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937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粒子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发动机、材料设备、核反应设备、核动力设备、热工设备领 域,具体是一种粒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主要有内燃机和喷气式发动机,均无法使用核动力。现有的物质 转化为能量的质能反应无法人为控制利用核聚变反应,核裂变反应只能用重元素作为核燃 料,存在放射污染、核废料、核安全等问题。现有技术对质能反应的认识和利用刚刚起步,对 原子的结构认识也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子发动机,可实现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质能反应,既可用它产出 能量,又可用它生产物质。用它可以实现多种物质转化为能量的反应,使用安全,没有污染, 可以直接用空气、氢原子、量子等作为燃料,本粒子发动机也可作为一切发动机使用。物质 可以直接转化为能量,方法简单、安全,结构简单,燃料随处可得,可以解决能源问题。本发明公开的粒子发动机,用途广泛,可直接作为发动机,它结构简单,重量轻、造 价低、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作为发动机具有转速高、喷射速度高、速度无极限、喷射推 力大等优点。它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可以让能源变得无比廉价,可以提供取之不尽的能源, 可以用它发电、供热、作为动力。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粒子发动机,包括壳体、燃料系、点火系和启动系,壳体通过旋转装置安装飞轮轴, 飞轮轴连接启动系,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涡流室,涡流室轴心区域开设涡流室进 气口,对应涡流室进气口设置燃料系和进气控制装置,涡流室外围设涡流室出气口,飞轮外 围设置多个反应室和喷气室,对应反应室设置点火系,反应室开设反应室进气口和反应室 出气口,反应室进气口连通涡流室出气口,反应室出气口连通喷气室,反应室出气口横截面 积小于反应室最大横截面积,喷气室内腔向飞轮外缘方向开口扩张,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 轮半径呈倾斜角度。反应室内腔横截面为圆形,反应室进气口设在反应室内腔圆周上,反应 室进气口外沿与涡流室内壁平齐。反应室内腔中心轴线与喷气室内腔中心轴线的连线是圆 弧线。反应室相互之间设置连通通道。飞轮内设置多道气流通道。飞轮表面设置螺纹。进 气控制装置设置进气室,进气室设置进气室进气口和进气室出气口,进气室进气口设置流 量控制装置,进气室出气口外沿贴近涡流室进气口外沿。壳体设置壳体进气口和壳体排气 口。飞轮轴上安装多个飞轮。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呈倾斜角 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任意一种物质作为燃料,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燃料, 在太空中可用氢原子或量子作燃料,可解决能源问题,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物质可以直 接转化为能量。电费可以降到极低,甚至可以免费,可以淘汰煤炭、石油、生物燃料等,能源问题可以解决,温室气体不再排放。汽车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直接用空气作为燃料,火车 也可以使用核动力,可以不用再搞铁路电气化,可节省铁路建设费用。电厂可以不用再搞电 网,可以在用电单位、工厂、居民小区、甚至家庭中安装一台粒子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直接 供电即可。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稀有资源可以人工制造,资源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困扰 人类的能源、资源问题可以解决,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用廉价的电能淡化海水,输送水源, 可以把沙漠变为湿地、森林、绿洲,可以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对能量的掌控能力标志 着人类的文明程度,粒子发动机的诞生将标志着人类文明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成为人类 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粒子发动机通过调整喷气角度,可以使粒子发动机输出扭力或推力,可广泛用 于车、船、航空、航天、火力发电等动力设备领域。可用于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可取代各种 喷气发动机,造价大大降低,性能更加可靠,可大大提高飞行速度,大大降低飞行噪音。可以 无限提高航程,其航空、航天价值巨大。它产生一个始终保持巨大加速度的推力,它对飞行器的推进速度在不考虑推进阻 力的情况下可以无限提高,飞行器将不存在极限速度。它可以使飞行器产生现有发动机无 法实现的超高速,速度可以百倍、千倍、万倍的提高。它可以用于各种车船动力,可利用粒子发动机产生的喷气推力推动车船前进或后 退,制造出全新的喷气动力车船,可对现有车船进行改装。可取消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 传动轮、螺旋桨等机械传动系统,可带来简化操控程序、提高操控性能、提高车船速度、减轻 轮胎磨损、降低车体重量、降低能耗、平衡车辆前后轴重量分配、节省车内空间、减轻车轮与 铁轨磨损、平衡船体等诸多优点。本粒子发动机实现了反应室壁的内冷却,避免了反应室壁烧损,解决了超高温高 压环境的创造和控制难题,反应室材料使用常规材料即可。它具有低廉的使用成本、超长的使用寿命、超宽的使用范围,环保、重量轻、噪音 低、无震动、功率大、功率范围宽、扭矩大、体积小等等优点。本粒子发动机将解决机动车、飞 行器的噪音污染以及空气污染。本发明粒子发动机进一步的优点是可以用它生产多种元素,包括多种贵重元素 及稀有元素,可以用它生产多种新的未知元素、新材料,可以用它冶炼多种金属合金,可作 为材料设备、热工设备。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1的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之四的主视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主体结构是粒子发动机,包括壳体1、启动系2、燃料系3和点火系4,壳 体1通过旋转装置5安装飞轮轴6,飞轮轴6连接启动系2,飞轮轴6上安装飞轮7,飞轮7 上设置涡流室8,涡流室8轴心区域开设涡流室进气口 9,对应涡流室进气口 9设置燃料系 3和进气控制装置18,涡流室8外围设涡流室出气口 10,飞轮7外围设置多个反应室11和 喷气室12,对应反应室11设置点火系4,反应室11开设反应室进气口 13和反应室出气口 14,反应室进气口 13连通涡流室出气口 10,反应室出气口 14连通喷气室12,反应室出气口 14横截面积小于反应室11最大横截面积,喷气室12内腔向飞轮7外缘方向开口扩张,喷气 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7半径呈倾斜角度。壳体1也是粒子发动机的机壳和机座,粒子发动机作为热工设备使用时壳体也可 以制成料仓。壳体内可以设置支架等用来稳定内部结构等,可以在壳体上设置粒子发动机 的很多辅助设施。也可以利用壳体来采集热量,使粒子发动机输出热能。也可以直接用发 电机、变速器或飞行器舱体等作为壳体,作为发动机支架使用。启动系2包括电源、开关、电路、起动机、传动装置等,粒子发动机使用时,需要借 助启动系装置启动,获取初始转速,也可以利用启动系同时发电。燃料系3包括燃料管、雾化喷头等,粒子发动机可使用易燃燃料点火,燃料系的作 用只用来实现点火,粒子发动机点火后,转速突破一定转速,点燃质能反应后即可关闭燃料 供给,即可直接用空气中的各种元素作为燃料,在太空中可利用氢原子和量子作为燃料。控 制流体供给量,即可控制粒子发动机转速以及功率输出,切断流体供应,即可实现粒子发动 机停火。点火系4包括电源、开关、高压变压器、电路、火花塞等,电源可以设置发电机,发 电机由粒子发动机带动发电给电源电瓶充电,也可以直接利用外部电源,从而省去发电机 与电瓶等设施。燃料系3和点火系4也可以取消掉,可以利用启动系2直接将粒子发动机点火启 动。缺点是需要极高的初始转速,大大提高启动系的启动能耗和启动负担。壳体1通过旋转装置5安装飞轮轴6,旋转装置5可采用多种轴承。粒子发动机需 要高速旋转才能点燃质能反应,所以轴承必须能够承受高速旋转,可采用磁力轴承或其它 形式的高速轴承或多种高速变速装置。发电系统可以同时作为起动机也作为对外输出电能 的发电机。飞轮轴6连接启动系2,启动系可以直接安装在飞轮轴上,启动系带动飞轮轴旋 转,从而为粒子发动机提供初始转速。 飞轮轴6上安装飞轮7,飞轮7上设置涡流室8。涡流室8可以与飞轮制作成一体, 也可以制作成分体的。飞轮可以用多种材料,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多种合金材料铝合金、 不锈钢、钛合金、合金钢等,可以采用铸造工艺一次成型,可以将反应室、喷气室、涡流室直 接铸造在一起;飞轮也可以使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可以使用多种粉末冶金材料将反应室、 喷气室、涡流室直接制造在一起;也可以使用耐温高强陶瓷,可以用陶瓷材料一次性烧制而 成,可以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为进一步提高飞轮强度,可在飞轮表面和飞轮外周包附碳纤维 或其它高强材料,可将碳纤维或其它高强材料做成套装,套装在飞轮上即可,可更好地提高飞轮强度,可进一步提高飞轮转速。涡流室8轴心部开设涡流室进气口 9,涡流室8外围设涡流室出气口 10,涡流 室进气口直径小于涡流室边缘直径,涡流室与飞轮在一条轴线上,涡流室内腔从涡流室 进气口到涡流室横截面内壁逐渐扩张,形成向涡流室外周凹出的圆弧形内壁可以更好的 提高涡流室外周内壁面积,更好的提高涡流室内涡流转速,更好的混合气体,更好的提高 涡流室外周的气体压力。涡流室进气口直径与涡流室最大横截面直径的比例可以选择 0. 382-0.618 1之间,可更好的保证进气。气体混合室出气口个数可根据反应室数量具体 确定。对应涡流室进气口 9设置燃料系3和进气控制装置18。燃料系3只作为质能反应 辅助点火启动使用,质能反应点燃后即关闭燃料系。可以在壳体上安装燃料管,燃料管末端 位于涡流室进气口 9附近。液体燃料可以在燃料管出料口加雾化喷嘴,可以用燃料泵将燃 料加压输送,气体燃料直接将燃料管口设置在涡流室进气口 9处即可,燃料可以借助气体 自身压力自动输送。利用进气控制装置18控制粒子发动机功率输出,控制质能反应强弱, 实现粒子发动机停火。进气控制装置18可以设置进气室、阀门等装置实现进气控制,可简 化结构,进气控制装置18关闭后实现粒子发动机停火。进气控制装置18上也可以设置伸 缩器,伸缩器上安装密封板,伸缩器受操控系统控制,伸缩器与密封板之间可以安装轴承, 使密封板可以高速旋转,当密封板向涡流室进气口 9靠近时,进气量变小,使质能反应强度 降低,控制密封扳即可控制粒子发动机的转速和功率,密封板全部把涡流室进气口 9封死 后实现粒子发动机停火。密封板也可以套在飞轮轴上,可以沿飞轮轴上下滑动,尽量缩小密 封板与飞轮轴之间的间隙。飞轮7外围设置多个反应室11和喷气室12,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动力,飞轮 外周可以尽量多设置反应室和喷气室。设置一个反应室11和喷气室12会使飞轮轴沿一定 范围作周向摆动,可作为特殊用途应用在一些特殊需要的场合。对应反应室11设置点火系4,可在反应室11内安装火花塞等点火装置,也可以用 两个电极来实现点火,可以将两个电极离开一定距离安装在反应室内,这比较适用于小型 粒子发动机。火花塞可以安装在反应室进气口附近的反应室壁上,火花塞可以与飞轮轴平 行安装,可更方便实现电路接通。可以在火花塞接线柱部位附近安装一个或多个电极,最好 是安装一圈高压电极,电极连接点火电路,可以更好地实现点火。安装火花塞时使火花塞的 接线柱靠近电极,留出一定间隙,高压电击穿间隙,实现电路接通,安装一个或多个电极时, 随着飞轮旋转,火花塞运动到电极下面,高压电击穿间隙实现电路连接,实现火花塞点火。反应室11开设反应室进气口 13和反应室出气口 14。反应室进气口 13可以开设 在反应室的圆形侧壁上,可更好地使反应室内形成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涡流可 以提高气流在反应室内的滞留时间,可更好的维持燃烧。反应室进气口横截面可以选用长 方形或等腰梯形等,长方形的长边或等腰梯形的高与反应室内腔中心轴线平行,它们的长 度可以选择反应室内腔中心轴线的0.382倍,有利于反应室内形成涡流。反应室出气口 14 开设在反应室内腔中心轴线上,可更好的形成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螺旋推进的喷气。反应室进气口 13连通涡流室出气口 10,使涡流室内流出的混合气体直接进入反 应室。反应室进气口 13与涡流室出气口 10可以制造为一体,也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连 通为一体°
反应室出气口 14连通喷气室12。使反应室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喷气室。反应室出气口 14横截面积小于反应室11最大横截面积,有利于提高反应室压力, 提高反应室蓄热能力,可更好地使反应室维持工作。反应室出气口直径与反应室最大横 截面直径比例可选择0.382 1 ;反应室中心轴线的长度与飞轮半径的长度比例可以选择 0.382 1 ;反应室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与反应室中心轴线的长度比例可以选择0.618 1 ; 反应室中心轴线的长度与喷气室中心轴线的长度比例可选择0.618 0.382;反应室进气 口面积与反应室出气口面积的最佳比例可以选择1 0.618;可使粒子发动机各部位更协 调。喷气室12内腔向飞轮7外缘方向开口扩张,可以更好的提高喷气速度,更好的利 用能量。反应室与喷气室内壁要制作的线条流畅,形成流线状,特别是反应室出气口处更要 线条流畅,使气流运动顺畅,减轻磨损。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7半径呈倾斜角度。倾斜角度最佳值范围在 34.38° -55.62°之间,可以利用喷气推力帮助粒子发动机抵消一部分飞轮离心力,可以实 现粒子发动机更高速旋转,不必担心粒子发动机被离心力分离,可以降低对飞轮材料的要 求。调整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轮半径的倾斜角度,即可改变粒子发动机对转速的适应能力。 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角度为0度时,粒子发动机只能输出扭 力,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呈倾斜角度时,粒子发动机即可输 出扭力也可输出飞轮轴向推力或飞轮轴向拉力。如图2所示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7 半径间夹角为角A。为了防止废气进入粒子发动机,可以在壳体上设置隔离板,隔离板靠近飞轮边缘 以内区域,紧贴飞轮但不能与飞轮接触。可利用飞轮的旋转使废气甩开,使废气不会进入飞 轮边缘以内。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结构是在主体结构基础上,反应室11内腔横截面为圆形, 反应室进气口 13设在反应室11内腔圆周上,反应室进气口 13外沿与涡流室8内壁平齐。 反应室11内腔中心轴线与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的连线是圆弧线。反应室11相互之间 设置连通通道25。飞轮内设置多道气流通道15。飞轮表面设置螺纹对。进气控制装置18 设置进气室17,进气室17设置进气室进气口 16和进气室出气口 19,进气室进气口 16设置 流量控制装置20,进气室出气口 19外沿靠贴近涡流室进气口 9外沿。壳体设置壳体进气口 30和壳体排气口 31。(如图1所示)反应室进气口 13外沿与涡流室8内壁平齐,可避免气流被扰动,可使气体在飞轮 旋转产生的惯性作用下更顺畅地被切入反应室内,在反应室内形成一个从外围到中心转速 递增的涡流。飞轮转速越高越有利于反应室内形成涡流,越可以提高反应室内涡流的旋转 速度。反应室11内腔中心轴线与喷气室12内腔中心轴线的连线是圆弧线,圆弧线的弧 度可以与飞轮边缘的弧度相等,可使反应室与喷气室内流体运动更顺畅。反应室11相互之间设置连通通道25。可以在反应室内腔中心轴线的中下部开设 连通通道25,连通通道25可以设置成管道状,连通通道可使各个反应室相互联通,可更好 地实现点火,避免个别反应室因点火器故障造成点火困难。飞轮内设置多道气流通道15。气流通道15进气端开设在飞轮平面的中部区域,向飞轮外缘扩张开口,可使飞轮像风机叶轮一样,使冷却气体从飞轮内向飞轮外缘运动,气流 通道可起到冷却反应室壁、喷气室壁、飞轮的作用。气流通道15顺应飞轮旋转方向倾斜穿 过飞轮面,可起到输送气流的作用,可将气流输送到飞轮另一面,可有特殊用途,可作为飞 碟发动机使用。飞轮表面设置螺纹M。螺纹深度可根据飞轮大小具体设定,螺纹可提高飞轮表面 气流运动速度,提高飞轮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更好的利用气流对飞轮降温。螺纹还可 更好地使气流向飞轮外围甩出,可更好的隔离废气。进气控制装置18设置进气室17,进气室17设置进气室进气口 16和进气室出气口 19,进气室进气口 16设置流量控制装置20,进气室出气口 19外沿靠贴近涡流室进气口 9外 沿。可加宽进气室出气口 19外沿和涡流室进气口 9外沿,进气室出气口 19外沿贴近涡流 室进气口 9外沿可利用飞轮旋转避免流体沿间隙进入进气室17,流量控制装置20可采用阀 门或活动密封板控制进气量,可更好的控制进气量。壳体设置壳体进气口 30和壳体排气口 31。可更好地连接进气处理装置和尾气处 理装置。壳体进气口 30可保证进气,可更好的利用进气对尾气、飞轮、壳体降温。壳体排气 口 31开口方向与壳体内腔横截面切线方向平行,使排气与气流运动方向同向,可以更好的 使废气顺畅排出。本实施例可作为发电动力设备使用,可用于发电、动力、供热等领域。大型工程机 械设备可用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发电带动电机工作。供热时可利用粒子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加热水等导热介质。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结构是在以上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飞轮轴6上安装多个 飞轮7。可更好的提高动力,可两个飞轮为一组,两个飞轮可相互背靠在一起或直接制造在 一起。可几倍的提高功率,大大提高动力。(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可大大提高功率输出,提高动力输出,可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本发明实施例之三的结构是在以上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 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呈倾斜角度。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轴的夹角大于90 度,可使粒子发动机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飞轮轴向推力,倾斜角度太大会妨碍粒子发动 机的转速,倾斜角度太小要求更高的飞轮转速,才可以输出更大的推力,倾斜角度的最佳值 范围是5° -35°。倾斜角度越小使粒子发动机转速越容易提高,形成的螺旋推进的喷气 具有更高的转速,可以使它的推力更大、推进速度更高。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 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的夹角为角B。(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可以用于各种车、船、航天、航空飞行器,可利用推力推动交 通工具前进,利用扭力发电供给交通工具。它所喷出的气流是一个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 的涡漩气流,涡旋气流锋面形成一个锥形,锥尖部高速旋转,使能量更集中在涡旋气流的锋 面中心区域,大大提高了喷气推力和喷气速度。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漩气流大大降 低了与周围空气的摩擦,大大降低了喷气噪音。为使飞轮更好的承受轴向推力、提高飞轮转 速,可加厚飞轮。本实施例可以用于各种航天、航空飞行器,包括火箭、飞机、飞船、车船。可以取代 各种航空、航天喷气发动机。它更安全、更节能、造价低廉、使用寿命更长,可使飞行器航程 无极限,降低飞行噪音,提高推重比,可以大大提高飞行器速度,速度比传统飞行器可以百倍、千倍、万倍的提高,它比传统喷气发动机可以几倍的提高航程,可以大大缩小飞行器体 积和重量,其航空、航天价值巨大。它造价低廉,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飞机、飞船、火箭、飞行 器、车船上。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飞机上时,与现有喷气发动机安装方法基本一致。粒子 发动机用在直升飞机上时,可取消螺旋桨、传动系等,保留尾翼。在直升机上方设置一道或 多道横梁,在横梁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或多个粒子发动机,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朝下即可。粒 子发动机工作使直升机起降,用尾翼保持直升机平衡、改变直升机运动方向,尾翼风扇可用 电机带动,直升机上设置发电电源即可,大型直升机尾翼也可改成喷气式的,可用粒子发动 机取代风扇。可以制造出超大型直升机,运载量可以超过万吨巨轮,可以起吊、运输大型货 物。本直升机飞行速度更高,能耗更低,垂直起降,飞行高度不限,可以贴地飞行。本直升机 底部装上车轮,粒子发动机装在可控旋转装置上,使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可以立面旋转,即 可使直升机即可以在地上跑又可以在天上飞,成为地空交通工具。小型直升机可取代小汽 车、客车,中型直升机可取代货车,大型直升机可取代火车、轮船,可解决交通拥堵危机。本 直升机舱体采用密封舱,可作为航天飞行器。大型直升机可作为空间站或航天母船等。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各种车船动力,可利用粒子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推动车船前进 或后退,制造出全新的喷气动力车船,可对现有车船进行改装,可取消离合器、变速器、传动 轴、传动轮、螺旋桨等机械传动系统,可带来简化底盘设施、简化操控程序、提高操控性能、 提高加速能力、提高车船速度、减轻轮胎磨损、降低车体重量、降低能耗、平衡车辆前后轴重 量分配、节省车内空间、可取消电气化铁路、减轻车轮与铁轨磨损、平衡船体等诸多优点。可 安装一台或多台粒子发动机,可通过旋转粒子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实现车船调头,还可利用 粒子发动机喷气动力帮助车辆下坡、制动。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喷气,可更充 分的利用喷气动力,避免能量损耗。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摩托车上时,直接将粒子发动机装在摩托车后部即可; 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小汽车上时,可将粒子发动机装在汽车后部,可腾出原来的发动 机舱用作行李箱和吸能区,可使车辆前后轴重心更加协调平衡,更有利于车辆操控。可在汽 车后部车顶、行李箱盖或底盘设置安装粒子发动机的可控水平旋转装置,用电机控制水平 旋转装置旋转实现粒子发动机的喷气方向调头。使粒子发动机向斜上方喷气,可利用喷气 动力提高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使汽车更安全,可使汽车实现更高的速度。设置安装粒 子发动机的可控水平旋转装置车辆转弯随动系统,可利用喷气动力协助车辆保持平衡,减 轻车辆侧倾、侧滑、甩尾,大大提高车辆过弯能力。设置水平旋转装置车辆强力制动180度 旋转系统,可利用粒子发动机喷气动力帮助车辆更好的实现紧急制动、长距离制动,缩短制 动距离。粒子发动机安装在汽车底盘上时,可使安装粒子发动机的可控水平旋转装置旋转 轴与重力线成一定倾斜角度,使汽车倒车时粒子发动机向斜下方喷气,减轻倒车时汽车底 部受高温气体影响。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于赛车将创造汽车运动史上的极限高速;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火车上时,可在火车头内部两侧设置多个安装粒子发动 机的可控水平旋转装置,使粒子发动机喷气部位不超出火车两侧,使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 与火车前进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向火车两侧倾斜喷气,即可实现火车头的推进与后退;本 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动车组上时,可在每节车厢底盘两侧均设置多个安装粒子发动机的 可控水平旋转装置,安装多台粒子发动机,使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与火车前进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向火车两侧倾斜喷气,即可实现动车组的前进与后退,使粒子发动机向斜上方喷 气,可利用喷气动力提高车轮与铁轨之间的附着力,可避免火车脱轨、翻车,可使火车更安 全,可使动车组能够实现地面运动的极限高速,可大大超过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快艇、轮船等上时,可取消螺旋桨,可更加节能,提高航 速,可在船体两侧水线以上或甲板上设置多个安装粒子发动机的可控立面旋转装置,安装 多台粒子发动机,粒子发动机安装在船体两侧时,可通过改变船体两侧的粒子发动机输出 动力的大小和方向,直接利用喷气动力实现船体转弯、调头。粒子发动机喷气方向与水平面 呈倾斜角度,向斜下方喷气,可利用喷气动力更好的平衡船体,减轻船体受风浪影响颠簸摇 晃,使船只运行更安全。可减少船体吃水深度,减少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船体 运行速度,甚至可以使船近乎飞离水面,使船近乎飞起来,形成水面飞行船,可大大提高船 速。可利用电脑技术,设置自动旋转调节装置,根据船速自动调节好喷气方向与水平面的倾 斜角度,可更充分的利用喷气能量。可控立面旋转装置旋转轴与水平面平行,可使可控立面 旋转装置作立面旋转,使粒子发动机安装在船体两侧时,可控立面旋转装置旋转时粒子发 动机不向船体两侧过多地占用空间。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用在潜水器上时,可取消螺旋桨,可降低前进噪音,可更加节 能,提高航速,提高续航能力。可在潜水器两侧设置多个安装喷气筒的可控立面旋转装置, 可控立面旋转装置旋转轴与水平面平行,可使可控立面旋转装置作立面旋转。将粒子发动 机安装在喷气筒内,喷气筒进气端设置进气管,可使用高压蒸汽作为燃料。发动机熄火时, 将喷气筒喷气方向朝下,向喷气筒内注入高压气体,可利用喷气筒内气体始终将水排开,可 避免发动机内进水。发动机一旦进水,将喷气筒喷气方向朝下,打开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 体将发动机内进水排出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之四的结构是在以上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 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呈倾斜角度。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轴的夹角小于90 度,可使粒子发动机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飞轮轴向拉力,倾斜角度太大会妨碍粒子发动 机的转速,倾斜角度太小要求更高的飞轮转速才可以输出更大的拉力,倾斜角度的最佳值 范围是5° -34.38°。即可输出扭力也可输出拉力的粒子发动机可以用于直升飞机,可取 代螺旋桨,可用于多种垂直起降飞行器、飞碟等。可以在飞轮面上开设倾斜的气流通道15, 借助飞轮旋转使气流进入飞轮下方,使粒子发动机更好地获得新鲜流体。为使飞轮更好的 承受轴向拉力、提高飞轮转速,可加厚飞轮。喷气室12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 轴的平面的夹角为角C。(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可以用于直升飞机,可取代螺旋桨,可在直升机上安装多台粒子发动机 作为大型运输工具,可运载或起吊大型货物。本实施例粒子发动机可用于多种垂直起降飞 行器、飞碟等,可更多地用于特殊用途,可实现轻松的垂直起降,可任意飞行高度,可利用粒 子发动机喷出的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漩气流保护舱体、化解舱体与空气的摩擦、改 变舱体的运动方向等,可开发出更多的新型飞行器。粒子发动机喷出的从中心向外围转速 递减的涡漩气流可带来意想不到的飞行效果,可使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实现更高的速度。工作原理本发明粒子发动机有一个怠速转速,使用时,首先利用启动系使粒子 发动机旋转,随着飞轮旋转,空气被自动吸入涡流室进气口内,飞轮达到怠速转速后,燃料 系开始向涡流室进气口输送燃料,燃料与空气被自动吸入涡流室,气体在涡流室中自动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飞轮转速越高,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转速 递增越快,使涡流室边缘的气体压力提高,使气体与燃料混合均勻,在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 下,燃料混合气冲入反应室,形成一个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点火系点火使涡流开 始燃烧,使反应室内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在飞轮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只能从 反应室出气口喷出进入喷气室,高温高压气体最终从喷气室喷出,推动飞轮旋转,使飞轮维 持旋转,使流体不断地从涡流室进气口吸入,从喷气室排出,形成不间断的流体通道。涡流室内的涡流中心旋转轴端可产生吸力,可使物体自动吸入涡流中心后快速向 涡流外围甩出。涡流中的每一个点相互之间都存在相对运动,运动使每个点相互之间产生 相互作用力,涡流对涡流中的物体存在一个分离的旋转揉搓摩擦力,这个力随飞轮转速的 提高同步提高。反应室中的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旋转的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提高,涡流 旋转的动力来自于飞轮旋转对气流造成的拨动力的反作用力和气流运动的惯性冲击力,反 应室内壁对气流运动的摩擦作用力最大,所以紧贴反应室内壁的气流运动速度被减慢,越 远离反应室内壁气流所受的摩擦力越小,气流运动速度越不容易被减慢,越远离反应室内 壁处的周长越小,气流转一圈所需的时间越短,导致转速更高。即使气流运动的线速度不 变,该线速度所处位置圆圈的转速也在改变,反应室内从外围到中心气流运动的线速度在 递增,从外围到中心的转速也在递增,致使反应室内形成一个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 流。反应室涡流一旦形成,混合气会全部进入涡流中心,燃料的不断加入燃烧释放热 量更加快了涡流中心的转速,使外围到中心的转速递增加剧,大大提高了涡流中心的相对 转速,使能量更多的集中到涡流中心,反应室中心区可以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环境。高压气 体从喷气室排出,形成推力,推动飞轮旋转。飞轮外缘又形成一个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减的 涡流,这可以大大降低粒子发动机的噪音。粒子发动机一旦点火即可取消外力助推,实现自 我高速旋转,同时关闭点火系和启动系。粒子发动机反应室中的涡流旋转的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提高,进入反应室的物质 会被自动卷入涡流中心。该涡流都具有三个环区,从涡流中心向外依次是旋转轴区域的柱 状低压区、环筒状高压区、环筒状低压区。粒子发动机使用燃料燃烧产生动力,同时也使涡流中心产生高温、高压,随着粒子 发动机转速的提高,环筒状高压区压力同步提高,温度随压力提高同步提高,反应室中涡流 中心产生出一个高温高压的环筒状高压区。燃料燃烧反应在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发生,涡流可屏蔽能量,热反应与反应室 内壁不直接接触,不会对反应室内壁产生任何影响,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实现了 能量的隔离,实现了涡流中心的超高温高压,解决了高温高压环境的创造和控制难题。粒子发动机转速越高,反应室中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的温度压力越高,能量集 中在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爆发,高压气流总是向压力低的区域运动,涡流中心旋转轴区 域的柱状低压区自然就形成气流通道,也可称作能量通道,能量沿该通道紧贴环筒状高压 区内壁直接喷出,能量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气流运动速度,提高了涡流中心的旋转速度,能量 通道进一步避免了能量向涡流外围运动。反应室喷气口的逐渐收缩更加剧了能量向环筒状 高压区内壁运动,促使能量沿涡流中心旋转轴区域的柱状低压区喷出,避免了反应室壁受到能量冲击。涡流外围环筒状低压区内所有的点都向涡流中心运动,涡流外围环筒状低压区可 以改变向涡流外围运动的能量的运动方向,可化解向涡流外围运动的能量。涡流可起到对 能量的屏蔽作用,使能量难以传递到涡流外围,使反应室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没有多大变 化。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屏蔽能量,使反应室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始终不会太 高。旋风外围可以将物体卷入旋风内,反应室内涡流跟旋风很相似,紧贴反应室内壁的气体 会被卷入气旋中,使反应室内壁处的气体压力很低,反应室内涡流转速很高时,甚至形成负 压。温度和压力成正比,反应室内涡流转速很高时,反应室内壁处的气体温度和压力很低。热能通过辐射传递到反应室内壁后,被不断卷入涡流的燃料混合气带走,使反应 室内壁温度不会上升,热对流的传热方向与气流运动方向同向,热传导的传热速度远远低 于气流运动速度,所以热量不断地被卷入涡流的燃料混合气带走,带入涡流中心,使反应室 内壁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传统冷却一般都采用外冷却,通过对缸体外壁冷却,通过缸体传 递热量,实现热平衡,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损耗,也造成了缸壁的烧损,使缸内温度受材料限 制无法实现更高的温度。本粒子发动机实现了缸壁的内壁冷却,避免了内壁烧损,解决了高 温环境的控制难题,解决了内壁材料问题,内壁材料使用常规耐温材料即可。喷气形成一个从外围到中心温度逐渐提高的螺旋推进的喷射气流,喷射气流外围 的温度相对较低,使喷气室内壁的温度不会高。反应室出气口的收缩,可以很好的保证反应 室维持燃烧,同时可以保证燃料混合气都被卷入涡流中,反应室出气口内壁处的气体压力 也不高,跟反应室内壁处的压力差不多,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反应室和喷气室的材料强度要 求。将粒子结构破坏就可使粒子释放能量,核聚变反应与核裂变反应都是将粒子结构 重新组合、重新构架的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粒子的质量发生改变,一部分物质转化为能 量。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可以统称为质能反应。当飞轮转速达到一定转速时,粒子 发动机涡流室中的从中心到外围转速递增的涡流的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使涡流的转速很 高,涡流中的每一个点相互之间都存在相对运动,运动使每个点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 涡流对涡流中的物体存在一个切割、分离的旋转揉搓摩擦力,这个力随飞轮转速的提高同 步提尚。粒子发动机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粒子(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电子、量子、中微 子、夸克、暗物质等一切微观粒子)从涡流室进气口进入涡流室后,突然受到高速涡流影 响,粒子向涡流外围的运动过程中,受涡流的影响使粒子自身被突然加速旋转,这种突然加 速的加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打破粒子自身的平衡,使粒子外形发生变化,粒子是一个立 体空间,是一个弹性空间。离飞轮轴心越远线速度越快,从涡流中心到涡流外围粒子的运动 速度越来越快,线速度越来越快,从涡流中心到涡流外围这条线上的相邻粒子之间存在一 个相对运动,粒子离涡流中心越远运动速度越快,相邻离子相互之间存在一个旋转揉搓摩 擦分离力粒子向涡流外围的运动过程中会受到一个来自涡流的旋转搓搂摩擦分离力,使 静态的球形粒子被快速的揉搓变成旋转着的线形粒子,线形粒子的长轴在粒子发动机旋转 作用下始终保持与飞轮轴平行,线型粒子以长轴为旋转轴高速旋转,转速与飞轮转速同步 提高。粒子发动机转速高低决定了能否将粒子转化为线形。涡流室既是一个最初的燃料混 合室也是一个最终的线形粒子产生器,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最终使粒子外形成为线形,同时给粒子施加一个旋转扭力,使粒子高速自转起来,使自转的粒子的旋转轴与飞轮轴始终 保持平行。利用陀螺的轴稳定原理,使旋转的粒子能够保持旋转轴稳定。线形粒子突然进入反应室中涡流中心的环筒状高压区,被涡流切割反应室内是 一个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涡流中的每一个点相互之间都存在相对运动,运动使 每个点相互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涡流对涡流中的物体存在一个切割、分离的力,这个力随 涡流转速的提高同步提高,同时这个涡流的旋转轴与涡流室中的涡流的旋转轴存在一个近 乎垂直的交叉角度,线形粒子的长轴正好与反应室内涡流旋转轴近乎垂直,线型粒子本身 在高速旋转,线型粒子旋转轴与飞轮轴平行,旋转轴具有轴稳定性,线形粒子不易翻滚,使 线形粒子更易被反应室内涡流切割,很容易使线形粒子分离,使线形粒子结构被破坏掉,发 生质能反应。这种方法中质能反应需要的温度和压力可以大大降低,很容易实现质能反应的条 件,转速再高可以使氢原子被破坏掉,使氢原子化为能量。一旦点燃质能反应,反应室中涡 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的温度压力会更高,能量集中在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爆发,涡流中 心旋转轴区域的柱状低压区形成能量通道,能量沿该通道紧贴环筒状高压区内壁直接喷 出,能量通道进一步避免了能量向涡流外围运动,反应室喷气口的逐渐收缩更加剧了能量 向环筒状高压区内壁运动,促使能量沿涡流中心旋转轴区域的柱状低压区喷出,避免了反 应室内壁受到能量冲击。随着飞轮转速的进一步提高,涡流转速同步提高,涡流对能量的屏蔽能力同步提 高,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温度压力同步提高,涡流中心环筒状高压区对线形粒子的切割 能力同步提高,质能反应会加剧,会使多种元素发生质能反应,再加速会使氢原子结构破 坏。在太空中使用时,粒子发动机直接用太空中的氢原子和量子作燃料,粒子发动机喷出的 是由中微子、夸克类最基本粒子、最基本能量介质构成的能量流。当飞轮转速突破一个临界转速后就可以点燃质能反应了,飞轮不需要很高的转 速,粒子是被旋转加速度的作用影响变为线型的,一个静态的粒子突然进入一个转速为几 万转每分钟的涡流内,它所受到的旋转加速度是非常大的,势必会改变它的平衡,使粒子外 形发生改变,被搓成线形。质能反应的点燃是缓慢点燃,不是瞬间爆燃,不必担心安全问题。从外围到中心转 速递增的涡流屏蔽能量,使反应室壁所受的温度和压力始终不会太高,使反应室壁温度始 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粒子结构被破坏都是在各种不同的力的作用下实现的,不管什么样的能量最终都 可以转化为力,力也可以最终转化为各种能量。现有的不管什么样的核反应方法、技术,都 具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粒子施加能量,使粒子内部运动发生改变,打破粒子内部运动的平 衡,进而打破粒子结构,实现各种质能反应。力有大小、方向、加速度、相互作用等等,力怎样作用于物体决定了力的表现以及 力所能实现的效果。运动有方向、速度、加速度,有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场运动、脉动、往复 运动、振荡运动等等。本粒子发动机就是充分利用了运动和力对粒子的作用,对粒子施加了 几个巧力,使粒子结构被一个轻微的巧妙的组合力轻松的破坏掉了。利用运动,利用速度 和加速度,利用流体运动,利用运动组合,通过涡流对粒子施加力,通过提高涡流的转速提 高了对粒子施加力的大小。通过旋转扭力以及旋转扭力加速度作用于粒子改变了粒子的外形,使粒子形成线形,线形粒子更容易受到一个旋转轴与线形粒子长轴垂直的扭力的切割 作用。两个圆周运动的旋转轴相互垂直的扭力先后施加给粒子,最终同时施加给粒子, 可以更好的稳定粒子的受力角度,稳定粒子的受力状态一个旋转扭力首先使粒子形成和 保持线形外形,然后另一个旋转扭力将线形粒子切割分离。它们同时作用一个力稳定住粒 子,同时使粒子成为线形结构,使粒子保持旋转,粒子中心与外围的受力存在一个梯度,粒 子从中心到外围受力逐渐加大,这就更好的打乱了粒子的内部运动,使粒子的结构变得更 脆弱。另一个力切割粒子,该力也存在一个运动梯度,粒子不同的区域受到的力是不同的, 这就更好的打乱了粒子内的运动平衡,更好的实现切割分离粒子。两个扭力组合成了一个复杂的扭力场,该扭力场就存在于反应室内的涡流中心, 该扭力场内不同区域的扭力大小、扭力加速度和扭力方向是不一样的,力通过流体这个能 量载体相互作用产生能量碰撞,局部微观区域产生巨大的镇荡力。粒子在这个扭力场内还 同时受到一个具有离心加速度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形成一个作用于粒子的拉力,物体受到 扭力和拉力共同作用时,很容易断裂。整个力场就像一台粉碎机,使粒子被分离,使粒子结 构很容易被破坏,使粒子释放能量,实现质能反应,使质能反应变得更容易实现,可使任意 粒子结构被破坏,使物质转化为能量。本粒子发动机可以说是一台粒子粉碎机,是一台能量 释放机,是一台量子发动机。台风中心可以将飞机打碎,黑洞吸积盘可以将星球打碎,充分说明了涡流的粉碎 能力。在这些涡流中只存在一个旋转扭力,旋转速度也不是很高,威力都这么大,两个扭力 相交再加一个具有加速度的拉力组合的力场所产生的破碎能力就更大了。粒子内存在运动,存在运动着的更小的最基本粒子,核反应释放能量就是这些运 动着的最基本粒子相互之间的运动被破坏,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致使最基本粒子相互之间 发生碰撞,导致能量释放。改变粒子内的运动,就会使粒子释放能量,这种改变越迅速,粒 子对外释放能量的速度越快。有时粒子虽然没有被破坏,但是粒子照样可以向外释放能量, 只是能量释放相对缓慢,比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元素原子内粒子数量更多,粒子 相互之间的运动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导致原子内最基本粒子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轻微碰 撞,致使向外缓慢释放能量。原子、质子、中子、光子、电子均可通过改变或破坏其内部运动 释放能量,量子是最小的可以释放能量的粒子,其它的比如中微子、夸克等只能作为能量载 体,可作为能量介质,可以将能量传递出去,它们通过定向运动和自身相互震荡波动传递实 现最终的能量传递。本粒子发动机内的质能反应相比现有的核反应方法,技术更加简单,使 质能反应更加彻底。反应室涡流内每一个空间内都同时存在着两个旋转轴相互近乎垂直的具有加速 度的扭力和一个具有离心加速度的离心力,这三个具有加速度的力同时作用于涡流内每一 个最微小的空间,对这些空间进行切割分离,在涡流的旋转轴线上切割分离作用力最大,使 任意粒子均可发生结构破坏,包括量子。该涡流可以使粒子产生快速的自转运动和位移运动,运动使粒子具有了相对于粒 子所处外部空间的速度、加速度、惯性、惯性矩,运动使粒子与周围空间发生了相对能量改 变,也使粒子自身发生了改变。该涡流的运动可以使粒子外形发生改变,可以使原子外形形 成纺锤形或线形,使原子核更加暴露在原子自身场的外围,使原子核更易被原子外部物体接触到。该涡流可以使相邻粒子相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也可以使相邻原子核相互之间发 生摩擦、接触、碰撞,也可以使中子摩擦、接触、碰撞到原子核,这种原子核相互之间的摩擦、 接触、碰撞以及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之间的摩擦、接触、碰撞最终使任意元素均可在涡流的旋 转轴线上的某些区域发生核反应。对撞机原理是利用粒子运动实现粒子碰撞,核裂变反应 是利用中子对原子核产生碰撞,核聚变反应是利用原子核相互之间发生碰撞,高温高压是 为了促成碰撞,提高发生碰撞的几率,提高碰撞的速度,最终实现碰撞。托克马克至今没有 成功就是因为缺少了碰撞。碰撞造成能量释放,碰撞使原子结构发生破坏和重组,使物质转 化为能量。本发明产生的涡流可以使原子核更容易被碰撞,使粒子结构更容易被破坏,使物 质更容易转化为能量,甚至可以使原子只释放一部分能量而不发生结构破坏,不发生元素 改变,原子从反应室出来后从自身周围空间中重新获得能量实现与自身周围空间的相对能 量平衡,使自身结构重新获得相对于自身周围空间的相对稳定。物体从静止到高速运动,速度是逐渐提升的,喷气发动机喷气动力的反作用力作 用于飞行器,使飞行器获得推力。推力来自喷射气流内众多粒子相互之间对反作用力的传 递以及喷射气流与外界空气的摩擦力。飞行器运动速度接近喷气速度时,以飞行器为参照 系飞行器外界的空气向飞行器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以飞行器运动速度前进,导致喷射气流 与外界空气的摩擦力很小,最终导致不产生推力,使飞行器的加速能力越来越差,导致飞行 器速度难以再提高。如果喷射气流能够始终遇到与飞行器运动方向和速度基本一致的空 气,喷射气流将始终保持对飞行器的推力。传统喷气发动机喷出的气流是直线运动的喷射气流,喷射气流横截面内众多粒子 基本都是以均勻一致的速度推进,喷射气流内众多粒子相互之间对反作用力的传递能力很 差,这就导致飞行器使用传统喷气发动机时,速度达到一个临界速度后,受阻力影响速度难 以再提升,在不考虑推进阻力的情况下速度也难以再提高。从中心向外围转速递减的涡漩推进气流内众多粒子相互之间运动速度存在巨大 差异,涡漩推进气流横截面内不同区域粒子的推进速度存在巨大差异,涡漩推进气流横截 面内从中心到外围粒子的推进速度递减,运动速度慢的粒子远离飞行器的速度更慢,运动 速度快的粒子远离飞行器的速度更快,运动速度快的粒子会遇到运动速度慢的粒子,导致 众多粒子相互之间形成链式传递,它们对喷气反作用力的传递能力极高。从中心向外围转 速递减的涡漩推进气流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与飞行器运动方向和速度基本一致的粒子,这些 粒子更好的传递了反作用力,它们对反作用力的传递能力与飞行器速度无关。这些粒子将 反作用力最终传递到了涡漩推进气流中心,使涡漩推进气流中心始终产生一个速度与涡漩 推进气流中心推进速度基本相等的推进力,该推进力速度始终大于飞行器前进速度,该推 进力速度减去飞行器前进速度基本等于涡漩推进气流中心喷气速度。物体从高空坠落时,受引力影响,物体坠落速度会逐渐加快,使物体高速坠落。涡 漩推进气流对飞行器产生的推力与引力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涡漩推进气流即使推进速度不 高,也可以使飞行器速度逐渐提高,逐渐不断地使飞行器形成极高的速度,在不考虑推进阻 力的情况下速度可以无限提高,本粒子发动机可以使飞行器产生现有喷气发动机无法实现 的超高速,速度可以比现有喷气发动机百倍、千倍、万倍的提高。喷气室喷出的气流是一个 从外围到中心转速递增的涡流气旋,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使飞轮转速无限上提,使飞轮 在允许的范围内实现无极限转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新型热工设备,如新型冶炼炉、窑 炉、反应炉、熔炉、转化炉、煅烧炉等,可利用涡流解决高温耐火材料问题,它可以在反应室 中产生高温高压环境,各种原料会发生各种复杂的高温物理、化学、还原反应,它们会反应 生成各种新材料。可以在反应室内发生各种复杂的核反应,可制造出多种元素。可以利用反应室内涡流中心的高温高压生产水泥、陶瓷熔块、玻璃、氧化铝等,可 以炼铁、炼铜等,可以生产多种材料。需要烧制的材料可以制成粉末,可以用气流输送原料。 可以将粒子发动机的壳体做成料仓,料仓底部设成漏斗状或设置输送器把产品输出即可。 冶炼时可用碳粉作还原剂,可直接在粒子发动机内完成碳热还原反应,可生产出铁、铝、硅 等多种金属合金。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合金冶炼中,可选用多种矿料,可利用粒子发动机内的 高温高压环境将各种氧化物碳热还原,可更充分的提炼矿料中的多种有用元素,可更充分 的利用矿产资源。可利用高温高压环境对一些高熔点金属直接进行熔炼。可利用质能反应 区制造多种物质,合成多种元素,制造多种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 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粒子发动机,包括壳体(1)、启动系O)、燃料系(3)和点火系G),其特征在于壳体(I)通过旋转装置(5)安装飞轮轴(6),飞轮轴(6)连接启动系0),飞轮轴(6)上安装飞轮 (7),飞轮(7)上设置涡流室(8),涡流室(8)轴心区域开设涡流室进气口(9),对应涡流室 进气口(9)设置燃料系(3)和进气控制装置(18),涡流室(8)外围设涡流室出气口(10), 飞轮(7)外围设置多个反应室(11)和喷气室(12),对应反应室(11)设置点火系,反应 室(11)开设反应室进气口(13)和反应室出气口(14),反应室进气口(13)连通涡流室出 气口(10),反应室出气口(14)连通喷气室(12),反应室出气口(14)横截面积小于反应室(II)最大横截面积,喷气室(1 内腔向飞轮(7)外缘方向开口扩张,喷气室(1 中心轴线 与飞轮(7)半径呈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反应室(11)内腔横截面为圆形, 反应室进气口(13)设在反应室(11)内腔圆周上,反应室进气口(13)外沿与涡流室⑶内 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反应室(11)内腔中心轴线与喷气 室(12)内腔中心轴线的连线是圆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反应室(11)相互之间设置连通通 道(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飞轮内设置多道气流通道(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飞轮表面设置螺纹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进气控制装置(18)设置进气室 (17),进气室(17)设置进气室进气口(16)和进气室出气口(19),进气室进气口(16)设置 流量控制装置(20),进气室出气口(19)外沿贴近涡流室进气口(9)外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壳体⑴设置壳体进气口(30)和 壳体排气口(31)。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任一项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飞轮轴 (6)上安装多个飞轮(7)。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任一项所述的粒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喷气室 (12)中心轴线与飞轮所在的垂直于飞轮轴的平面呈倾斜角度。
全文摘要
粒子发动机,包括壳体、启动系、燃料系和点火系,壳体通过旋转装置安装飞轮轴,飞轮轴连接启动系,飞轮轴上安装飞轮,飞轮上设置涡流室,涡流室轴心区域开设涡流室进气口,对应涡流室进气口设置燃料系和进气控制装置,涡流室外围设涡流室出气口,飞轮外围设置多个反应室和喷气室,对应反应室设置点火系,反应室开设反应室进气口和反应室出气口,反应室进气口连通涡流室出气口,反应室出气口连通喷气室,反应室出气口横截面积小于反应室最大横截面积,喷气室内腔向飞轮外缘方向开口扩张,喷气室中心轴线与飞轮半径呈倾斜角度。本粒子发动机利用圆周运动和流体运动实现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质能反应,可产生能量,可解决能源问题。
文档编号F02K7/00GK102121435SQ20111003857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久斌 申请人:陈久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