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67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排放标准的环保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装配燃气发动机的整车达到国家IV级环保排放及噪声标准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IV燃气机客车的排气系统由连接发动机排气口的排气歧管、排气波纹管、三元催化转化器、消声器和排气尾管组成。三元催化转化器中起催化作用的催化剂载体上带有涂满催化剂的小孔,尾气通过小孔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从而降低燃气机尾气中的CH、、CO等有害气体含量,保证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达到国IV标准。消声器利用通过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通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能的反射、干涉, 或是利用消声绵吸收排气中的噪声,从而降低排气噪声向外辐射,达到消声目的。现有的国IV燃气机客车的排气系统中的部件越多,结构越复杂,产生的背压就越大。发动机的燃料损耗与排气系统的背压值成正比。背压越大,燃料损耗就越大,燃料损耗越大,整车的竞争力就越低。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它是将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消声器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同时实现国IV标准要求的尾气净化和消声功能。同时一体式结构降低了对空间的需求,使消声器结构紧凑,具有高度的集成化,有利于排气系统布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中包括筒体、前端盖、后端盖、进气管、出气管及催化转化器,前端盖及后端盖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端,进气管设置在筒体内靠近前端盖的一端,进气管连通筒体与发动机排气管,出气管设置在筒体内靠近后端盖的一端,出气管连通筒体与尾管,催化转化器设置在筒体的中部且通过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与筒体固定,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催化转化器的两端,第二隔板上均勻设置有平孔,进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通过第三隔板及后端盖与筒体固定,第三隔板上设置有通气翻孔,出气管上设置有气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进气管上端设置有连接管,进气管下端设置有进气堵板,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出气管设置在筒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堵板,出气堵板上设置有气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前端盖与筒体、后端盖与筒体的固定接口均采用咬口封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第一隔板与筒体内壁及催化转化器均通过满焊固定,第二隔板与筒体内壁及催化转化器均通过段焊固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前端盖、筒体、后端盖、进气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出气管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连接管、进气堵板及出气堵板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消声器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同时实现国家IV级排放的尾气净化和消声功能。一方面通过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尾气中ch4、CO等有害气体含量达到国家 IV级排放标准。另一方面三元催化消声器利用扩张腔等声学结构进行消声,具备降噪功能, 通过三元催化消声器的尾气噪声满足国家标准。同时,一体式结构降低了对空间的需求,有利于排气系统布置。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具有高度的集成化。另外,它的进出气口与排气管路采用法兰式连接,能够避免三元催化消声器进出气口与排气管路间的晃动、脱开,可靠性性较高。2、本发明的前端盖、进气管、连接管、堵板、隔板、出气管、后端盖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满足燃气机温度较高、尾气具有腐蚀性的工作特性,外观更加美观,使用寿命更长。3、本发明的进气管上设置大量的出气孔,在起到消声作用的同时,还能保证气流通畅,避免气体增加背压;本发明的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平孔,利用筒体与催化转化器之间的空腔及平孔,达到降低噪音、降低气体背压的目的;本发明的出气管及出气堵板上设置大量的气孔,同时在第三隔板上设置通气翻孔,利用出气管与筒体之间的空腔、气孔及通气翻孔达到降低噪音降低气体背压的目的。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作简单,适合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减少了原有客车排气系统大量的附件,制造成本低,可使客车尾气排放达到国家IV级排放标准, 满足环保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包括筒体5、前端盖3、后端盖11、进气管2、出气管10及催化转化器7,前端盖3及后端盖11分别设置在筒体5的两端,前端盖3与筒体5、后端盖11与筒体5的固定接口均采用咬口封边。进气管2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前端盖3的一端,进气管2连通筒体5与发动机排气管17,进气管2上端设置有连接管1,进气管2下端设置有进气堵板4,进气管2通过连接管1与发动机的排气管17连接,进气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1080个Φ6的出气孔,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后端盖 11的一端,出气管10连通筒体5与尾管18,出气管10通过第三隔板9及后端盖11与筒体 5固定,第三隔板9上设置有两个Φ 76的通气翻孔20,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堵板12,出气堵板12上设置有87个Φ6的气孔,出气管10的管壁上设置有720 个Φ6的气孔,催化转化器7设置在筒体5的中部且通过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与筒体5固定,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分别设置在催化转化器7的两端,第二隔板8上均勻设置有6个Φ30的平孔19,第一隔板6与筒体5内壁及催化转化器7均通过满焊固定,第二隔板8与筒体5内壁及催化转化器7均通过段焊固定。前端盖3、筒体5、后端盖11、进气管 2、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出气管10、连接管1、进气堵板4及出气堵板12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如图5所示,将本发明的连接管1与发动机排气管17连接,出气管10与排气尾管 18连接。使用时,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17进入本发明的进气管2,经过进气管2的出气孔扩散消声后进入进气腔13 ;然后进入催化转化器7内部发生化学反应,降低CH4、C0 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再进入排气腔15,利用催化转化器腔14的空间,进一步降低排气噪声, 缓解排气背压;排气背压低时,废气通过隔板的翻孔,进入出气腔16,再通过出气管10上的排气孔进入出气管10,排气背压高时部分废气通过堵板12上的气孔直接进入出气管10 ;最后废气通过出气管10流出本发明,最后从排气尾管18排出。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5)、前端盖(3)、后端盖(11)、进气管(2)、出气管(10)及催化转化器(7),前端盖(3)及后端盖(11)分别设置在筒体(5)的两端,进气管(2)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前端盖(3)的一端,进气管(2)连通筒体(5)与发动机排气管(17),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后端盖(11)的一端,出气管(10)连通筒体(5)与尾管(18),催化转化器(7)设置在筒体(5)的中部且通过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与筒体(5)固定,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分别设置在催化转化器(7)的两端, 第二隔板(8)上均勻设置有平孔(19),进气管(2)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10)通过第三隔板(9)及后端盖(11)与筒体(5)固定,第三隔板(9)上设置有通气翻孔(20),出气管(10) 上设置有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上端设置有连接管(1),进气管(2)下端设置有进气堵板(4),进气管(2)通过连接管(1)与发动机的排气管(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堵板(12),出气堵板(12)上设置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3)与筒体 (5)、后端盖(11)与筒体(5)的固定接口均采用咬口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6)与筒体(5 )内壁及催化转化器(7 )均通过满焊固定,第二隔板(8 )与筒体(5 )内壁及催化转化器 (7)均通过段焊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3)、筒体 (5)、后端盖(11)、进气管(2)、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及出气管(10)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 进气堵板(4)及出气堵板(12)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设置有前端盖及后端盖,进气管设置在筒体内靠近前端盖的一端,出气管设置在筒体内靠近后端盖的一端,出气管连通筒体与尾管,催化转化器设置在筒体的中部且通过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与筒体固定,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催化转化器的两端,第二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平孔,进气管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通过第三隔板及后端盖与筒体固定,第三隔板上设置有通气翻孔,出气管上设置有气孔。它是将三元催化转化器与消声器组合成一体式结构,同时实现国Ⅳ标准要求的尾气净化和消声功能。同时一体式结构降低了对空间的需求,使消声器结构紧凑,具有高度的集成化,有利于排气系统布置。
文档编号F01N1/08GK102418581SQ20111042896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于邦海, 侯川川, 姜刚, 娄须宽, 孙猛, 张运和, 杨真, 翟春亮 申请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