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78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进气系统脏管为了满足大灯及其他车上零件的维修及工厂拆装的要求,通常设计成可以满足多次拆装以及考虑适当的便捷性的。目前较多的上下拆装式的脏管采用螺钉加减震垫或者推钉加减震垫的方式安装到车身上。而脏管连接到空滤采用snap加上强定位结构。

在以上常用的安装结构中,脏管连接到车身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2个零件(螺钉或推钉以及减震垫),并且为了使得螺钉以及推钉的固定,必须采用工具以及必须增加工具安装空间。在发动机舱紧凑化以及平台化的严苛要求下,很多情况下车身难以为推钉以及螺钉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这也增加了若干零件,增加了整车成本。

同时脏管连接到空滤通常采用卡扣方式连接到空滤。必须增加相应的定位结构,单方向插入到空滤,控制不同方向的自由度。这样的安装方式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进气脏管,所述进气脏管的一端与车辆平衡杆连接,所述空滤器的壳体与进气脏管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

安装时,首先使得进气脏管对准空滤壳体上铰链所在的相应位置,进气脏管前侧向上倾斜30度左右,向空滤器内插入,并以铰链侧为轴线旋转进气脏管,两进气脏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车辆平衡杆上。

所述的铰链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两块连接板,其中一块连接板固定在空滤器的壳体上,另一块连接板与进气脏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插设在空滤器的壳体时,与空滤器壳体所呈的角度为25~40°,优选30°。

所述空滤器包括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止位台,所述止位台的一端位于连接板固定处的下方。

所述止位台上设有用于固定进气脏管的卡扣。止位台及卡扣的设计,使得进气脏管在空滤器及车辆平衡杆之间有第三个受力点,使得进气脏管的安装更加稳定。

所述的进气脏管与车辆平衡杆连接处设有脏管减震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装结构成本较低:脏管安装到车身无需增加除减震垫之外的其它零件;且此支架结构更小材料是用较少;

(2)安装简单缩短安装工序:整个安装过程不需任何额外紧固件,只需插入然后旋转按压。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无须任何工具拆装;

(3)拆卸简单:便于大灯滤芯等零件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滤器与进气脏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盖,2为下壳体,3为空滤减震垫,4为进气脏管,5为脏管减震垫,6为铰链,7为止位台,8为卡扣,9为车辆平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铰链式安装的进气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进气系统包括空滤器、进气脏管4,空滤器包括上盖1和下壳体2,下壳体2上两个空滤减震垫3,进气脏管4的一端插接在车辆平衡杆9上,并在连接处设有脏管减震垫5。

进气脏管4的另一端通过铰链6与空滤器的下壳体2连接。铰链6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两块连接板,其中一块连接板与进气脏管4的一端固定,另一块连接板倾斜固定在空滤器的壳体内。

安装时,首先使得进气脏管4对准空滤壳体伤铰链6所在的相应位置,进气脏管4前侧向上倾斜30°左右,向空滤器插入,以铰链6侧为轴线旋转进气脏管4,两进气脏管4的另一端插入到车辆平衡杆9上,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空滤器的下壳体上还设有一个止位台7,并在止位台7上设有用于固定进气脏管4的卡扣8。止位台7及卡扣8的设计,使得进气脏管4在空滤器及车辆平衡杆9之间有第三个受力点,使得进气脏管4的安装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