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采用该散热装置的氢气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2300发布日期:2018-09-18 20:2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装置及采用该散热装置的氢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匮乏、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各国对节约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各种汽车节油器不断涌现。

汽车的出现和发展快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汽车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目前的汽车大量消耗石油资源,并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燃烧不完全物质等污染物;开发新型的电动汽车疑是解决目前的燃油汽车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电动汽车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经济和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解决。因此,开发可以减少汽车燃油消耗或者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的技术对于保障汽车的健康发展、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制作氢气以输送至发动机中提高燃料燃料率的氢气发生装置,该些氢气发生装置是在汽车上面使用的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同时其工作环境的温度也比较高,由于该些氢气发生装置发热的时候,其内部温度和储液箱中的液体的温度都会上升,故一般的散热方式是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时对氢气发生装置内部和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同时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但散热效率高,而且散热成本低的氢气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至少一液体流动管道,所述液体流动管道内部中空且能够供液体在该液体流动管道内部流动;

至少一风扇,所述风扇能够使得空气加速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体流动管道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设置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或吸风口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流动管道为一弯曲缠绕成卷簧状的金属管。

其中,所述风扇的前表面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液体流动管道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U形夹,所述液体流动管道嵌装于所述U形夹中。

一种氢气发生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容腔;

至少一氢气发生器,所述氢气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容腔中;

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容腔中,该储液箱用于向所述氢气发生器输送液体;

所述壳体上还配置上述的散热装置;

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的容腔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处;

所述液体流动管道设置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或及吸风口处,且该液体流动管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储液箱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同时连接所述储液箱和所述液体流动管道,该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箱中的液体泵送至所述液体流动管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括液体流动管道和可加速空气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的风扇,因此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应用于氢气发生装置上时,将氢气发生装置的储液箱与液体流动管道相连通以使得储液箱内部的液体不断地流动经过所述送料管道,此时风扇转动,不但加快了氢气发生装置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实现对氢气发生装置的散热,同时空气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时,还可以对液体流动管道内部的液体进行散热,液体散热后又再回流至储液箱中,实现了对氢气发生装置和储液箱内部液体的双重散热,简单方便,散热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氢气发生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氢气发生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在移除外罩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氢气发生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在移除外罩时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4,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液体流动管道10和至少一风扇20,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内部中空且能够供液体在该液体流动管道10内部流动;所述风扇20能够使得空气加速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上述液体流动管道10和风扇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二个、三个或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自由设定而不限定为一个。

其中,为了使得风扇可以更好地冷却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内部的液体,在这里,优选地,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设置于所述风扇20的出风口或吸风口处。进一步优选,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为导热良好的铝管或铜管,因此风扇20加速空气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时,空气很好地与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进行热交换,进而带动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与其内部液体的热量,实现对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内部液体的冷却。当然,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也可以不设置于所述风扇20的出风口或吸风口处,只需要设置于所述风扇20的吸风或吹风的路径上即可。

进一步,为了延长液体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长度,同时延长风扇20对液体冷却的时间,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为一弯曲缠绕成卷簧状的金属管。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弯曲缠绕成卷簧状,可以大大地增加了该液体流动管道10的长度,进而延长了液体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长度,同时延长风扇20对液体冷却的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

再进一步,为了便于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更好地安装于所述风扇20的前表面处,优选地,所述风扇20的前表面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安装支架21,所述安装支架21为U形夹,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嵌装于所述U形夹中。因此安装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时,只需要将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对应地嵌入所述安装支架21中即可,简单方便。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氢气发生装置,包括一壳体30,所述壳体30内部设置有一容腔31,所述容腔31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一氢气发生器40,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氢气发生器40的数量为两个,同时所述容腔31中还设置有一储液箱50,该储液箱50用于向所述氢气发生器40输送液体;所述壳体30上还配置有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3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的容腔31相连通的通风孔(图中未绘未示),所述风扇20设置于所述通风孔处,即所述风扇20通电工作时,可以从该通风孔处抽取所述壳体30内部的空气,进而带动壳体30内部的热量以对所述容腔31内部的零件进行散热;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设置于所述风扇20的出风口或及吸风口处,且该液体流动管道1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所述储液箱50的内部相连通。因此,所述储液箱50内部的液体可以从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进液口处流动入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中,然后再从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出液口处回流到所述储液箱50中,液体在流动穿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的过程中,所述风扇20同步对该些液体进行冷却,进而实现对氢气发生装置及储液箱50内部液体双重冷却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所述储液箱50中的液体不断循环地流动经过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氢气发生装置还包括一水泵(图中未绘示),所述水泵同时连接所述储液箱50和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该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箱50中的液体泵送至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中,通过上述的水泵不断地将所述储液箱50中的液体泵送至所述液体流动管道10中,然后再回流至所述储液箱50中,如此循环不断,从而实现对所述储液箱50内部液体的冷却。

在这里,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氢气发生装置可以更好地制备氢气,优选地,所述氢气发生器40为一电解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氢气发生器40通电时能够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安全又可靠。此时,所述储液箱50中储存的液体为水。

当然,所述氢气发生器40除了采用电解槽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氢气发生器40包括一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中放入固体的锌粒,所述储液箱50中装载为稀硫酸,稀硫酸通过管道输送至所述氢气发生器40中,此时锌和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氢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