下挡板,油气分离板,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还设置有集油槽,在集油槽端部开有落油孔;所述油气分离板上分布有相互交错设置的油气分离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进气侧油板总成和出气侧油板总成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油气分离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相互交错设置的油气分离孔为双侧并孔位错位分布结构。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4267129SQ201420522957
【发明者】高松, 柳亚菲, 周康, 王志伟 [申请人]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