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阀装置以及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7323发布日期:2019-04-17 04:1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溢流阀装置以及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26日提出的专利申请第2016-165544号,在此援引其记载的内容。

本公开涉及溢流阀装置以及高压泵。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溢流阀装置,被设置为将两个空间联通,在该两个空间中的一个空间的流体压力成为规定以上的压力时开阀,将该一个空间的压力降低。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溢流阀装置,具有:阀体;阀部件,使阀体能够往复移动地被收容,限制或允许流体从其他空间向一个空间的流动;第一施力部件,将阀部件向闭阀方向施力;溢流阀部件,使阀体能够往复移动地被收容,在与该一空间连通的阀体内的流体的压力成为规定值以上时进行开阀;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将溢流阀部件向闭阀方向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97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溢流阀装置,第一施力部件的与阀部件抵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和第二施力部件抵接于溢流阀部件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分别被不同的部件支承。因此,在与阀部件移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变得比较大。此外,在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溢流阀装置应用在向能够为内燃机的燃烧室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提供燃料的高压泵中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溢流压设定为比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压力高的值,因此需要使得将溢流阀部件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施力比较大。然而,收容第二施力部件的空间比较狭小,所以不能使得弹簧负荷大。此外,如果使弹簧负荷大,则与部件移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变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尺寸变小,并且能够将溢流压设定得高的溢流阀装置。

本公开第一方式的溢流阀装置,被设置为,连接于第一压力室和作为与第一压力室不同的空间的第二压力室,能够降低第二压力室的流体的压力,该溢流阀装置具备:阀壳体、区划壁、第一阀部件、第一施力部件、第二阀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

阀壳体具有:将第一压力室与第二压力室连通的连通路、以及被形成为能够与第二压力室连通的溢流室。

区划壁被设置在阀壳体内,将连通路与溢流室区划。

第一阀部件能够遮断或允许第一压力室与连通路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第一施力部件的一端与第一阀部件抵接,另一端与区划壁抵接。第一施力部件将第一阀部件向与区划壁相反的方向施力。

第二阀部件能够遮断或允许第二压力室与溢流室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第二施力部件的一端与第二阀部件抵接,另一端与区划壁的溢流室侧的壁面抵接。第二施力部件将第二阀部件向与溢流阀座抵接的方向施力。

本公开的溢流阀装置,区划壁与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分别抵接。由此,本公开的溢流阀装置,支承第一施力部件的端部的部件、与支承第二施力部件的端部的部件能够共通,因此,能够使得尺寸比较小。此外,由于支承第一施力部件的端部的部件、与支承第二施力部件的端部的部件能够共通,所以在第二施力部件的施力大的情况下,收容第二施力部件的溢流室即使比较大,也能够抑制尺寸的增大。因此,本公开的溢流阀装置能够使得尺寸小并且能够将溢流压设定得高。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点及优点,将通过附图以及下述的详细的技术说明,更加明确。

图1是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泵的截面图。

图2是应用了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截面图。

图5是说明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作用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作用的、且不同于图5的截面图。

图7是本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本公开第三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本公开第四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公开第五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公开第六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多个实施方式中实质相同的构成部位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6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以及高压泵。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应用于高压泵1。该高压泵1被应用于图2所示的燃料供给系统100。

首先,说明燃料供给系统100的结构。燃料供给系统100,例如是向搭载于车辆的未图示的内燃机的燃烧室供给燃料的系统,包括燃料箱7、低压泵16、高压泵1、作为“第二压力室”的燃料导轨(fuelrail)8、以及燃料喷射阀9等。

燃料箱7中贮存的作为“液体”的燃料通过低压泵16被加压一定程度,经由燃料供给路径17被送至高压泵1。高压泵1将从低压泵16送来的燃料加压至燃料喷射阀9能够喷射的压力,经由燃料供给路径18送至燃料导轨8。燃料导轨8中所贮存的高压的燃料根据燃料喷射阀9的动作被喷射至未图示的内燃机的燃烧室及吸气管。

高压泵1具备:作为“泵壳体”的主体部10、阀芯部20、燃料储存部25、作为“吸入阀”的燃料吸入部30、以及燃料吐出溢流部40。以下说明,以图1中的上为“上”,图1中的下为“下”进行说明。

主体部10,具有下壳体11、发动机嵌合部12、汽缸13、以及上壳体15。

下壳体11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汽缸保持部111、和以从汽缸保持部111的一方的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缘部112。汽缸保持部111具有供汽缸13插通的插通孔114。

发动机嵌合部12是设置于凸缘部112的与汽缸保持部111相反侧的圆筒状的部件。发动机嵌合部12与内燃机嵌合,能够将高压泵1设置于内燃机的规定位置。

汽缸13形成为有底筒状,具有筒部131以及底部132。汽缸13被插通于下壳体11,并且被压入固定于上壳体15。

筒部131在内侧将阀芯21可滑动地支承。筒部131在径外方向的外壁具有能够与汽缸保持部111卡合的突起133。突起133限制汽缸13的移动。

底部132以堵塞筒部131的一方的端部的方式设置,通过筒部131与阀芯21将作为“第一压力室”的加压室14区划形成。加压室14通过阀芯21的往复移动而容积变化。加压室14将筒部131所具有的吸入孔141以及吐出孔142连通。

上壳体15形成为在将吸入孔141与吐出孔142连结的方向上成为长条状的长方体形状,上壳体15被设置在下壳体11的与发动机嵌合部12侧相反侧。上壳体15具有压入孔151、吸入通路152、以及吐出通路153。压入孔151被形成在上壳体15的长边方向的中央,能供汽缸13插通。由此,汽缸13被上壳体15支承。吸入通路152与吸入孔141连通。在吸入通路152中燃料吸入部30被设置,被吸入至加压室的燃料能够流通。吐出通路153与吐出孔142连通。在吐出通路153中,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设置,从加压室14吐出的燃料能够流通。

阀芯部20具有阀芯21、油封座22、弹簧座23、以及柱塞弹簧24。阀芯部20,能够将加压室14的燃料加压。

阀芯21具有:大径部211,形成为能够与筒部131的内壁滑动;以及小径部212,形成为从大径部211向与加压室14相反的方向延伸。小径部212形成为与加压室14相反侧的端部与被安装于未图示的凸轮轴的凸轮19(参照图2)抵接外表面。由此,相应于旋转的凸轮19的形状在轴方向上往复移动。

油封座22位于小径部212的径外方向。油封座22具有:形成为筒状的密封件保持部221,能够供阀芯21的小径部212插通;以及固定部222,被固定在发动机嵌合部12的径方向内侧。

密封件保持部221将径方向内侧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环以及径方向外侧的o环所构成的密封件223保持。密封件223调整小径部212的周围的燃料油膜的厚度。在密封件保持部221的下方的端部固定有油封224。油封224调整小径部212周围的油膜的厚度。

弹簧座23被固定在阀芯21的下方的端部。

柱塞弹簧24的一端被卡止于弹簧座23,另一端被卡止于固定部222。柱塞弹簧24对阀芯21施力使得阀芯21与顶杆抵接。阀芯部20相应于凸轮轴的旋转而使阀芯21往复移动,使得加压室14的容积变化。

燃料储存部25具有罩26、脉冲阻尼器28、未图示的燃料入口、以及未图示的燃料过滤器。燃料储存部25暂时储存供给燃料吸入部30的燃料。

罩26是有底筒状的部件,收容上壳体15以及汽缸13的上部。罩26具有罩底部261以及罩筒部262。

罩底部261形成为将罩筒部262的上侧的开口堵塞。

罩筒部262的下侧的端部与凸缘部112的上侧的端面抵接。罩筒部262具有多个嵌合孔。该多个嵌合孔中的嵌合孔263形成在与吸入通路152对应的位置。嵌合孔263中插入有燃料吸入部30。多个嵌合孔中的嵌合孔264形成在与吐出通路153对应的位置。嵌合孔264中插入有燃料吐出溢流部40。此外,在多个嵌合孔中的与嵌合孔263、264不同的、未图示的其他的嵌合孔中,被插入燃料入口,该燃料入口能够将来自外部的燃料供给通过罩26与凸缘部112被区划的作为“流体储存室”的燃料通道27。

罩26通过焊接与凸缘部112接合。此外,燃料吸入部30、燃料吐出溢流部40以及燃料入口通过焊接与罩26接合。通过这些焊接,燃料通道27维持液密。

脉冲阻尼器28被设置于燃料通道27。脉冲阻尼器28由外缘部被接合的2张圆形器皿状的振动片281、282形成,将规定压力的气体密封在内部。脉冲阻尼器28,其振动片281、282的外缘部被固定在罩26的内壁。脉冲阻尼器28相应于燃料通道27的燃料的压力变化而弹性变形,降低燃料通道27中的燃料的压力脉动。

燃料吸入部30具有:吸入阀体31、阀座32、吸入阀部件33、盘簧34、可动芯35、阀针36、阀针导引37、固定芯38、以及线圈39。燃料吸入部30是常开型的电磁驱动阀。

吸入阀体31形成为筒状,被固定于上壳体15的吸入通路152。吸入阀体31具有能够与燃料通道27和加压室14连通的吸入室300。

阀座32是大致圆板状部的部件,被设置在吸入阀体31的加压室侧。阀座32具有能够将吸入室300与加压室14连通的多个贯通孔321。

吸入阀部件33被设置为能够在阀座32的加压室侧往复移动。吸入阀部件33通过设置于吸入阀部件33的加压室侧的盘簧34被施力而与阀座32抵接。吸入阀部件33具有将吸入阀部件33的加压室侧的空间与吸入室侧的空间连通的连通路331。

可动芯35形成为圆筒状。可动芯35被设置为能够在吸入阀体31的一方的端部内在轴方向上移动。

阀针36被支承为能够在吸入阀体31内通过阀针导引37而往复移动。阀针36被形成为能够与可动芯35一体地往复移动。阀针36被插通于阀座32并且与吸入阀部件33的加压室14相反侧的端面抵接。阀针36具有凸边部361,该凸边部361在阀针导引37的与可动芯35相反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向径外方向突出。

阀针导引37具有在可动芯35侧的端部向径外方向突出的凸边部371。阀针36的凸边部361与凸边部371之间设置有弹簧362。弹簧362以与盘簧34的施加于吸入阀部件33的施力相比强的施力将阀针36向加压室14的方向施力。

固定芯38由磁性材料构成。固定芯38被设置在相对于可动芯35与吸入阀部件33相反侧。

线圈39被设置在固定芯38的径向外侧。线圈39在被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形成磁场。

对于燃料吸入部30而言,在向线圈3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在可动芯35与固定芯38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在可动芯35与固定芯38之间的磁吸引力变大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阀针36与可动芯35成为一体而向固定芯38的方向移动。由此,阀针36相对于吸入阀部件33的作用力变小,吸入阀部件33与阀座32抵接。在吸入阀部件33与阀座32抵接的情况下,吸入室300与加压室14被遮断。

此外,在向线圈39的电力供给停止的情况下,可动芯35与固定芯38之间的磁吸引力消失。如果该磁吸引力消失,则阀针36通过弹簧362的施力向与固定芯38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阀针36相对于吸入阀部件33的作用力变大,吸入阀部件33与阀座32分离。如果吸入阀部件33与阀座32分离,则吸入室300与加压室14连通。

对于燃料吸入部30而言,如此这样控制阀针36的驱动,控制吸入阀部件33相对于阀座32的位置。

如图3所示,燃料吐出溢流部40具有:作为“壳”的吐出阀体41、作为“溢流室形成部件”以及“中空部件”的第一中间部件42、第二中间部件43、作为“壳”的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作为“第一阀部件”的吐出阀部件45、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吐出阀用弹簧46、作为“第二阀部件”的溢流阀部件47、以及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在图3、5、6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40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40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表示为“燃料导轨侧”。

吐出阀体41形成为大致筒状。吐出阀体41具有大内径部411、以及小内径部412。吐出阀体41在内侧具有在沿着吐出阀体41的中心轴ca41的方向将吐出阀体41贯通的内部空间410。

大内径部411是大致筒状的部位,当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组装于高压泵1时,位于吐出阀体41的加压室侧。大内径部411在加压室侧具有开口413。此外,大内径部411在外壁具有将大内径部411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的溢流通路414。溢流通路414与燃料通道27连通。在大内径部411的外壁,形成有能够与上壳体15螺纹结合的螺纹槽415。

小内径部412是大致筒状的部位,当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组装于高压泵1时,位于吐出阀体41的燃料导轨侧。小内径部412的内径比大内径部411的内径小。由此,形成内部空间410的吐出阀体41的内壁具有阶梯面416。小内径部412在与连接于大内径部411的一侧相反侧具有开口417。

第一中间部件42为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一中间部件42被收容于内部空间410。第一中间部件42的外径比小内径部412的内径大。由此,将第一中间部件42从开口413向内部空间410插入的情况下与阶梯面(日语:段差面)416抵接,因而阶梯面416限制内部空间410中的第一中间部件42向燃料导轨侧的移动。

第一中间部件42具有底部421以及筒部422。第一中间部件42具有将底部421以及筒部422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上贯通的多个作为“连通路”的第一流路423。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流路423在以中心轴ca41上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配置。第一流路423连通于第一中间部件42的燃料导轨侧的内部空间400。

底部421被设置为将筒部422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堵塞。底部421与阶梯面416抵接,并且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抵接。底部421与筒部422一起区划形成作为“溢流室”的第一溢流室420。底部421具有将内部空间400与第一溢流室420连通的溢流通孔424。溢流通孔424的第一溢流室420侧的开口的周围形成有能够与溢流阀部件47抵接的溢流阀座425。

筒部422具有将第一溢流室420与筒部422的径外方向的外侧连通的连通路426、427。从连通路427观察,连通路426形成在燃料导轨侧。筒部422的外径比大内径部411的内径小。由此,形成筒部422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428。连通路426、427连通于间隙428。间隙428连通于溢流通路414。

第二中间部件43为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二中间部件43在内部空间410中被收容在第一中间部件42的加压室侧。此时,第二中间部件43的燃料导轨侧的第二端面439与第一中间部件42的加压室侧的第一端面429抵接。第一中间部件42与第二中间部件43通过销418相对旋转被限制。

第二中间部件43具有:作为“区划壁”的底部49、第一筒部431、以及作为“溢流室形成部件”及“中空部件”的第二筒部432。第二中间部件43具有将底部49以及第二筒部432沿中心轴方向ca41方向贯通的多个作为“连通路”的第二流路433。如图4所示,第二流路433在以中心轴ca41上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等间隔地配置。第二流路433在燃料导轨侧与第一流路423连通。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底部49、第一筒部431、以及第二筒部432被一体地形成。

底部49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被设置为将第一筒部431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以及第二筒部432的加压室侧的开口堵塞。底部49在加压室侧的大致中央具有凹处490。在凹处490收容有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部分。

第一筒部431被设置在第二中间部件43的加压室侧。第一筒部431与底部49一起形成能够将吐出阀部件45收容的、作为“连通路”空间434。此外,空间434的径外方向形成有与空间434连通的、多个作为“连通路”的连接流路435。如图4所示,多个连接流路435在空间434的圆周方向以等间隔地排列而形成。各个连接流路435在燃料导轨侧与第二流路433连通。

第二筒部432在第二中间部件43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第二筒部432的径方向外侧的外壁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抵接。由此,如图3所示,第二中间部件43的第二端面439露出于间隙428。第二筒部件432与底部49一起区划形成连通于第一溢流室420的、作为“溢流室”的第二溢流室430。

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是大致环状的部件,在第二中间部件43被设置于加压室侧。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449与第二中间部件43的加压室侧的端面438抵接。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具有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上贯通的第一通孔440。第一通孔440被形成为能够将吐出孔142与空间434连通。在第一通孔440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的周围,形成有能够供吐出阀部件45抵接的、作为“第一阀座”的吐出阀座441。

在将燃料吐出溢流部40组装于高压泵1时,第一中间部件42、第二中间部件43、以及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被夹入在形成上壳体15的吐出通路153的内壁与阶梯面416之间。由此,维持第一中间部件42与第二中间部件43之间、以及第二中间部件43与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之间的液密。

吐出阀部件45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件,被收容于空间434。吐出阀部件45被设置为能够在中心轴ca41上往复移动。吐出阀部件45被形成为能够在第一筒部431所具有的内壁436滑动。吐出阀部件45的外径比凹处490的内径大。由此,当吐出阀部件45向燃料导轨侧移动时,吐出阀部件45与底部49的加压室侧的端面493的抵接。吐出阀部件45,在与吐出阀座441抵接的情况下,将第一通孔440与第二流路43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遮断,在从吐出阀座441离开的情况下,允许第一通孔440与第二流路43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端与吐出阀部件45抵接。另一端与底部49的形成凹处490的吐出阀侧底壁面491抵接。吐出阀用弹簧46以使吐出阀部件45抵接于吐出阀座441的方式施力。

溢流阀部件47被收容于第一溢流室420以及第二溢流室430。溢流阀部件47能够在中心轴ca41上往复移动。溢流阀部件47具有抵接部471、滑动部472、以及轴部473。

抵接部471在溢流阀部件47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被形成为能够与溢流阀座425抵接。当抵接部471与溢流阀座425抵接时,内部空间400与第一溢流室420之间的燃料的流通被遮断。此外,当抵接部471从溢流阀座425离开时,内部空间400与第一溢流室420之间的燃料的流通被允许。

滑动部472是被设置在抵接部471的加压室侧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位。滑动部472的外径与第一溢流室420的内径大致相同。由此,滑动部472的径外方向的外壁面474被形成为能够在筒部422的内壁面滑动。

筒部422所具有的连通路426被形成在,当溢流阀部件47与溢流阀座425抵接时通过滑动部472而被闭塞的位置,且当溢流阀部件47从溢流阀座425离开时、从滑动部472观察、在燃料导轨侧开口的位置(参照图6)。

轴部473是被设置于滑动部472的加压室侧的大致棒状的部位。轴部473的外径比滑动部472的外径小。轴部473的加压室侧的端面475被形成为能够与底部49的燃料导轨侧的溢流阀侧底壁面492抵接。当端面475与溢流阀侧底壁面492抵接时,溢流阀部件47向加压室侧的移动被限制。

第一中间部件42的筒部422所具有的连通路427以从滑动部472观察位于加压室侧的方式而形成。

溢流阀用弹簧48的一端与滑动部472的加压室侧的端面476抵接。另一端与溢流阀侧底壁面492抵接。溢流阀用弹簧48以使溢流阀部件47抵接于溢流阀座425的方式施力。

接着,基于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压泵1的工作。

【吸入工序】

当停止向线圈39的电力供给时,吸入阀部件33通过弹簧362以及阀针36而被向加压室侧施力。由此,吸入阀部件33从阀座32离开,燃料吸入部30成为吸入室300与加压室14连通的状态(以下称为“开阀状态”)。在开阀状态中,阀芯21向凸轮19侧移动,则加压室14的容积增大,吸入室300的燃料被吸入加压室14。

【调量工序】

燃料吸入部30开阀状态时,当阀芯21向与凸轮19相反侧移动时,加压室14的容积减小,加压室14的燃料被返还至吸入室300。在调量工序的中途如果向线圈39供给电力,则阀针36向固定芯38的方向移动,所以阀针36相对于吸入阀部件33的作用力变小。由此,吸入阀部件33与阀座32抵接,燃料吸入部30成为吸入室300与加压室14被遮断的状态(以下,称为“闭阀状态”)。通过该燃料吸入部30从开阀状态成为闭阀状态的定时,从加压室14返还至吸入室300的燃料的量被调整,被加压室14加压的燃料的量被确定。

【加压工序】

燃料吸入部30闭阀状态时,当阀芯21进一步向与凸轮19相反侧移动时,加压室14的容积减小,加压室14的燃料被加压。当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成为规定的值以上时,吐出阀部件45从吐出阀座441离开,燃料从加压室14经由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供给至燃料导轨8。

向线圈39供给的电力被停止,阀芯21向凸轮19侧移动,则燃料吸入部30再次成为开阀状态。由此,对燃料进行加压的加压工序结束,从吸入室300向加压室14吸入燃料的燃料吸入工序再次进行。

高压泵1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吸入工序”、“调量工序”、以及“加压工序”,将吸入的燃料箱7内的燃料加压以及吐出,供给至燃料导轨8。从高压泵1向燃料导轨8的燃料供给量通过控制向线圈39的电力供给定时等来进行调节。

接着,基于图3、5、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的工作的详情。

当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比规定值小时,吐出阀部件45与吐出阀座441成为抵接状态(图3的状态)。由此,加压室14的燃料不流入燃料吐出溢流部40,所以加压室14中的燃料的加压被持续。

通过阀芯21的移动而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上升,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成为规定的值以上,则吐出阀部件45从吐出阀座441离开。当吐出阀部件45从吐出阀座441离开,则如图5的双点划线箭头f1所示,吐出孔142的燃料经由第一通孔440、空间434、连接流路435、第二流路433以及第一流路423流入至内部空间400。该燃料经由开口417以及燃料供给路18被送至燃料导轨8。

当燃料导轨8中被供给一定程度的燃料,则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降低。加压室14的燃料的压力降低,则吐出阀部件45通过吐出阀用弹簧46的施力而被施力,与吐出阀座441抵接。由此,吐出孔142与空间434被遮断。

此外,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40而言,存在由于燃料供给系统100的故障而内部空间400的燃料的压力成为溢流压以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溢流阀部件47从溢流阀座425离开。当溢流阀部件47从溢流阀座425离开,则如图6的双点划线箭头f2所示,内部空间400的燃料经由溢流通孔424流入至第一溢流室420。流入至第一溢流室420的燃料经由连通路426、间隙428以及溢流通路414返回至燃料通道27。

(a)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而言,吐出阀用弹簧46与底部49的吐出阀侧底壁面491抵接。此外,溢流阀用弹簧48与底部49的溢流阀侧底壁面492抵接。即,底部49成为对于吐出阀用弹簧46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而言共通的弹簧座。由此,能够使得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的尺寸较小。

此外,为了将溢流阀的溢流压设置得比较高,需要使将溢流阀部件向闭阀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施力大。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40而言,吐出阀用弹簧46与溢流阀用弹簧48共有弹簧座,因此即使将收容溢流阀部件47的第一溢流室420以及第二溢流室430设得大,也能够抑制燃料吐出溢流部40的尺寸增大。

这样,燃料吐出溢流部40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的尺寸比较小,并且由于能够使得溢流阀用弹簧48的施力大,所以能够将溢流阀压力设定得较高。

(b)此外,吐出阀部件45以及溢流阀部件47被设置为能够在中心轴ca41上往复移动。即,吐出阀部件45与溢流阀部件47被配置在同轴上,所以容易确保形成供较高压力的燃料流通的第一流路423以及第二流路433的部件的壁厚。由此,即使高压泵1中的燃料的压力进一步变高,燃料吐出溢流部40也能够不破损地工作。此外,由于能够容易地确保相对于高压的燃料的耐压性,所以能够使得与中心轴ca41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较小。

(c)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当溢流燃料时,从内部空间400流入至第一溢流室420的燃料被返还至燃料通道27。由此,与将流入至溢流室的燃料返还至加压室的情况相比,与加压室连通的空间的体积能够变小。由此,能够提高加压室中的燃料的压缩率,所以能够提高高压泵1的吐出效率。

(d)对于高压泵1而言,燃料吐出溢流部40被作为吐出阀与溢流阀成为一体的一个组件而组装于上壳体15以及罩26。由此,能够使得高压泵1的尺寸小,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性。

(e)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而言,被加压的燃料所流通的第一流路423以及第二流路433形成有多条。由此,由于能够将各个流路直径设置得比较小,所以容易确保相对于高压的燃料的耐压性。此外,第一流路423以及第二流路433被配置在以中心轴ca41上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上,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加工第一流路423以及第二流路433。

(f)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40而言,第一中间部件42的第一端面429与第二中间部件43的第二端面439抵接。由此,第一流路423与第二流路433能够通过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上的力而密封。因此,例如与压入或焊接相比,能够抑制第一中间部件42以及第二中间部件43的变形,并且能够确实地维持第一流路423与第二流路433之间的液密。

(g)此外,第二中间部件43的第二端面439,如图3所示,露出于间隙428。即,第一中间部件42的第一端面429与第二中间部件43的第二端面439所抵接之处经由间隙428以及溢流通路414而连通于燃料通道27。由此,从通过第一中间部件42与第二中间部件43的抵接而被密封的第一端面429与第二端面439之间泄露出的燃料能够返还至燃料通道27。

(h)第一中间部件42以及第二中间部件43,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构成。由此,能够确实地保证对于第一流路423以及第二流路433中所流动的高压的燃料的耐压性。

另一方面,与第一中间部件42以及第二中间部件43相比硬度低的材料所构成的吐出阀体41能够确保对于上壳体15及燃料供给路18的螺钉夹中的强度。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7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溢流室形成部件以及溢流阀部件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7中示出了被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高压泵2的燃料吐出溢流部50的截面图。

燃料吐出溢流部50具备:吐出阀体41、第一中间部件52、作为“溢流室形成部件”及“溢流座部件”的第二中间部件53、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作为“第一阀部件”的吐出阀部件55、吐出阀用弹簧46、作为“第二阀部件”的溢流阀部件57、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在图7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50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50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表示为“燃料导轨侧”。

第一中间部件52为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一中间部件52被收容于内部空间410。第一中间部件52的外径比小内径部412的内径大。由此,当将第一中间部件52从开口413插入至内部空间410时,与阶梯面416抵接,在内部空间410中的向燃料导轨侧的移动被限制。

第一中间部件52具有:作为“区划壁”的底部59、作为“筒部件”的第一筒部521、以及作为“筒部件”的第二筒部522。第一中间部件52具有将底部59以及第二筒部522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上贯通的多个作为“连通路”的流路523。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底部59、第一筒部521、以及第二筒部522被一体地形成。

底部59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被设置为将第一筒部521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以及第二筒部522的加压室侧的开口堵塞。底部59在加压室侧的大致中央具有作为“施力部件收容室”的凹处590。凹处590经由底部59所具有的作为“收容室连通路”的连通路593连通于流路523。凹处590中收容有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部分以及吐出阀部件55的一部分。形成凹处590的吐出阀侧底壁面591与吐出阀用弹簧46的另一端抵接。底部59的燃料导轨侧的溢流阀侧底壁面592与溢流阀用弹簧48的另一端抵接。

第一筒部521在第一中间部件52中被设置在加压室侧。第一筒部521与底部59一起区划形成能够收容吐出阀部件55的作为“连通路”的空间524。空间524与流路523连通。

第二筒部522在第一中间部件52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第二筒部522与底部59以及第二中间部件53一起区划形成溢流室520。第二筒部522具有将溢流室520与第二筒部522的径外方向的外侧连通的连通路525、526。连通路526从连通路525侧观察时形成在加压室侧。连通路525、526连通于第二筒部522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500。间隙500与溢流通路414连通。

第二中间部件53是有底筒状的部件,被压入固定于第二筒部522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部的内侧。第二中间部件53具有溢流阀座部531、外侧抵接部532、以及内侧滑动部533。

溢流阀座部531在第二中间部件53中位于燃料导轨侧,被形成为从第二筒部522向燃料导轨侧突出。溢流阀座部531具有将内部空间400与外侧抵接部532的内侧连通的溢流通孔534。溢流通孔534的加压室侧的开口的周围形成有溢流阀部件57能够抵接的溢流阀座535。

外侧抵接部532形成为大致筒状,被设置在溢流阀座部531的加压室侧。外侧抵接部532的径方向外侧的外壁面与第二筒部522的内壁面抵接。

内侧滑动部533形成为大致筒状,被设置在外侧抵接部532的加压室侧。内侧滑动部533在径外方向具有将第二中间部件53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的连通孔536。连通孔536与第二筒部522的连通路525连通。

吐出阀部件55具有抵接部551以及滑动部552。吐出阀部件55在空间524以及凹处590以在中心轴ca41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收容。吐出阀部件55,当与吐出阀座441抵接时将第一通孔440与流路52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遮断,当从吐出阀座441离开时允许第一通孔440与流路52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抵接部551被形成为大致圆板状,被形成为能够与吐出阀座441抵接。抵接部551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抵接有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端。

滑动部552被形成为筒状,设置在抵接部551的燃料导轨侧。滑动部552的径外方向的侧壁553被形成为能够在凹处590的作为“形成施力部件收容室的阀壳体的内壁”的侧壁594滑动。由此,吐出阀部件55的往复移动被引导。

溢流阀部件57被收容于第二中间部件53的内侧以及溢流室520。溢流阀部件57在中心轴ca41上能够往复移动。溢流阀部件57具有阀座抵接部571、外侧滑动部572、凸缘部573、以及轴部574。

阀座抵接部571在溢流阀部件57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形成为能够与溢流阀座533抵接。当阀座抵接部571与溢流阀座535抵接时,内部空间400与外侧抵接部532的内侧之间的燃料的流通被遮断。此外,当阀座抵接部571从溢流阀座535离开时,内部空间400与外侧抵接部532的内侧之间的燃料的流通被允许。

外侧滑动部572是设置于阀座抵接部571的加压室侧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位。外侧滑动部572的外径与内侧滑动部533的内径大致相同,外侧滑动部572的径外方向的外壁面575被形成为在内侧滑动部533的内壁面能够滑动。

第二中间部件53的内侧滑动部533所具有的连通孔536被形成在,当溢流阀部件57与溢流阀座535抵接时通过外侧滑动部572被闭塞的位置,并且当溢流阀部件57从溢流阀座535离开时从外侧滑动部572观察在燃料导轨侧开口的位置。

凸缘部573是被设置在外侧滑动部572的加压室侧的大致圆板状的部位。凸缘部573的内径比内侧滑动部533的内径大,如图7所示被设置在第二中间部件53的加压室侧。凸缘部573支承溢流阀用弹簧48的一端。

轴部574是被设置在凸缘部573的加压室侧的大致棒状的部位。轴部574的加压室侧的端面576被形成为能够与底部59的溢流阀侧底壁面592抵接。端面576与溢流阀侧底壁面592抵接,则溢流阀部件57向加压室侧的移动被限制。

第一中间部件52的第二筒部522所具有的连通路526被形成为从外侧滑动部572观察时位于加压室侧。

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50起到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e)、(h)。

(i)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50,通过将第二中间部件53插入至第一中间部件52的内侧而形成溢流室520。由此,与通过相同大小的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溢流室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用来形成溢流室的部件的数量减少。

(j)第二中间部件53具有溢流阀座部531、外侧抵接部532、以及内侧滑动部533。溢流阀座部531、外侧抵接部532、以及内侧滑动部533被设置于在中心轴ca41上不同的位置。由此,外侧抵接部532中的来自第一中间部件52的径外方向的作用力、以及内侧滑动部533中的来自溢流阀部件57的径内方向的作用力在中心轴ca41上作用在偏离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通过这些作用力防止溢流阀座部531的变形,所以能够在设定的溢流压以上精度良好地进行开阀。

(k)此外,由于能够将高压的燃料所流经的流路523以一个部件来形成,所以能够在维持高压的状态下向燃料导轨8供给燃料。

(l)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阀部50而言,吐出阀部件55通过凹处590的侧壁594而其往复移动被引导。由此,能够在从加压室14向燃料导轨8的燃料的流动中稳定地进行开阀以及闭阀。

(m)此外,底部59具有将凹处590和流路523连通的连通路593。当吐出阀部件55从吐出阀座441离开时,与吐出阀部件55的移动相配合地凹处590的燃料经过连通路593而流出至流路523。由此,能够防止当吐出阀部件55从吐出阀座441离开时、由于凹处590的燃料的压力而吐出阀部件55难于向燃料导轨侧移动。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8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吐出阀部件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8中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高压泵3中应用的燃料吐出溢流部60的截面图。

燃料吐出溢流部60具备吐出阀体41、第一中间部件42、第二中间部件63、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作为“第一阀部件”的吐出阀部件65、吐出阀用弹簧46、溢流阀部件47、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图8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60加压室14所处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60加压室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表示为“燃料导轨侧”。

第二中间部件63为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二中间部件63在内部空间410中被收容于第一中间部件42的加压室侧。此时,第二中间部件63的燃料导轨侧的第二端面639与第一中间部件42的加压室侧的第一端面429抵接。第一中间部件42与第二中间部件63通过销418相对旋转被限制。

第二中间部件63具有底部49、第一筒部631、以及第二筒部432。第二中间部件63具有将底部49以及第二筒部432在中心轴ca41方向贯通的多个作为“连通路”的第二流路633。第二流路633在燃料导轨侧与第一流路423连通。

第一筒部631在第二中间部件63中被设置在加压室侧。第一筒部631与底部49一起形成能够收容吐出阀部件65的作为“连通路”的空间634。空间634在燃料导轨侧连通于第二流路633。

吐出阀部件65形成为圆板状,被收容为能够在空间634往复移动。吐出阀部件65,当与吐出阀座441抵接时将第一通孔440与第二流路63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遮断,当从吐出阀座441离开时允许第一通孔440与第二流路63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吐出阀部件65被形成为径外方向的外壁面的一部分651能够在第二中间部件63的第一筒部631的内壁632滑动。此外,将形成第二流路633的内壁之中径向内侧的内壁设为内壁635,则吐出阀部件65的径外方向的外壁面的一部分652被形成在从中心轴ca41观察与内壁635相比离开的位置。即,吐出阀部件65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653的一部分在第二流路433露出。

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60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h)。

(n)此外,对于高压泵3而言,从加压室14向燃料导轨8的燃料供给结束时,发生燃料从燃料导轨8向加压室14返回的回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60而言,使通过该回吸而流动的燃料与端面653撞击,能够使吐出阀部件65尽早闭阀。由此,燃料吐出溢流部60能够降低燃料的回吸,提高吐出效率。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9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对于第四实施方式而言,吐出阀部件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图9中示出了应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压泵4的燃料吐出溢流部70的截面图。

燃料吐出溢流部70具备:吐出阀体41、第一中间部件52、第二中间部件53、第一通孔形成部件44、作为“第一阀部件”的吐出阀部件75、吐出阀用弹簧46、溢流阀部件57、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图9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70而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70而加压室14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表示为“燃料导轨侧”。

吐出阀部件75具有抵接部751以及滑动部552。吐出阀部件75在空间524以及凹处590被收容为能够在中心轴ca41上往复移动。吐出阀部件75,当与吐出阀座441抵接时将第一通孔440与流路52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遮断,当从吐出阀座441离开时允许第一通孔440与流路523之间的流体的流通。

抵接部751被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形成为能够与吐出阀座441抵接。抵接部751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与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端抵接。设形成流路523的内壁之中径向内侧的内壁为内壁527,则吐出阀部件65的径外方向的外壁面的一部分752被形成在从中心轴ca41观察与内壁527相比离开的位置。由此,吐出阀部件75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753的一部分在流路523露出。

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70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h),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i)~(m),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n)。

(第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10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第五实施方式中,吐出阀部件以及溢流阀部件相对于吐出阀体的中心轴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10中示出了应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高压泵2的燃料吐出溢流部80的截面图。

燃料吐出溢流部80具备:吐出阀体41、作为“溢流室形成部件”及“中空部件”的第一中间部件82、第二中间部件83、作为“阀壳体”的第一通孔形成部件84、吐出阀部件45、吐出阀用弹簧46、溢流阀部件47、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在图10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80而加压室14所处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80而加压室14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设为“燃料导轨侧”。

第一中间部件82是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一中间部件82被收容于内部空间410。第一中间部件82的外径比小内径部412的内径大。由此,当将第一中间部件82从开口413向内部空间410插入,则与阶梯面416抵接,在内部空间410中的向燃料导轨侧的移动被限制。

第一中间部件82具有底部821以及筒部822。第一中间部件82具有将底部821以及筒部822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上贯通的作为“连通路”的第一流路823。第一流路823在从中心轴ca41偏离的位置配置有一条。第一流路823连通于内部空间400。

底部821被设置为将筒部822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堵塞。底部821与筒部822一起在从中心轴ca41偏离的位置划分形成作为“溢流室”的第一溢流室820。底部821具有将内部空间400和第一溢流室820连通的溢流通孔824。溢流通孔824的第一溢流室820侧的开口的周围形成有能够与溢流阀部件47抵接的溢流阀座825。

筒部822具有将第一溢流室820与筒部822的径外方向的外侧连通的连通路826、827。连通路827被形成在,当溢流阀部件47与溢流阀座425抵接时通过滑动部472被闭塞的位置,且当溢流阀部件47从溢流阀座425离开时与滑动部472相比在燃料导轨侧开口的位置。连通路827被形成为从滑动部472观察位于加压室侧。连通路826、827连通于筒部822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828。

第二中间部件83是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二中间部件83在内部空间410中被收容在第一中间部件82的加压室侧。此时,第二中间部件83的燃料导轨侧的第二端面839与第一中间部件42的加压室侧的第一端面829抵接。

第二中间部件83具有:作为“区划壁”的底部89、第一筒部831、以及作为“溢流室形成部件”及“中空部件”的第二筒部832。第二中间部件83具有将底部89以及第二筒部832在中心轴ca41方向贯通的作为“连通路”的第二流路833。第二流路833在从中心轴ca41偏离的位置配置有一条。第二流路833在燃料导轨侧连通于第一流路823。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底部89、第一筒部831、以及第二筒部832被一体地形成。

底部89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被设置为将第一筒部831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以及第二筒部832的加压室侧的开口堵塞。底部89在加压室侧的大致中央具有凹处890。凹处890收容有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部分。形成凹处890的吐出阀侧底壁面891与吐出阀用弹簧46的另一端抵接。底部89的燃料导轨侧的溢流阀侧底壁面892与溢流阀用弹簧48的另一端抵接。

第一筒部831在第二中间部件83中被设置在加压室侧。第一筒部件831与底部89一起形成能够收容吐出阀部件45的作为“连通路”的空间834。空间834在燃料导轨侧连通于第二流路833。

第二筒部832在第二中间部件83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第二筒部832与底部89一起区划形成连通于第一溢流室820的、作为“溢流室”的第二溢流室830。

第一通孔形成部件84是大致环状的部件,被设置在第二中间部件83的加压室侧。第一通孔形成部件84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849与第二中间部件83的加压室侧的端面838抵接。第一通孔形成部件84具有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840。第一通孔840形成在与中心轴ca41上不同的位置。第一通孔840被形成为能够将吐出孔142与空间834连通。第一通孔840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的周围具有能够与吐出阀部件45抵接的作为“第一阀座”的吐出阀座841。

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80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d)、(f)、(g)、(h)。

此外,燃料吐出溢流部80具有各一条供高压的燃料流通的第一流路823以及第二流路833。由此,与形成多条流路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第六实施方式)

基于图11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溢流阀装置。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吐出阀部件以及溢流阀部件相对于吐出阀体的中心轴的位置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图11示出了应用于第六实施方式的高压泵6的燃料吐出溢流部90的截面图。

燃料吐出溢流部90具备:吐出阀体41、作为“筒部件”的第一中间部件92、第二中间部件53、作为“阀壳体”的第一通孔形成部件94、吐出阀部件55、吐出阀用弹簧46、溢流阀部件57、以及溢流阀用弹簧48。另外,在图11中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90而加压室14所处的一侧表示为“加压室侧”,将相对于燃料吐出溢流部90而加压室14所处的一侧的相反侧表示为“燃料导轨侧”。

第一中间部件92是大致有底筒状的部件,由与吐出阀体41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第一中间部件92被收容于内部空间410。第一中间部件92的外径比小内径部412的内径大。由此,当将第一中间部件92从开口413向内部空间410插入,则与阶梯面416抵接,在内部空间410中的向燃料导轨侧的移动被限制。

第一中间部件92具有:作为“区划壁”的底部99、作为“筒部件”的第一筒部921、以及作为“筒部件”的第二筒部922。第一中间部件92具有将底部99以及第二筒部922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贯通的作为“连通路”的流路923。流路923形成在与中心轴ca41上不同的位置。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底部99、第一筒部921、以及第二筒部922被一体地形成。

底部99是大致圆板状的部位,被设置为将第一筒部921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以及第二筒部922的加压室侧的开口堵塞。底部99在加压室侧的大致中央具有作为“施力部件收容室”的凹处990。凹处990经由底部99所具有的作为“收容室连通路”的连通路993而连通于流路923。

凹处990收容有吐出阀用弹簧46的一部分以及吐出阀部件55的一部分。形成凹处990的吐出阀侧底壁面991与吐出阀用弹簧46的另一端抵接。底部99的燃料导轨侧的溢流阀侧外壁面992与溢流阀用弹簧48的另一端抵接。

凹处990的作为“形成施力部件收容室的阀壳体的内壁”的侧壁994被形成为能够在吐出阀部件55的滑动部552的径外方向的侧壁553滑动。由此,吐出阀部件55的往复移动被引导。

第一筒部921在第一中间部件92中被设置在加压室侧。第一筒部921与底部99一起区划形成能够收容吐出阀部件55的作为“连通路”的空间924。空间924连通于流路923。

第二筒部922在第一中间部件92中被设置在燃料导轨侧。第二筒部922与底部99以及第一中间部件92一起区划形成溢流室920。第二筒部922具有将溢流室920与第二筒部922的径外方向的外侧连通的连通路925、926。连通路926从连通路925侧观察形成在加压室侧。连通路925、926连通于第二筒部922与大内径部4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900。间隙900连通于溢流通路414。

第一通孔形成部件94是大致环状的部件,被设置在第二中间部件92的加压室侧。第一通孔形成部件94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949与第一中间部件92的加压室侧的端面928抵接。

第一通孔形成部件94具有在沿着中心轴ca41的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940。第一通孔940形成在与中心轴ca41上不同的位置。第一通孔940被形成为能够将吐出孔142与空间924连通。第一通孔940的燃料导轨侧的开口的周围具有能够与吐出阀部件45抵接的作为“第一阀座”的吐出阀座941。

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吐出溢流部90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a)、(c)、(d)、(h)。

此外,燃料吐出溢流部90具有一条供高压的燃料流通的流路923。由此,与形成多条流路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溢流阀装置被应用于向内燃机供给高压的燃料的高压泵中。然而,溢流阀装置所能够应用的装置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被设置为将成为高压的第一空间的流体根据该流体的压力送至作为与第一空间不同的空间的第二空间、能够降低第一空间的流体的压力,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外部的结构的被螺纹固定的吐出阀体、与被收容在吐出阀体内且具有供高压的燃料流动的流路及溢流室的溢流室形成部件,分别地形成。然而,也可以是一体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底部具有凹处。然而也可以是没有凹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阀壳体”与“区划壁”一体地形成。然而也可以是分别地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溢流室形成部件由与吐出阀体相比高硬度的材料形成,然而,材料的硬度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溢流通路与燃料通道连通。然而,溢流通路只要是在燃料吸入部的上游侧则也可以变更适当的连通位置。

第一、三、五实施方式中,设为吐出阀部件在溢流室形成部件的内壁一边滑动一边往复移动。然而,也可以是吐出阀部件在该内壁不滑动。

在第一、三、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二、四、六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将凹处与流路连通的连通路。

第一~四实施方式中,设为多条流路被配置在以中心轴上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多条流路所配置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

在第一、三、五实施方式中,作为“溢流室”的第一溢流室及第二溢流室通过第一中间部件及第二中间部件的两个“中空部件”来形成。然而,形成“溢流室”的“中空部件”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此外,“溢流室”的液密通过第一中间部件的第一端面与第二中间部件的第二端面抵接而被维持。然而,也可以是通过第一中间部件与第二中间部件之间另外设置的密封部件来维持溢流室的液密。

第二、六实施方式中,第二中间部件53被压入固定在第一中间部件52、92的内侧。然而,第二中间部件53的固定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螺钉固定、焊接、铆接等。

第五、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第三、四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吐出阀部件的燃料导轨侧的端面的一部分在流路中露出。

以上,本公开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本公开以实施例为依准进行了记述。然而,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以及结构。本公开也包括各种变形例以及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以及形式、进而仅包含其一要素、其以上要素或其以下要素的其他组合以及形式,也在本公开的范畴以及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