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820发布日期:2019-06-13 12: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管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气管总成。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噪声与振动已是衡量汽车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随着顾客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噪声污染控制越来越严格。各大整车厂都致力于通过提高汽车的NVH性能来提升其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进气系统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联到汽车的NVH性能,进气系统噪声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但能阻止或减弱声波传播的装置,是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技术之一。涡轮增压器在机械使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动机升功率、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提高高原补偿的功能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的作用,但是在涡轮增压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增压器带有很强烈的噪音,不仅影响整个设备的操作环境,对使用人员的舒适性以及NVH也会有所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涡轮增压器进气噪声进行研究,然后找到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气管总成,以达到降低进气噪音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进气管总成,包括前端软管和后端软管以及设置在前端软管和后端软管之间的消声器,所述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和设在消声器内的穿孔管,穿孔管上设有调频的通孔,并在穿孔管的外壁和消声器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管上的通孔为大小不同的一组通孔。

所述穿孔管的轴线和消声器的轴线相同。

所述消声器壳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腔体,穿孔管设在腔体内。

所述隔板为并排设置的一组。

所述前端软管上设有燃油蒸汽管接头,消声器壳体上设有曲通箱通风管接头。

所述消声器壳体包括消声器上壳和消声器下壳,所述消声器上壳和消声器下壳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所述穿孔管和隔板之间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进气管总成结构设计合理,集成宽频消声器的乘用车进气管总成可有效解决汽车降噪系统存在的消声效果差,进气阻力大,消耗功率大,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空气滤清器与进气管总成连通,集成宽频消声器的进气管总成与发动机增压器连通;在维持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同时,尤其能够降低整车噪声,改善环境质量,适合各种汽车使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总成内部示意图。

图中:

1、前端软管;2、消声器上壳;3、消声器下壳;4、后端软管;5、第一蜗杆卡箍;6、第二蜗杆卡箍;7、曲轴箱通风管接头;8、橡胶垫;9、衬套;10、第三蜗杆卡箍;11、燃油蒸汽管接头;12、第四蜗杆卡箍;13、穿孔管;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第三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进气管总成,包括前端软管1和后端软管4以及设置在前端软管和后端软管之间的消声器,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壳体和设在消声器内的穿孔管13,穿孔管上设有调频的通孔,并在穿孔管的外壁和消声器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隔板。

消声器壳体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腔体,穿孔管13设在腔体内。穿孔管的轴线和消声器的轴线相同。穿孔管上的通孔为大小不同的一组通孔。

消声器壳体包括消声器上壳2和消声器下壳3,消声器上壳和消声器下壳之间通过焊接相连。隔板为并排设置的一组。穿孔管和隔板之间焊接相连。前端软管上设有燃油蒸汽管接头11,消声器壳体上设有曲通箱通风管接头7。

优选的具体实例为:

前端软管1、后端软管4及橡胶垫8通过模压工艺一次成型,消声器上壳2、消声器下壳3、曲通箱通风管接头7、燃油蒸汽管接头11、穿孔管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以及第三隔板16通过一次注塑工艺成型;并在橡胶垫处设有衬套9。

穿孔管13上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调频孔,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以及第三隔板16与穿孔管13焊接到一起,装在宽频消声器壳体内焊接成型,消声器上壳2与消声器下壳3焊接形成完整的宽频消声器,同时宽频消声器内部形成4个大小不等的腔体。

曲通箱通风管接头7焊接在消声器壳体上,燃油蒸汽管接头11装配到前端软管1上,后端软管上设有第一蜗杆卡箍5和第二蜗杆卡箍6,前端软管端部设有第四蜗杆卡箍12。宽频消声器通过第二蜗杆卡箍6与第三蜗杆卡箍10分别与后端软管4、前端燃管1紧固限位连接。

集成宽频消声器的进气管总成对噪声的改善效果明显,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涡轮增压器嘘声噪声大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