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汽车尾气二次燃烧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0673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汽车尾气二次燃烧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行驶中尾部排出的尾气常常呈蓝黑色,这些都是由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硫化物和碳颗粒等污染大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可以在助燃气体的帮助下进行二次燃烧,如果能将这些有害物质未排放到大气中时进行燃烧处理,生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则最终排放大气中的汽车尾气的污染性将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燃烧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烧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弧形热片,所述弧形热片末端间隙形成出气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中心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与相邻弧形热片之间形成助燃气室,并且在所述弧形热片中心设置有助燃气管道,在所述助燃气室邻近所述进气管道端设置有助燃气发生瓶,在所述助燃气发生瓶内填装有助燃剂。
[0005]优选的,所述弧形热片的末端为易发热的薄片材料,所述弧形热片的弧线开口方向背向所述出气口,在所述助燃气管道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只允许所述助燃气室内气体向外流通。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和碳颗粒进行二次燃烧,生成水和其他无害气体,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弧形热片,3、出气口,4、进气口,5、进气管道,6、助燃气室,7、助燃气管道,8、助燃气发生瓶,9、助燃剂,1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0]参照图1所示,一种燃烧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I,在所述壳体I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弧形热片2,所述弧形热片2末端间隙形成出气口 3,在所述壳体I的侧壁中心设置进气口 4,所述进气口 4通过进气管道5连通所述出气口 3,所述壳体I的侧壁与相邻弧形热片2之间形成助燃气室6,并且在所述弧形热片2中心设置有助燃气管道7,在所述助燃气室6邻近所述进气管道5端设置有助燃气发生瓶8,在所述助燃气发生瓶8内填装有助燃剂9,本实例中所述助燃剂9选用高锰酸钾KMn O4o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热片2的末端为易发热的薄片材料,所述弧形热片2的弧线开口方向背向所述出气口 3,在所述助燃气管道7设置有单向阀10,所述单向阀10只允许所述助燃气室6内气体向外流通。
[0012]本发明的原理:汽车行驶时,尾部排放的高温高速气流将导致弧形热片2末端温度升高,最终在助燃气体和高温弧形热片2的作用点燃汽车尾气,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高锰酸钾在温度升高时生成的氧气作为助燃气体,反应式为:
2KMn O4=K2Mn 04+Μη O2+O2T0
[00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燃烧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I)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弧形热片(2),所述弧形热片(2)末端间隙形成出气口(3),在所述壳体(I)的侧壁中心设置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通过进气管道(5)连通所述出气口(3),所述壳体(I)的侧壁与相邻弧形热片(2)之间形成助燃气室(6),并且在所述弧形热片(2)中心设置有助燃气管道(7),在所述助燃气室(6)邻近所述进气管道(5)端设置有助燃气发生瓶(8),在所述助燃气发生瓶(8)内填装有助燃剂(9); 所述弧形热片(2)的弧线开口方向背向所述出气口(3),在所述助燃气管道(7)设置有单向阀(10),所述单向阀(10)只允许所述助燃气室(6)内气体向外流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实现汽车尾气二次燃烧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多个弧形热片,所述弧形热片末端间隙形成出气口,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中心设置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侧壁与相邻弧形热片之间形成助燃气室,并且在所述弧形热片中心设置有助燃气管道,在所述助燃气室邻近所述进气管道端设置有助燃气发生瓶,在所述助燃气发生瓶内填装有助燃剂。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和碳颗粒进行二次燃烧,生成水和其他无害气体,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更加环保。
【IPC分类】F01N3/30, F01N3/26
【公开号】CN105673152
【申请号】CN201511027537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吴小再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