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空气滤清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3964发布日期:2018-10-02 18:0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空气滤清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保证诸多机械设备或交通运输设备的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滤除发动机进气中的颗粒物,防止颗粒物进入发动机活塞缸,避免活塞与缸体摩擦而损坏发动机。

当设置有空气滤清器的机械设备或交通运输设备在恶劣工况下进行作业时,空气中大量的灰尘颗粒将长驱直入进到空气滤清器,大部分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进排尘孔02,并通过排尘孔02排出。其余灰尘经滤芯过滤粘附在纸质滤芯的外表面上,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通常为空心圆柱结构,其直接与空气滤清器的外壳垂直相贯连通,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处连接发动机使得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处产生负压,进入空气滤清器的灰尘在气流以及重力的作用下具有一定方向的速度,绕着滤芯做离心运动并通过排尘结构的排尘孔02排出,转进排尘孔02的一部分灰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排出排尘孔02,一部分灰尘颗粒在排尘孔02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如图1所示,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01中,而无法正常排出空气滤清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空气滤清器的寿命减少、保养周期短、更换频率高。

针对上述缺陷,亟需设计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空气滤清器及汽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排尘结构不合理,使得灰尘颗粒在排尘孔02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的外壳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排尘结构不合理,使得灰尘颗粒在排尘孔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的外壳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尘效果较好的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通畅、燃油充分燃烧、延长空气滤清器寿命,进而延长汽车零配件的更换周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包括与空气滤清器外壳的侧壁相贯连通的排尘管,所述排尘管内设置排尘孔,所述排尘管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空气滤清器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出口朝向所述空气滤清器外壳外部,所述入口处设置有用于改变灰尘运动方向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使所述灰尘与其碰撞反弹后沿所述排尘孔排出,且所述遮挡部遮挡部分所述入口的面积。

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在排尘管的入口处设置改变灰尘运动方向的遮挡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排尘结构不合理,使得灰尘颗粒在排尘孔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中的问题。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包括使所述灰尘碰撞反弹的第一遮挡面,所述第一遮挡面与所述排尘孔的轴线呈锐角设置。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确保进入排尘孔的灰尘经过遮挡部反弹碰撞后,沿排尘孔排出,不会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中。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遮挡面为倾斜平面、倾斜凹面、倾斜凸面或阶梯面。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包括第二遮挡面,所述第二遮挡面位于所述入口的端面处,所述第二遮挡面遮挡部分所述入口。

采用这种结构后,不会由于第二遮挡面高于入口的端面,使得空气滤清器中的灰尘被第二遮挡面遮挡,从而无法经排尘孔排出。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遮挡面遮挡所述入口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入口面积的一半。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避免遮挡入口面积过大影响排尘效率。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还包括第三遮挡面,所述第三遮挡面与所述第一遮挡面和所述第二遮挡面均相连接,且所述第三遮挡面与所述排尘孔的侧壁接触。

作为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排尘管一体成型。

采用这种结构后,避免了遮挡部与排尘管的安装操作,一体成型使得排尘结构制作简单且不易发生由于连接不牢,致使遮挡部脱落,从而无法实现较好的排尘效果的现象发生。

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较好的排尘效果,大大降低灰尘颗粒在排尘孔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中,从而造成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堵塞的问题。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

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使得汽车进气通畅,且燃油充分燃烧,延长空气滤清器寿命,进而延长汽车零配件的更换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通过在排尘管的入口处设置改变灰尘运动方向的遮挡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排尘结构不合理,使得灰尘颗粒在排尘孔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孔结构的灰尘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滤清器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又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截面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截面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孔结构的灰尘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

01、空气滤清器外壳;02、排尘孔;

1、空气滤清器外壳;2、排尘管;21、排尘孔;

3、遮挡部;31、第一遮挡面;32、第二遮挡面;33、第三遮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如图2-3所示。该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包括与空气滤清器外壳1的侧壁垂直相贯连通的排尘管2,其中如图4-6所示,排尘管2与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外壳1一端的端盖连接,排尘管2内设置排尘孔21,排尘管2包括入口和出口,入口与空气滤清器外壳1内部连通,出口朝向空气滤清器外壳1外部,入口处设置有用于改变灰尘运动方向的遮挡部3。

具体的,如图7所示,遮挡部3包括第一遮挡面31和第二遮挡面32,其中第一遮挡面31为倾斜平面、倾斜凹面、倾斜凸面或阶梯面中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面31为与排尘孔21侧壁连接的倾斜平面,且与排尘孔21的轴线呈锐角设置,使灰尘与其碰撞反弹后进入排尘孔21,并沿排尘孔21排出。其中第二遮挡面32的设置可以避免灰尘进入第一遮挡面31和排尘孔21之间形成的凹槽4中,使得灰尘无法排出的现象发生;并且第二遮挡面32位于入口的端面处,这样不会出现由于第二遮挡面32高于入口的端面,使得空气滤清器外壳1中的灰尘被第二遮挡面32遮挡,从而无法经排尘孔21排出的现象;另外,第二遮挡面32遮挡部分入口,第二遮挡面32遮挡入口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入口面积的一半,以避免遮挡入口面积过大影响排尘效率。通过在排尘管2的入口处设置改变灰尘运动方向的遮挡部3,可以确保进入排尘孔21的灰尘经过遮挡部3反弹碰撞后,沿排尘孔21排出,不会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1中。

并且,遮挡部3还包括第三遮挡面33,第三遮挡面33与第一遮挡面31和第二遮挡面32均相连接,且第三遮挡面33与排尘孔21的侧壁重合接触。遮挡部3为空心结构,设置于排尘孔21内并与排尘管2连接。遮挡部3可以与排尘管2一体成型,这样避免了遮挡部3与排尘管2的安装操作,一体成型使得排尘结构制作简单且不易发生由于连接不牢,致使遮挡部3脱落,从而无法实现较好的排尘效果的现象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较好的排尘效果,不会出现灰尘颗粒在排尘孔21的孔径内沿孔壁弹射,重新回到空气滤清器外壳1中,从而造成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堵塞的问题。

此外,本实施方式又公开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空气滤清器。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使得汽车进气通畅,且燃油充分燃烧,延长空气滤清器寿命,进而延长汽车零配件的更换周期。另外,避免了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堵塞,进气不畅,导致燃油燃烧不完全,排气冒黑烟,功率下降等,甚至引发发动机损坏的现象。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