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6657发布日期:2018-11-02 21:5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油底壳内设置有集滤器以用于过滤油底壳内的机油而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到机油泵内,起到保护机油泵的效果,其中,油底壳上设置有卸油口以保证油底壳内的清洁度要求的同时便于维护。而现有中油底壳的结构具有不利于油底壳内的集滤器吸油、机油杂质的集聚以及不利于机油的排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机油杂质的集聚和排出的油底壳、包括该油底壳的发动机和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和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卸油口,所述内腔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与集滤器进油口对应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和所述卸油口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流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以一同限定出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卸油口形成在所述侧壁相接于所述底壁的位置,所述导流槽沿前后方向以最短路径延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卸油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小于所述导流槽的槽深。

所述导流槽从所述卸油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的中部位置。

可选地,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形成为不同高度所限定的多个底壁分区,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于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位于最低处的底壁分区。

可选地,邻近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底壁上形成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所述引流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

可选地,所述引流槽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的中部位置并与所述导流槽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和与发动机缸体连接的如上所述的油底壳。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油底壳内腔的底面设置与集滤器进油口对应的第一凹槽,使得油底壳内的机油杂质容易地汇集到第一凹槽内并且沉积在第一凹槽内的底部,而由于第一凹槽和卸油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一凹槽和卸油口的导流槽,使得汇集到第一凹槽内的杂质可以通过导流槽的导向作用而流向卸油口,从而容易且及时地向外排出,进而避免因油底壳内杂质较多而引起集滤器进油口等发生堵塞现象而影响正常运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油底壳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油底壳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沿C-C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壳体 2 卸油口

3 第一凹槽 4 导流槽

5 引流槽 6 台阶槽

11 底壁 12 侧壁

D 前后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顶端、底端”通常是指油底壳使用状态下相应部件的“顶端、底端”,“内、外”是指针对油底壳外轮廓的“内、外”,“前后方向”是指整车的前后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D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和形成在所述壳体1上的卸油口2,所述内腔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与集滤器进油口对应的第一凹槽3,该第一凹槽3和所述卸油口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导流槽4。在此,对于卸油口2在壳体1上的具体布置位置本公开并不作限定,该卸油口2起到排油作用,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卸油螺栓密封所述卸油口2。其中,所述第一凹槽3的深度与油底壳内腔靠近第一凹槽3的周围底面的深度相比较低,从而不仅有利于集滤器吸油,而且机油内的杂质可以通过机油泵的吸力作用而容易地汇集到与集滤器进油口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3内,有利于杂质向第一凹槽3内的沉积。在此,由于第一凹槽3和卸油口2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一凹槽3和卸油口2的导流槽4,因此汇集并沉积到第一凹槽3内的杂质可以经由导流槽4并通过卸油口2而容易且及时地向外排出,从而避免因油底壳内杂质较多而引起集滤器进油口等发生堵塞现象而影响正常运转。

可选地,为了使得油底壳的结构更加合理化、便于成型和排油,且能够使得机油在油底壳内能够进行平稳流动,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底壁11和围绕所述底壁11设置以一同限定出所述内腔的侧壁12,所述卸油口2形成在所述侧壁12相接于所述底壁11的位置,所述导流槽4沿前后方向D以最短路径延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卸油口2。由此能够将第一凹槽3内的杂质通过导流槽4的导向而迅速地通过卸油口2排出。具体地,例如,所述卸油口2在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D上可以与所述第一凹槽3正对应布置以使得导流槽4的延伸长度最小化,为了便于加工以及保证机油流动速率,所述导流槽4可以为直槽。另外,所述第一凹槽3可以大致为四方形结构、例如具有倒圆角的四方形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凹槽3可以为圆形、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等形状。其中,为了能够提高排油效率以及便于排净油底壳内的机油,可以将卸油口2布置为最低处以使其与底壁11的底面例如与导流槽4的底面齐平。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对于卸油口2的具体形成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合理地布置,例如,所述卸油口2可以形成在底壁11的底面上,这种实施方式也同样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可选地,为了提高机油的流动循环性,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形成为不同高度所限定的多个底壁分区,所述第一凹槽3形成于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位于最低处的底壁分区。即,本公开将现有的大平面式底壁更改为由多个不同高度所限定的多个底壁分区即小平面构成的底壁11,由此能够促进油底壳内的机油从高处向低处的流动,有利于机油的循环流动。在此,对于多个底壁分区的高度并公开并不作限定,可选地,靠近所述第一凹槽3部分的多个底壁分区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布置为相对较小,由此在保证机油流动性的状态下实现机油的平稳流动。另外,可选地,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底壁分区之间的交汇处为圆滑过渡。通过如上所述的底壁11采用多个底壁分区式的结构,还具有提高油底壳的模态频率的效果。另外,在具有如上所述多个底壁分区的基础上,可选地,多个所述底壁分区相对于所述侧壁12顶端面整体沿前后方向D的一侧倾斜,以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各个所述底壁分区处于水平布置的状态。在此,侧壁12的顶端面用于装配到发动机缸体上,在将具有如上所述的整体相对于侧壁12顶端面倾斜的底壁分区的油底壳装配到斜置发动机的情况下,油底壳的底壁分区整体处于水平放置的状态,保证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保持水平。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邻近所述第一凹槽3的所述底壁11上形成有引流槽5,所述引流槽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3。具体地,在所述底壁11具有如上所述不同高度的底壁分区的情况下,所述引流槽5可以形成在邻近第一凹槽3的至少一个底壁分区上。其中,所述引流槽5可以采用与导流槽4相同的结构,其只要起到导流的作用即可,该引流槽5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底壳的模态频率的同时,有利于机油的循环流动,且具有能够将机油所含的杂质通过引流槽5流向第一凹槽3并沉积在第一凹槽3内,有利于机油杂质的排出。在此与所述导流槽4相似地,可选将所述引流槽5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3的中部位置并与所述导流槽4连接。

另外,对于第一凹槽3和导流槽4的深度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凹槽3和导流槽4的槽深可以为大致相同且与周边底壁分区的槽深相比稍深即可,这有利于机油在油底壳内的平稳流动。在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集尘及排油效率,可选地,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3的槽深小于所述导流槽4的槽深,和/或者,在油底壳使用状态下所述引流槽5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槽深,且所述引流槽5的所述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3的中部位置并与所述引流槽4连接,由此,所述引流槽5与导流槽4相同地起到向第一凹槽3内汇聚杂质以及提高油底壳的模态频率的效果。另外,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3、所述引流槽5以及所述导流槽4的槽深可以布置为依次变高,且所述第一凹槽3、所述引流槽5、所述导流槽4以及所述底壁11的内表面之间的交汇处为圆滑过渡。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所述引流槽5的槽深可以布置为与所述导流槽4的槽深相同且高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槽深。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使得导流槽4对第一凹槽3内的机油起到可靠导向作用而便于流向卸油口2,所述导流槽4从所述卸油口2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3的中部位置。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侧壁12的顶端内周面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内腔的底面侧凹入的台阶槽6。通过该台阶槽6的结构而能够有效避免因铸造误差存在侧壁12顶端面机加工不均匀的问题,有效保证侧壁12顶端面具有精确的平面度,同时,在油底壳装配到发动机缸体底部时,有效保证与缸体底面的可靠密封性。在此,对于所述台阶槽6的凹入深度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在对侧壁12的顶端面即装配面进行平面度加工后所述台阶槽6留有预设深度以达到与发动机缸体的精确装配的效果即可,由此减少油底壳的振动和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和与发动机缸体连接的如上所述的油底壳。所述发动机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油底壳的结构,即通过设置与集滤器进液口对应的第一凹槽3而有利于集滤器吸油,且油底壳内的机油所含的杂质通过机油泵的吸力作用而容易地汇集到第一凹槽3内并且沉积在第一凹槽3的底部,而由于第一凹槽3和卸油口2之间设置有连通第一凹槽3和卸油口2的导流槽4,汇集到第一凹槽3内的杂质可以经由导流槽4而通过卸油口2容易且及时地向外排出,由此避免因油底壳内杂质较多而引起集滤器进油口等发生堵塞现象而影响正常运转。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由于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油底壳和发动机,因此具有相同的优点,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