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684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冷器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冷器连接管,包括一段橡胶软管和塑料硬管,在所述塑料硬管上设有谐振腔室,所述橡胶软管通过卡箍与塑料硬管的一端紧固,橡胶软管的另一端是与中冷器连接的连接端;在所述塑料硬管的另一端一体地设有一连接法兰,是与增压器或发动机的连接端。本中冷器连接管能够有效减小喘振和啸叫声,降低漏气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中冷器连接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增压系统零部件,具体为一种中冷器连接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发动机增压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增压器出现嘯叫以及喘振的问题日渐增多,这些问题已经引起顾客的强烈不满,急需在中冷器的连接管上消除或降低嘯叫和喘振的影响,降低管路的噪声辐射强度。
[0003]中冷器连接管的作用是将中冷器分别与增压器以及发动机连通,经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通过中冷器冷却后再进入发动机。
[0004]现有的中冷器连接管主要分为全胶管结构和三段式复合管结构。所述全胶管结构为一整段软胶管,该种结构的连接管没有降低喘振和嘯叫的作用,且软胶管本身的隔音效果较差,不能有效阻止气流声音的辐射。
[0005]见图4,现有的三段式复合管由中间的塑料硬管5和两端的橡胶软管4构成,在塑料硬管上设有谐振腔室,所述两根橡胶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卡箍3与塑料硬管紧固,另一端又通过卡箍3与中冷器以及发动机/增压器连接。该种结构的连接管存在四个对接点,漏气潜在风险大,同时该连接管的两端都是软性连接,且软管的抗噪音辐射能力差,不能有效解决嘯叫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冷器连接管,能够有效减小喘振和嘯叫声,降低漏气风险,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器连接管,包括一段橡胶软管和塑料硬管,在所述塑料硬管上设有谐振腔室,所述橡胶软管通过卡箍与塑料硬管的一端紧固,橡胶软管的另一端是与中冷器连接的连接端,在所述塑料硬管的另一端一体地设有一连接法兰,是与增压器或发动机的连接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硬管的管口伸出所述连接法兰的对接端面,并在所述管口上套装有密封圈。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冷器连接管采用塑料硬管与橡胶软管构成的两段式结构,通过塑料硬管管口处的连接法兰与发动机/增压器硬性连接,使本连接管与发动机系统同步振动,降低了本连接管的振动频率。与现有的三段式连接管相比,能够有效减小喘振和嘯叫声,并降低管路漏气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所述增压器上的出口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现有的中冷器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14]如图1、2所示的中冷器连接管,呈两段式结构,由一段橡胶软管2和一段塑料硬管I构成,在所述塑料硬管上设有谐振腔室11,以吸收气流声频。所述塑料硬管I为注塑成型件,壁厚均匀,其长度大致等于现有技术中原塑料硬管与进气端软管的长度之和。
[0015]所述的橡胶软管2通过卡箍3与塑料硬管I的一端紧固,橡胶软管的另一端是与中冷器连接的连接端。在所述塑料硬管I的另一端一体地注塑有一连接法兰12,是与增压器或发动机的连接端,在该连接法兰上开设两个安装过孔。为保证安装密封性,所述塑料硬管的管口伸出连接法兰的对接端面,并在所述管口上套装有密封圈13。
[0016]上述连接管既可作为中冷器的进气管,也可用作出气管。在装配时(以中冷器的进气端为例),参见图3,所述塑料硬管的连接法兰12的对接端面与增压器上对应的出口法兰6贴合,塑料硬管的管口插入增压器的出口法兰的内孔,管口上的密封圈13被压紧在所述内孔的倒角61上,通过该密封圈实现了径向密封,所述连接管的橡胶软管又通过卡箍与中冷器的进气口紧固,从而实现了中冷器进气端与增压器的连通。
[0017]所述的连接管通过法兰结构实现与增压器的硬性连接,使得所述塑料硬管与发动机系统同步振动,降低了本连接管的振动频率,同时替代了原有的一段软管,可降低管路的噪声辐射强度。与原三段式管体相比,减少了两个卡箍对接点,降低了漏气风险。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冷器连接管,包括一段橡胶软管(2)和塑料硬管(1),在所述塑料硬管上设有谐振腔室(11),所述橡胶软管通过卡箍(3)与塑料硬管的一端紧固,橡胶软管的另一端是与中冷器连接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硬管的另一端一体地设有一连接法兰(12),是与增压器或发动机的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硬管(I)的管口伸出所述连接法兰(12)的对接端面,并在所述管口上套装有密封圈(13)。
【文档编号】F02B29/04GK203685375SQ20142005685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9日
【发明者】李阳, 唐连海, 韩晓晨, 刘萌, 于美玲, 李菲, 王清海 申请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