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09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通用小型二冲程发动机中的化油器。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世界上许多发达的国家制订了排放法规,限制各类 发动机的排放,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大气的温室效应。为此许多国家依据自己的情况,制定 排放法规,规定了发动机的排放限值。为能够达到该要求,许多技术被应用到发动机中。作 为发动机上一个零部件,化油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对发动机废气的排放 也影响重大。化油器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汽油与空气混合,负责正确混合燃油和空气之 间的比例,以使发动机正常运转。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将在"贫油" 状态下运转,可能停止,也可能会损坏发动机;如果有过量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 将在"富油"状态下运转,在运转时产生大量的废气,不仅浪费燃油,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化油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发动机的废气排放较高, 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 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有油室、主油路、节气门孔以及节气门孔内前后依次设置的阻风 门板、喉口和节气门板,油室通过进油装置吸入燃油,油室通过油道与主油路相通,本体内 阻风门板处设有与主油路相通的气路,气路与油道的出口之间设有文丘里管,主油路和节 气门孔之间设有油道III,油道III的出口设在喉口与节气门板之间。 进一步,油道包括油道I和油道II,油道I连接有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油道II连 接有低速混合气调节螺钉,气路与油道I和油道II的出口之间分别通过文丘里管I和文丘 里管II相通。 更进一步,油道I的出口与主油路之间通过文丘里管III相通。 更进一步,主油路中设有油门杆将油道I和油道II的出口隔开,油门杆中设有通
槽,通槽与主油路对应,转动油门杆控制主油路的开度。 进一步,节气门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节气门板轴上,节气门板轴带动油门杆转动。 进一步,进油装置包括本体上的进油路和油室内的膜片,膜片一侧与发动机进气 侧相通,膜片另一侧与大气相通,膜片上固定连接有进油针阀,本体内在进油路末端设有对 应的针阀座和针阀弹簧,进油针阀穿过针阀座后抵住针阀弹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的废气排放能够大大低于限值要 求,结合发动机的特性和工作原理,采用燃油喷射的方式,将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料,进入发 动机经过雾化后直接喷射进发动机燃烧室,喷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的燃烧压力,大大减少 了废气排放。不同于传统化油器,该发明从原理上进行彻底改变,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分两个通道进入发动机其中一个通道,允许少量的燃油和空气混合物经节气门雾化后进入发 动机,主要用于润滑发动机的运动部件;而另一个通道,大量的燃油和空气,经过内部设计 的油路混合后,直接喷射到发动机缸体内,提供能够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的燃油和空气混 合比和用量。该化油器工作可靠,流量易于控制,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值能够处在一个较低的 水平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l,本体1内设有油室11、主油 路12、节气门孔13以及节气门孔13内前后依次设置的阻风门板14、喉口 15和节气门板 16,油室11通过进油装置2吸入燃油,进油装置2包括本体1上的进油路21和油室11内 的膜片22,膜片22 —侧与发动机进气侧相通,膜片22另一侧与大气相通,膜片22上固定连 接有进油针阀23,本体1内在进油路21末端设有对应的针阀座24和针阀弹簧25,进油针 阀23穿过针阀座24后抵住针阀弹簧25。膜片22起到一个测量装置的作用,它能正确地 为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控制进油量。在进气冲程时,发动机进气压力比大气压小,这样就迫 使膜片22朝低压一侧移动,同时推动进油针阀23。当压力差产生的力超过针阀弹簧25推 力的时候,进油针阀23脱离针阀座24油路打开,燃油就流进了油室11。进气冲程结束时, 进气端的压力等于大气压,在针阀弹簧25回复力作用下迫使进油针阀23复位并和针阀座 24重新贴合,从而将油路关闭,这样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要的能够满足发动机性能要 求的燃油与空气混合的比例被成功的运送到油室11内。 油室11通过油道与主油路12相通,本体1内阻风门板14处设有与主油路12相 通的气路17,气路17在油道的出口处设有文丘里管,油道包括油道I 31和油道I1 41,油 道I 31连接有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32,油道I1 41连接有低速混合气调节螺钉42,气路17 与油道I 31和油道I1 41的出口之间分别通过文丘里管I 33和文丘里管I1 43相通,油 道I 31的出口与主油路12之间设有文丘里管III34,使燃油和空气进一步混合雾化,主油 路12和节气门孔13之间设有油道11144,油道II144的出口设在喉口 15与节气门板16之 间。满足发动机性能的空燃比是由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32和低速混合气调节螺钉42控制 的,燃油被吸引到化油器里后直接运送到两个通道一小部分燃油通过喉口 15后面的油道 11144,被吸到化油器的节气门孔13内,由于化油器喉口 15的文丘里管效应,产生低压使燃 油雾化,空气通过喉口 15时会产生一个压力降,这个压力降能将燃油从油道III44中吸进 节气门孔13内,成功雾化后送到发动机;另外大部分燃油通过两个混合气调节螺钉调整油 路,然后运送到主油路12。 主油路12与主止回阀5相通,主止回阀5与喷射管6相通,喷射管6 —端与发动 机缸体7 —侧的高压区相连,喷射管6另一端与发动机曲轴箱8 —侧的低压端相连。当曲 轴箱8内的压力小于主止回阀5内压力时,由于负压的作用,主止回阀5被打开,储存在主 油路12中的燃油被吸入到喷射管6内。主止回阀5关闭后,喷射管6的另一端与缸体7上一个喷射口相通的,缸体7上该喷射口的开与关是通过活塞的运动来控制的。调节低速混 合气调节螺钉42,可以使得每台发动机在怠速状态获时获得一个正确的燃油比;调节高速 混合气调节螺钉32,可以使每台发动机在高速状态时获得所需的正确的燃油比。 在阻风门板14后,进入化油器的空气进入两个通道一部分空气经过喉口 15,由 于文丘里管效应,经油道III44吸入少量燃油进入节气门孔13雾化,最后进入发动机内部, 润滑运动部件。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气路17流向主油路12,此时空气又被分成两部分,一部 分流向油道I 31出口,由于文丘里管I 33直径比气路17小,利用文丘里效应,将由高速混 合气调节螺钉32控制的油道I 31中的燃油吸到主油路12中,在进入主油路12之前,需经 过文丘里管11134,同样产生文丘里效应,使燃油和空气进一步混合、雾化;另一部分流向 油道II 41出口,由于文丘里管II 43直径比气路17小,利用文丘里效应,将由低速混合气 调节螺钉42控制的油道II 41中的燃油吸到主油路12中。主油路12中设有油门杆18将 油道I 31和油道I1 41的出口隔开,油门杆18中设有通槽,通槽与主油路12对应,转动油 门杆18控制主油路12的开度,控制燃油量,节气门板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节气门板轴 19上,节气门板轴19带动油门杆18转动。 1、启动状态 在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需要一个混合气很浓(燃油较多,空气少)的状态才能成 功启动,而这种浓的混合气可以通过调节阻风门板14来实现。阻风门板14被装在节气门孔 13内,当阻风门板14关闭时,大部分的空气被挡在外面,只有一小部分空气可以进入,高速 油路和低速油路同时向节气门和主油路12中供油,这样就形成了发动机启动时所需的很 浓的混合气。阻风门板14可以控制进入的空气量,进而调节进入发动机混合气体的浓稀。 2、怠速状态 与启动状态和高速运转状态相比,怠速状态时只需要少量的燃油。所以在发动机 怠速状态时,通过油道II 41来计量和传输少量的燃油,调节低速混合气调节螺钉42可以 使每台发动机在怠速状态时获得一个正确的燃油比。 3、中速状态 在比怠速高的转速下,需要稍多一点的燃油。发动机从怠速加速到高速时需要稍 多一点的燃油,加速时所需的燃油被送到主油路12内,然后再通过主止回阀5进入喷射管 6。 4、高速状态 在高速状态下节气门板16和阻风门板14几乎全部打开,由于几乎没有阻力,气流 进入的速度很快,尺寸较小的文丘里管可以起到增加气流速度和减小气流压力的作用,调 节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32可以控制燃油流量,使每台发动机在高速状态获得所需的正确 的燃油比。 在高速状态时,少量储存在主油路12的燃油进入节气门孔13内。在进气冲程时, 这一部分燃油被吸进发动机曲轴箱8内,它的主要作用是冷却和润滑轴承和曲轴连杆。对 于二冲程的发动机来讲,润滑主要是通过混入的机油和燃油来实现的。大量的燃油被送入 主油路12处,同样由于压力差的缘故,燃油被吸进喷射管6,连着曲轴箱8端的喷射管6的 压力要低些。在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从上死点开始,曲轴旋转180度,曲轴箱8内压力增 高,在余下的180度的运动中会产生负压。当发动机的低压循环完成时,该负压力(真空)比主止回阀5自身的力要小时,主止回阀5关闭。活塞运行到缸体7喷射口时,喷射管6和 缸体7相通,此时缸体7内高压气体会进入喷射管6内,对燃油进行雾化直到活塞再次关闭 喷射口。当发动机进气循环的过程中,当喷射管6内的压力比缸体7内的压力大的状态时, 喷射管6会第二次打开,把雾化好的燃油喷入到缸体7。
权利要求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油室(11)、主油路(12)、节气门孔(13)以及所述节气门孔(13)内前后依次设置的阻风门板(14)、喉口(15)和节气门板(16),所述油室(11)经进油装置(2)吸入燃油,所述油室(11)通过油道与主油路(12)相通,所述本体(1)内阻风门板(14)处设有与主油路(12)相通的气路(17),所述气路(17)与油道的出口之间设有文丘里管,所述主油路(12)和节气门孔(13)之间设有油道III(44),所述油道III(44)的出口设在喉口(15)与节气门板(16)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油道1(31)和油道 II (41),所述油道I (31)连接有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32),所述油道II (41)连接有低速混 合气调节螺钉(42),所述气路(17)与油道I(31)和油道11(41)的出口之间分别通过文丘 里管I (33)和文丘里管II (43)相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I(31)的出口与主油路(12) 之间通过文丘里管111(34)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12)中设有油门杆(18) 将油道I(31)和油道I1(41)的出口隔开,所述油门杆(18)中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主油路 (12)对应,转动油门杆(18)控制所述主油路(12)的开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板(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节气门板轴(19)上,所述节气门板轴(19)带动油门杆(18)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装置(2)包括本体(1)上的 进油路(21)和所述油室(11)内的膜片(22),所述膜片(22) —侧与发动机进气侧相通,所 述膜片(22)另一侧与大气相通,所述膜片(22)上固定连接有进油针阀(23),所述本体(1) 内在进油路(21)末端设有对应的针阀座(24)和针阀弹簧(25),所述进油针阀(23)穿过针 阀座(24)后抵住针阀弹簧(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本体内设有油室、主油路、节气门孔以及节气门孔内前后依次设置的阻风门板、喉口和节气门板,油室通过进油装置吸入燃油,油室通过油道与主油路相通,本体内阻风门板处设有与主油路相通的气路,气路与油道的出口之间设有文丘里管,主油路和节气门孔之间设有油道III,油道III的出口设在喉口与节气门板之间,油道包括油道I和油道II,油道I连接有高速混合气调节螺钉,油道II连接有低速混合气调节螺钉,气路与油道I和油道II的出口之间分别通过文丘里管I和文丘里管II相通。本实用新型工作可靠,流量易于控制,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值能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文档编号F02M17/04GK201474797SQ20092018976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