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81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热交换器在汽车中使用时,热交换器具有冷却液输出端。一般地,冷却液输出端上直接连接有管道,从该冷却液输出端流出的冷却液通过管道直接输出。该管道无法输出汽车中的发动机或变速箱等的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交换器的输出管道如何汇集其他冷却支路的冷却液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交换器。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加热器本体,所述加热器本体具有冷却液输出端;及

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管接头具有输入端、附加输入端以及输出端;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入端用于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液;所述附加输入端用于接收从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所述输出端用于汇集并输出从所述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和所述附加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

上述热交换器,管接头的输入端与加热器本体上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管接头还包括附加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部用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液,附加输入端用于接收从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汇集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可以将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都可以汇集起来,从一个输出端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包括第一管道,所述输出端和所述附加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管道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从所述第一管道的侧壁往远离所述第一管道的方向延伸出来,所述第二管道的远离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为所述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包括沿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轴线限定的平面分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对接合形成所述管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包括与所述第二部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边和从所述第一抵接边往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接边对应的第二抵接边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由所述第二抵接边往外延伸而形成。

通过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设置,增加第一部和第二部直接的接触面积,从而将第一部和第二部焊接时,保证焊接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上设有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对接合时,所述第一凸起用于被弯折并勾住所述第二凸缘,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焊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板材冲压成型工艺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板材冲压成型工艺一体形成,一体形成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远离所述输入端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部分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别通过板材冲压成型工艺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加输入端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端的开口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输入端和所述加热器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输入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热体本体通过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一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管接头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包括加热器本体110和管接头120。加热器本体110具有冷却液输出端111。具体地,管接头120与冷却液输出端111连接。该热交换100用于汽车中。

再参考图1和图2,管接头120具有输入端121、附加输入端122和输出端123。输入端121与冷却液输出端111连接,输入端121用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液,也就是说,输入端121用于接收从冷却液输出端111流出的冷却液。附加输入端122用于接收从其他冷却支路(未示出)回流的冷却液。输出端123用于汇集流出从输入端121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122流入的冷却液。输出端123可以与水箱等储存设备连接,将汇集的冷却液输送到水箱等储存设备中。

通过具有三个端的管接头120的设置,将热交换器工作时的从加热器本体和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都可以汇集起来,从一个输出端流出,从而避免了采用更多的输出管来流出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在一实施例中,其他冷却支路可以为汽车的发动机或变速箱等的冷却支路,通过管接头120的设置,将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汇集到与热交换器100流出的冷却液一起,减少了输出管的设置,优化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附加输入端122与第一连接管200连接,第一连接管200用于与冷却管道连接,该冷却管道与其他冷却支路连接。输出端123与第二连接管300连接,第二连接管300用于与返回管道连接,该返回管道与水箱等储存设备连接。从而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依次通过冷却通道和第一连接管200流入附加输入端122,同时从热交换器100的冷却液输出端111流出的冷却液流入与其连接的输入端121,从附加输入管122流入的冷却液和从输入管121流入的冷却液汇集在一起从输出端123输出,从输出端123输出的冷却液依次流经第二连接管300和返回管道回到水箱等储存设备以循环利用。

热交换器100还可以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接输入端121和加热器本体110,也就是说,输入端121和冷却液输出端111通过连接管连接。采用连接管将输入端121与冷却液输出端111连接,使得输入端121和加热器本体11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连接管与输入端121可以通过焊接连接,连接管与加热体本体110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端121也可以与加热器本体110直接焊接连接。

再参考图2和图3,管接头120包括第一管道124,输出端123和附加输入端122为第一管道124的两端。此外,管接头120还包括第二管道125,第二管道125从第一管道124的侧壁往远离第一管道124的方向延伸出来,第二管道125的远离第一管道124的一端为输入端12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管道125从第一管道124的侧壁沿着与第一管道124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来。从而管接头120的形状为T型。

需要说明的是,管接头120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输出端123和输入端121可以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也就是说,输出端123和输入端121为第三管道的两端,第四管道从第三管道的侧壁沿着与第三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来,第四管道的远离第三管道的一端为附加输入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附加输入端122的开口的直径小于输出端123的开口的直径,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输出端123用于汇集流出输入端121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122流入的冷却液,因此,输出端123的开口的直径要大,从而保证冷却液的流速。

如图2所示,管接头120划分为沿第一管道124和第二管道125的轴线限定的平面分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相对接合形成管接头120。从图2中可以看出,管接头120为T型管,第一部和第二部均为T型半管。

再参考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包括第一抵接边126和从该第一抵接边126往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缘127。第一抵接边126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互结合构成管接头120时,第一部与第二部相抵接的边缘,其包括第一管道124远离输入端121的第一边、第一管道124靠近输入端121的第二边、以及位于第二管道125两侧的第三边。第一凸缘127包括分别从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向外延伸的凸缘。第二部包括与第一抵接边126对应的第二抵接边和第二凸缘128,该第二凸缘128由第二抵接边往外延伸而形成。同样地,第二抵接边为第二部的与第一部相抵接的所有的边的集合,第二凸缘128为多个凸缘的集合。第一凸缘127和第二凸缘128的设置增加第一部和第二部接合时,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和第二部可以通过板材冲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将金属板通过冲压工艺形成第一和第二部,再对接焊接第一部和第二部从而形成管接头1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金属板通过冲压工艺形成第一部和第二部,采用该冲压工艺,除了形成第一部和和第二部的形状外,同时使得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远离输入端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部分相连接。然后,通过沿相连接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部分对折,从而实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相对应的抵接边以及对应的第一凸缘127和第二凸缘128的其他部分接触连接。最后,通过焊接工艺,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相对应的抵接边以及对应大的第一凸缘127和第二凸缘128的接触连接部分焊接连接固定,从而形成所述管接头120。由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设置增加了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进一步保证焊接的密封性。

此外,第一部还可以仅包括与第二部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边126而没有往外延伸的凸缘,第二部还可以仅包括与第一抵接边126对应的第二抵接边。通过将金属板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第一部和第二部后,使得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远离远离输入端121的抵接边保持连接,然后弯曲对折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其他的抵接边相应接触连接,形成管接头120形状。最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抵接边126和第二抵接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所述管接头。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管接头140具有输入端141、附加输入端142和输出端143。管接头140与输入端141与冷却液输出端111连接,输入端141用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液,也就是说,输入端141用于接收从冷却液输出端111流出的冷却液。附加输入端142用于接收从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输出端143用于汇集流出从输入端141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142流入的冷却液。输出端143可以与水箱等储存设备连接,将汇集的冷却液和冷却液输送到水箱等储存设备中。

管接头140包括第一管道,输出端143和附加输入端142为第一管道的两端。此外,管接头140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从第一管道的侧壁往远离第二管道的方向延伸出来,第二管道的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为输入端141。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管道从第一管道的侧壁沿着与第一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来。从而管接头140的形状为T型。

需要说明的是,管接头140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输出端143和输入端141可以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也就是说,输出端143和输入端141为第三管道的两端,第四管道从第三管道的侧壁沿着与第三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来,第四管道的远离第三管道的一端为附加输入端142。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附加输入端142的开口的直径小于输出端143的开口的直径,如图4所示。由于输出端143用于汇集流出输入端141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142流入的冷却液,因此,输出端143的开口的直径要大,从而保证冷却液的流速。

管接头140分拆为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轴线限定的平面分割的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相对接合形成管接头140。如图4所示,第一部140a为T型半管,第二部140也为T型半管,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相对接形成管接头14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分别为通过板材冲压工艺形成两个对应的T型半管。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相对接的部分连接起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部140a包括与第二部140b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144边和从该第一抵接边144往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缘145,第二部140b包括与第一抵接边144对应的第二抵接边146和第二凸缘147,该第二凸缘147由第二抵接边146往外延伸而形成。其中,第一抵接边144为第一部分140a和第二部分140b相互结合构成管接头140时,第一部140a与第二部140b相抵接的边缘,其包括第一管道远离输入端141的第一边、第一管道靠近输入端141的第二边、以及位于第二管道两侧的第三边;第一凸缘145包括分别从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向外延伸的凸缘,如图4所示。同样地,第二抵接边146为第一部分140a和第二部分140b相互结合构成管接头140时,第一部140a与第二部140b相抵接的边缘,其包括第一管道远离输入端141的第一边、第一管道靠近输入端141的第二边、以及位于第二管道两侧的第三边;第二凸缘147包括分别从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向外延伸的凸缘,如图4所示。第一凸缘145和第二凸缘147的设置增加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接合时,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过板材冲压工艺成型,形成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的形状后,再对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进行焊接连接。焊接时,第一抵接边和第二抵接边相抵接,且第一凸缘146和第二凸缘147相抵接,将第一抵接边和第二抵接边以及第一凸缘146和第二凸缘147焊接连接,从而将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连接起来。第一凸缘146和第二凸缘147的设置增加了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焊接时,进一步保证焊接的密封性。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凸缘146上设有第一凸起148,在第一部140a和第二部140b相对接合时,第一凸起148用于被弯折并勾住第二凸缘147,从而使得第一凸缘146和第二凸缘147相互抵接。通过第一凸起148的设置,第一凸缘146和第二凸缘147的位置相互固定,从而在焊接时,能够提高焊接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将管接头焊接到加热器本体上的同时,可以将多块金属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加热器本体110,从图1中可以看出,加热器本体110通过多块金属板堆叠形成。此外,在形成管接头的同时,可以将多块金属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加热器本体110。

上述热交换器100,管接头的输入端与加热器本体上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管接头还包括附加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用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冷却液,附加输入端用于接收从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和附加输入端流入的冷却液汇集后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可以将其他冷却支路回流的冷却液都可以汇集起来,从一个输出端流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