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固定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3441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消音器固定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音器固定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系统一般由排气管、消声器、催化转化器,以及排气系统的安装固定部件等组成。排气系统主要负责整车排放的后处理控制,使整车排放符合相关国家、地方的法规。同时,排气系统还负责整车排放背压、噪声控制的重要功能。其中,消声器的重要作用是消减整车排放噪音,使整车达到符合国标或者汽车行业标准的水平。

一般将消声器固定在车身或者车架上,都需要额外设计吊钩,并在车身或者车架对应部位设计吊钩,同时借助橡胶吊挂将二者固定在一起,实现消声器与车身或者车架的连接。橡胶吊挂不但能够实现消声器与车身或者车架的连接,还具有隔振作用,但是针对近年来增压发动机广泛使用,排气系统温度越来越高,吊挂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降低了吊挂的使用寿命,加剧老化,因此在消声器与吊挂间一般设计隔热板,但往往整车布置的紧凑使得排气系统与周围零部件的空间较小,不能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并且留给隔热板的布置空间也相当有限,且难以找到合适安装点,特别是对越野车而言,使用工况更为恶劣,不牢固的安装方式很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隔热板,并便于安装的消音器固定结构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消音器固定结构,包括隔热板、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钩固定在汽车上,所述第一吊钩的一端固定在消音器上,另一端通过吊挂与汽车上的第二吊钩固定连接,其特 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吊钩配合的固定孔,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吊钩上,且所述隔热板靠近所述吊挂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隔热板至少一个侧边具有卷边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隔热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隔热板的一侧凸起,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隔热板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隔热板焊接在所述第一吊钩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吊钩为“人”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所述吊挂由橡胶材料制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汽车,采用如上所述的消音器固定结构固定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消声器固定结构,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安装空间,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具有隔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固定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固定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固定结构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 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消音器固定结构包括隔热板1、第一吊钩2和第二吊钩3。第二吊钩2固定在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第一吊钩2的一端固定在消音器6上,另一端通过吊挂4与第二吊钩3固定连接。吊挂4为橡胶吊挂,由橡胶材料制得,不但能够实现消声器6与汽车的连接,还具有隔振作用。

隔热板1上具有与第一吊钩2配合的固定孔5,隔热板1通过固定孔5固定套设在第一吊钩2上,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安装空间,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隔热板1靠近吊挂4设置,用于阻挡排气系统的热量传递至吊挂4,延长吊挂4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焊接固定在第一吊钩2上,第一吊钩2焊接在消声器6上,第二吊钩3焊接在汽车上,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为了提升隔热板1的整体结构强度,设置隔热板1至少一个侧边具有卷边结构。另外,上述卷边结构在减少隔热板1的占用空间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在将隔热板1焊接在第一吊钩2上的工序时,焊接工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包括第一区域100,第一区域100向隔热板1的一侧凸起,固定孔5设置在第一区域100的中部,进一步提升隔热板1的整体结构强度,并减少隔热板1占用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吊钩2为“人”形结构,增加消音器6上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采用上述的消音器固定结构来固定消音器,更合理地利用汽车上的有限安装空间,不会对周边其他零部件产生影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并具有隔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