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5926阅读:10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二甲胺溶液及咪唑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上述光亮剂的制备方法,量取120-180毫升浓度为33%的二甲胺溶液,称取10-20克咪唑依次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80-120毫升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本发明采用上述不含硫的光亮剂,克服了含硫光亮剂易使镀层变色的缺点,且可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另外本发明用于氰化镀银,电镀时的操作温度范围较宽(5-40℃)而方便于不同地区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量取120-180毫升浓度为33%的二甲胺溶液,称取10-20克咪唑依次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搅拌并用水浴加热,当反应瓶内的反应物温度达到55-65℃时,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80-120毫升环氧氯丙烷,滴加时间不小于30分钟;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将本发明提供的光亮剂加入氰化镀银镀液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电镀,即可得到色泽均匀且不易变色、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与基体结合力强的光亮镀银层。且该光亮剂同一般的氰化镀银光亮剂相比在操作工艺上具有工作温度高、光亮电流密度范围较宽、深镀能力好等优点。
本发明若与基本组成为200-400克/升酒石酸锑钾、50-200克/升酒石酸钾钠的光亮剂A和基本组成为100-250克/升酒石酸钾钠、10-20克/升咪唑的光亮剂B配合使用其效果更佳。其中光亮剂A的制法为将200-400克酒石酸锑钾和50-200克酒石酸钾钠溶于水或蒸馏水中,以水或蒸馏水稀释至一升,搅拌均匀即得所需光亮剂A。光亮剂B的制法为将100-250克酒石酸钾钠溶解于500-700毫升50-60℃的水或蒸馏水中;另将10-20克咪唑溶于100-200毫升水或蒸馏水中,然后加入到前述配制的酒石酸钾钠水溶液中,以水或蒸馏水稀释至一升,混合均匀即得所需光亮剂B。
本发明推荐使用的最佳电镀工艺条件为硝酸银(AgNO3)35~45g/L氰化钾(KCN) 110~140g/L碳酸钾(K2CO3) 8~10g/L酒石酸钾钠18~20g/L本发明所制光亮剂 8~12mL/L光亮剂A 10~12mL/L光亮剂B 8~12mL/L温度 15~35℃Dk(阴极电流密度) 0.5~3.0A/dm2S阳∶S阴>2∶1搅拌 阴极移动或空气搅拌阳极99.99%纯银板或不锈钢板
权利要求
1.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二甲胺溶液及咪唑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2.权利要求1所述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量取120-180毫升浓度为33%的二甲胺溶液,称取10-20克咪唑依次加入到三口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80-120毫升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氰化镀银光亮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二甲胺溶液及咪唑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加热至55-65℃;然后缓慢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后,仍在55-65℃温度下搅拌30-45分钟;再将温度升至85-95℃,搅拌30-45分钟;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放出反应物,加水或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得淡黄色、微粘稠状物,即为所需光亮剂。将本发明提供的光亮剂加入氰化镀银镀液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电镀,即可得到色泽均匀且不易变色、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与基体结合力强的光亮镀银层。且该光亮剂同一般的氰化镀银光亮剂相比在操作工艺上具有工作温度高(5-40℃)、电流密度范围较宽、深镀能力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C25D3/46GK1386912SQ0211564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8日
发明者左正忠, 胡进, 李卫东, 刘仁志, 杨江成, 冯祥明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