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09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上用于对气门升程以及配气相位进行控制的机构。
技术背景 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气门的开闭时间早晚和长短,及其升程的大小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内燃机配给机构采用机械方式直接控制气门的开闭状态。这种机构的存在,使得缸体和缸盖的设计过于复杂,传动部件占用的空间较大,加工复杂,导致内燃机重量增大,使得自身负荷变大。控制范围和灵敏度都不适应高速发动机的要求。又有改进的配气控制机构,例如 CN 1020867889 A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液压配气机构,具有一个凸轮驱动装置,凸轮驱动装置由正时输入轴、提前器和凸轮轴组成,提前器安装在正时输入轴和凸轮轴之间,凸轮轴上安装有凸轮,该机构安装在内燃机的气缸缸体外部,机构中还具有气门驱动装置、液压装置和保压供油装置三个部分。该装置虽然采用液压驱动装置控制气门,但整体机构依旧复杂,不能同时控制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且不能单独控制每个气门的工作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包括挺柱组件,所述挺柱组件设有挺柱油缸,挺柱油缸滑动配合挺柱柱塞,所述挺柱油缸与可变油腔相通,所述可变油腔与油腔调节组件相通,所述油腔调节组件与三位三通电磁阀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设有回油口与回油道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设有进油口与进油导管相通。挺柱组件的高度变化,决定着发动机气门开闭的早晚、开闭时间长短和开度大小,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变油腔容积的变化实现挺柱高度的调节,而可变油腔的容积由油腔调节组件进行力的放大,以便利用低压系统,实现可靠控制,油腔调节组件受三位三通电磁阀控制,三位三通电磁阀是由发动机的ECU根据发动机工况进行控制的。从而实现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配气调节。作为优选,所述挺柱柱塞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与弹簧的下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挺柱油缸的内底面相接触。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挺柱组件与发动机配气凸轮基圆始终保持接触,不需调整气门间隙。作为优选,还包括与进油导管相连的油量补偿阀,所述进油导管还设有与可变油腔相通的注油口。由于挺柱组件在每下压过程中会从零件的配合缝隙中会挤出很小一部分油,为了保证挺柱组件的高度在同一工况下不变,在可变油腔中安装了油量补偿阀和进油导管,可以使得工作状态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油腔 调节组件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油腔,所述油腔与可变油腔相通,所述阀体与电磁阀相通,所述阀芯与位移传感器相接触。油腔调节组件是为了力的放大,以便利用低压系统调节柱塞高度。作为优选,所述阀芯与弹簧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阀体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阀组件和活动阀芯,所述电磁阀组件设有控制油腔,所述活动阀芯设置在控制油腔内,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控制油腔上与回油道相通。I、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变油腔容积的变化控制挺柱组件高度变化,可以同时制气门升程高度和配气相位,方便对单个气门的控制,使得控制更为精确,并且调节时只是改变可变油腔的容积大小,减少了高频率大油量的动作,减小了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并且整体发热较低,延长了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挺柱组件与发动机配气凸轮基圆保持始终接触,不需调整气门间隙。

图I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面视图;图4为油腔调节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挺柱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三位三通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6所示,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包括挺柱组件,所述挺柱组件设有挺柱油缸I,挺柱油缸I滑动配合挺柱柱塞2,所述挺柱油缸I与可变油腔3相通,所述可变油腔3与油腔调节组件4相通,所述油腔调节组件4与三位三通电磁阀5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设有回油口与回油道6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设有进油口与进油导管8相通。所述挺柱柱塞2设有一台阶21,所述台阶21与弹簧的下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挺柱油缸I的内底面相接触。还包括与进油导管8相连的油量补偿阀81,所述进油导管8还设有与可变油腔3相通的注油口 82。所述油腔调节组件4包括阀体41和阀芯42,所述阀体设有油腔411,所述油腔411与可变油腔3相通,所述阀体41与三位三通电磁阀5相通,所述阀芯42与位移传感器43相接触。所述阀芯42与弹簧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阀体41相接触。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包括电磁阀组件51和活动阀芯52,所述电磁阀组件51设有控制油腔,所述活动阀芯52设置在控制油腔内,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控制油腔上与回油道6相通。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通常可以安装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并使得挺柱柱塞2与气门相接触,发动机配气凸轮与挺柱组件保持接触,并使得可变配气控制装置中的输出模块与三位三通电磁阀5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三位三通电磁阀5的工作状态由发动机的E⑶根据发动机工况,对其发出不同的动作命令,进而可以实现对油腔调节组件4的控制,改变可变油腔3内空间的变化,进而引起挺柱组件的高度变化,实现配气状态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制气门升程高度和配气相位,并且本技术方案方便对单个气门的控制,使得控制更为精确。挺柱组件内的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挺柱组件与发动机配气凸轮基圆保持始终接触,不需调整气门间隙。还有在断缸模式下运转时,对于不工作汽缸,控制进气门挺柱组件处于最短,就可将进气门始终关闭,从而减小发动机功率消耗。在车辆发动机制动状态下,
控制所有排气门挺柱组件处于最短,可使排气门都始终关闭或开度最小,增加发动机运转阻力,将有更好的制动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包括挺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组件设有挺柱油缸(1),挺柱油缸(I)滑动配合挺柱柱塞(2),所述挺柱油缸(I)与可变油腔(3)相通,所述可变油腔(3)与油腔调节组件(4)相通,所述油腔调节组件(4)与三位三通电磁阀(5)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 )设有回油口与回油道(6)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 )设有进油口与进油导管(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柱塞(2)设有一台阶(21),所述台阶(21)与弹簧的下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挺柱油缸(I)的内底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油导管(8)相连的油量补偿阀(81),所述进油导管(8)还设有与可变油腔(3)相通的注油口(82)。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调节组件(4)包括阀体(41)和阀芯(42),所述阀体设有油腔(411),所述油腔(411)与可变油腔(3)相通,所述阀体(41)与三位三通电磁阀(5)相通,所述阀芯(42)与位移传感器(43)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2)与弹簧的一端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阀体(41)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5)包括电磁阀组件(51)和活动阀芯(52),所述电磁阀组件(51)设有控制油腔,所述活动阀芯(52)设置在控制油腔内,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控制油腔上与回油道(6)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可变配气控制机构,包括挺柱组件,所述挺柱组件设有挺柱油缸,挺柱油缸滑动配合挺柱柱塞,所述挺柱油缸与可变油腔相通,所述可变油腔与油腔调节组件相通,所述油腔调节组件与三位三通电磁阀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设有回油口与回油道相通,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设有进油口与进油导管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变油腔容积的变化控制挺柱组件高度变化,可以同时制气门升程高度和配气相位,方便对单个气门的控制,使得控制更为精确,并且调节时只是改变可变油腔的容积大小,减少了高频率大油量的动作,减小了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并且整体发热较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1L1/14GK202732122SQ2012202143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朱景建, 周忠友 申请人:朱景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