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正时带罩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39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正时带罩盖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04318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正时带罩盖(timing belt cover)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安装在引擎的前侧的用于车辆的正时带罩盖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不构成现有技术。

一般来说,具有各种功能的多个皮带轮(pulley)安装在车辆的引擎的前侧。这些皮带轮可包括固定到曲轴的曲柄皮带轮、用于向车辆提供动力的交流发电机的皮带轮、为了帮助冷却被加热的引擎而被安装的水泵的皮带轮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皮带轮通过正时带而彼此连接。

可阻止外来材料被引入到正时带和皮带轮的正时带罩盖可安装在引擎的前部。另外,用于安装引擎底座(mount)的支撑架可安装在正时带罩盖的前侧。

正时带罩盖可由塑料材料形成,支撑架可由诸如铝等的金属材料形成。我们已经发现,在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之间可发生干扰(或热干扰)等,并且我们已经发现,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可彼此间隔开预定的间隙(大约10mm或更大)以便避免干扰。

但是,我们还已经发现,由于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之间的间隔,正时带的密封性能等可劣化。

另外,由于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之间的间隔,引擎的整个长度可增加,并且由于上述引擎的长度增加,难以确保将引擎安装在车身内的空间。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正时带罩盖组件,其能够紧凑地被安装在引擎的前部,防止引擎的整个长度增加,并且通过将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安装在引擎的前侧以便彼此紧密地粘附而提高正时带罩盖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正时带罩盖组件包括:正时带罩盖,其安装在引擎的前侧,并且具有在其前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开口;以及支撑架,其被安装成封闭正时带罩盖的开口。

正时带罩盖可被分成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并且开口可在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彼此相邻的一部分形成。

装配突起可被形成于第二罩盖的下端面,并且装配槽可被形成于支撑架的上端面,装配突起被装配到装配槽。

装配突起和装配槽可直线地延伸。

加强部可在装配突起的上端被弯曲而被形成。

开口可被形成于第一罩盖的上部,并且与第二罩盖的下部相对。

第一密封线可被形成于开口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并且第二密封线可被形成于支撑架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并且在支撑架安装在正时带罩盖的开口时,第一密封线和第二密封线可彼此紧密地粘附。

多个加强肋可被形成于支撑架的背面,并且第二密封线可以是形成于多个加强肋的一些加强肋的多个第二密封线。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很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以举例方式给出的其各种方式,其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正时带罩盖组件的前视图。

图2是表示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正时带罩盖组件的支撑架和第一罩盖彼此组装的过程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箭头方向A观察的视图。

图4是表示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正时带罩盖组件的第二罩盖和支撑架彼此组装的过程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正时带罩盖组件的第二罩盖和支撑架彼此组装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6是沿图5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箭头部C的视图。

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中的各构件的符号

10:正时带罩盖

11:第一罩盖

12:第二罩盖

20:支撑架

30:开口

41:第一密封线

42:第二密封线

61:装配突起

62:装配槽

63: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使用。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式。作为参考,为了便于理解,可夸大在描述本公开中参考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的尺寸,线的粗细等。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式的用于车辆的正时带罩盖组件可包括安装在引擎1的前侧的正时带罩盖10、以及安装成紧密地粘附到正时带罩盖10的支撑架20。

固定到曲轴的曲柄皮带轮、用于向车辆提供动力的交流发电机的皮带轮、为了帮助冷却被加热的引擎而被安装的水泵的皮带轮等被安装在引擎1的前侧。这些皮带轮可通过正时带而彼此连接以便彼此互相配合。

正时带罩盖10安装在引擎1的前侧,使得正时带罩盖10可防止外部外来材料被引入到正时带、皮带轮等。具体来说,正时带罩盖10可安装在引擎1的气缸体6和气缸盖5,同时确保密封性。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式,正时带罩盖10可安装在引擎1的前侧以便被分成第一罩盖11和第二罩盖12。

第一罩盖11可通过各种紧固件等而安装在引擎1的气缸体6。具体来说,第一罩盖11的边缘可安装成紧密地粘附到气缸体6以确保密封性。

第二罩盖12可通过各种紧固件而安装在引擎1的气缸盖5。具体来说,第二罩盖12的边缘可安装成紧密地粘附到气缸盖5以确保密封性。

另外,开口30可被形成于正时带罩盖10的前面的一部分,并且密封安装面可通过开口30而被确保,支撑架20可安装成紧密地粘附在密封安装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式,开口30可被形成于第一罩盖11和第二罩盖12彼此相邻的一部分。因此,支撑架20可安装成封闭开口30,使得支撑架20和正时带罩盖10可安装成彼此非常气密地紧密地粘附。因此,支撑架20和正时带罩盖10之间的间隙基本上接近“0”或不存在,使得与现有技术相比,引擎1的整个长度可减小。作为结果,可以稳定地确保车身中的引擎安装空间。

根据一个方式,开口30可被形成于具有比第二罩盖12的面积相对更宽的面积的第一罩盖11的上部。因此,开口30可与第二罩盖12的下部相对。

支撑架20可安装成封闭正时带罩盖10的开口30,并且支撑架20的背面可安装成紧密地粘附到开口30的边缘。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密封线41可被形成于开口30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并且第二密封线42可以是形成于支撑架20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的多个第二密封线。因此,在支撑架20被耦合到引擎1的气缸体6以封闭正时带罩盖10的开口30时,第一密封线41和第二密封线42基本上彼此气密地紧密粘附,使得支撑架20可基本上气密地紧密粘附到正时带罩盖10,同时确保正时带罩盖10的密封性。

另外,诸如O形环等封装构件可安装在第一密封线41和第二密封线42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长度方向(线方向)上,并且通过封装构件可显著地改善第一密封线41和第二密封线42之间的密封性。

同时,多个加强肋51和52可被形成于支撑架20的另一个面,并且第二密封线42可被形成于多个加强肋51和52中的一些加强肋51,从而使得有可能更稳定地确保支撑架20和开口30之间的密封性。

另外,支撑架20具有一个或多个压花21,并且通过压花21可加强支撑架20的刚度。

另外,在调整支撑架20的压花21的形状、布局等的情况下,改变正时带罩盖10的频率区域,从而使得有可能避免在引擎的商用驾驶区域中产生的频率区域。作为结果,正时带罩盖10和支撑架20可较少地受到在引擎的商用驾驶区域中产生的振动频率的影响,使得可使振动的传递最小化。

参考图4至图7,装配突起61可向下突出且被形成于第二罩盖12的下端,并且装配槽62可被形成于支撑架20的上端,装配突起61被装配到装配槽62。

如上所述,第二罩盖12的下端和支撑架20的上端可通过装配突起61和装配槽62而被安装成彼此基本上气密地紧密粘附。因此,可确保正时带罩盖10的开口30的封闭特性,并且可可靠地防止正时带罩盖10和支撑架20之间的间隔。

具体来说,装配突起61和装配槽62可直线地延伸。因此,在第二罩盖12和支撑架20彼此紧密地粘附时,可有效地防止由于第二罩盖12和支撑架20之间的密封面的压力而引起的第二罩盖12的变形。

另外,加强部63可在装配突起61的上端被弯曲而被形成,并且通过加强部63可更有效地防止装配突起61和第二罩盖12的变形。

参照图2至图7描述如上所述配置的根据本公开的正时带罩盖组件的组装过程。首先,第一罩盖11被安装在引擎1的气缸体6。然后,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封闭第一罩盖11的开口30的方案中支撑架20被耦合到汽缸体6。因此,支撑架20和第一罩盖11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可通过第一密封线41和第二密封线42而确保密封性。

然后,如图4至图7所示,第二罩盖12的装配突起61被装配到支撑架20的装配槽62,从而使得有可能确保第二罩盖12和支撑架20之间的基本上气密的紧密粘附特性。然后,第二罩盖12可安装在引擎1的气缸盖5。

同时,本公开不限于组装上述正时带罩盖组件的过程。即,正时带罩盖组件也可通过将支撑架20暂时地耦合在第一罩盖11和第二罩盖12之间,将第一罩盖11和支撑架20安装在气缸体6,然后将第二罩盖12安装在气缸盖5而被组装。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方式,正时带罩盖和支撑架被安装在引擎的前侧以便彼此紧密地粘附,使得引擎的前部可被紧凑地配置。因此,可防止引擎的整个长度的增加,并且可改善正时带罩盖的密封性能。

另外,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中,正时带罩盖被分成第一罩盖和第二罩盖,然后被组装到引擎的前侧,使得正时带罩盖可精确地被组装,并且可容易地被拆卸。因此,可非常简单地执行故障的正时带的修理、更换等。

尽管已经参考各种方式和附图来描述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本公开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因此,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的变形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不认为这样的变形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