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掩口单体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40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掩口单体活塞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环,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内燃机的单体活塞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活塞式内燃机所使用的单体活塞环,均为径向直开口,新安装于活塞槽内的活塞环的两个开口处的端面一般相互接触,不留缝隙。随着使用时间加长,缸体磨损,环体变松,两个端面将产生较大间隙,这样气缸就会漏气,增大了燃油消耗量,影响内燃机的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发明了一种环体开口端设有两个相互叠加面的活塞环,可改善环体磨损开口变松而漏气的现象。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开口端仍有一定拉开,这样就会有气体从叠加面拉开的缝隙漏出,仍然会出现漏气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活塞环开口端设有水平和竖直方向双向掩口的单体活塞环,当环体磨损时,可保证在环体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不漏气,以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为了实现在活塞环开口端水平和竖直方向双向掩口,在环体开口的两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两个相互叠加的平面;在环体开口的一端水平方向设有一个叠加槽,与叠加槽垂直设有叠加块;在开口的另一端水平方向设有叠加块,与叠加块垂直设有叠加槽。
为了使双向掩口的密封效果更好,水平方向的叠加槽与叠加块长宽相同,叠加槽的深度与叠加块的厚度相同;竖直方向的叠加块和叠加槽长宽相同,宽为活塞环环体的厚度,叠加块的厚度与叠加槽的深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气密性能突出,当活塞环与缸体长期运转,磨损加大后,在弹力作用下,开口增大时,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均可以掩口密封,开口端不会产生缝隙,因而不会漏气,防止了缸内气体泄漏,提高了内燃机功率,同时也可提高了活塞环和缸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活塞式内燃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由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环体1开口的两端水平和竖直方向均设有相互叠加的平面,即水平方向相互叠加的叠加槽2和叠加块4,竖直方向相互叠加的叠加块3和叠加槽5,叠加槽2开设在环体开口的一端水平方向,与叠加槽2垂直设有叠加块3;叠加块4设置在开口的另一端水平方向,与叠加块4垂直设有叠加槽5。本实用新型新装于活塞中时,叠加块4与叠加槽2叠合,叠加槽5与叠加块3叠合,开口闭合。活塞环和缸体经磨损,在径向外力或自身径向弹力作用下,当活塞环开口逐渐增大时,叠加块4虽相对叠加槽2发生少量位移,但叠加部分仍能掩口,防止燃气从开口处泄漏,实现了水平方向掩口密封;当长时间使用后,磨损加大,叠加块4相对叠加槽2发生较大位移,其两者侧面间隙过大,叠加块3与叠加槽5相叠合,可防止燃气从侧面间隙泄漏,实现了竖直方向掩口密封。
当叠加槽2与叠加块4长宽相同,叠加槽2的深度与叠加块4的厚度相同,新安装在活塞上时,叠加槽2与叠加块4完全叠合,两者间没有缝隙,环体1水平方向的掩口效果会更好;同理叠加块3和叠加槽5长宽相同,宽为活塞环环体的厚度,叠加块3的厚度与叠加槽5的深度相同时,叠加块3与叠加槽5完全叠合,环体1竖直方向的掩口效果也会更好。
实施举例,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成型尺寸叠加槽5、叠加块3长度均为8毫米,宽度均为1.5毫米,叠加槽5的深度和叠加块3的厚度均与活塞环的轴向厚度相等;叠加槽2、叠加块4长度均为8毫米,宽度均为活塞环的径向宽度减去1.5毫米,叠加槽2的深度和叠加块4的厚度均为活塞环的轴向厚度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现有的活塞材料与工艺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掩口单体活塞环,在环体开口的两端设有两个相互叠加的平面,其特征是在环体(1)开口的一端水平方向设有一个叠加槽(2),与叠加槽(2)垂直设有叠加块(3);在开口的另一端水平方向设有叠加块(4),与叠加块(4)垂直设有叠加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掩口单体活塞环,其特征是叠加槽(2)与叠加块(4)长宽相同,叠加槽(2)的深度与叠加块(4)的厚度相同;叠加块(3)和叠加槽(5)长宽相同,宽为活塞环环体的厚度,叠加块(3)的厚度与叠加槽(5)的深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双向掩口的单体活塞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单体活塞环密封性能差,活塞环磨损后,开口端易被拉开而发生漏气现象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在环体开口的两端设有两个相互叠加的平面,在环体开口的一端水平方向设有一个叠加槽,与叠加槽垂直设有叠加块;在开口的另一端水平方向设有叠加块,与叠加块垂直设有叠加槽。其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双向掩口、气密性能突出,有效防止了缸内气体泄漏,提高了内燃机功率,同时也可提高了活塞环和缸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活塞式内燃机。
文档编号F02F5/00GK2804502SQ20042007542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7日
发明者欧阳志贤 申请人:欧阳志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