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铸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3237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铸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电铸加工时的一种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电铸采用类似电镀的工作方式。虽然所需整流器、过滤泵、溶液 及槽体与电镀方式相同,但生产出的产品版面上下厚度相差过大,电 流密度分配不均造成背面斑点,整版合格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能使电铸槽内溶液浓度、温度、电流密度、槽内各部位流速、产品的
数据参数控制在一恒定值,产品合格率达到98°/。的电铸增压器产品。 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
电铸增压器,它由阀体和阀芯两部分组装构成,阀体是由主通道 与3个副通道互相连通的构件,阀芯是中心有射流通道的构件,阀芯 与阀体的主通道以过度配合连才妄。
本技术相对现有4支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技术不单对溶液过滤而且使溶液^部均匀的循环(兼起到循环 泵的作用),而且泵用射流原理让单位射流出的溶液流量带动其增压器 周围及下部的溶液一起参加流动。
1. 充分利用射流出溶液的能量附带其周围的溶液参加溶液的流 动,经试验过滤泵可减少三分之一的投资。也就是说,三吨溶液的槽 应每小时流动十次,为30T过滤泵,经采用电铸增压器可采用20T过 滤泵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2. 关键是溶液流量分布均匀,溶液成份及温度保持恒定。
3. 采用电铸增压器后,槽内底部的有机杂物完全被清理到溢流槽 内,确保电铸槽内无任何杂质。 '
综上所述,是过滤泵在开放式电铸槽体中安装增压器后改善溶液 循环搅拌效果,在箱体底部和顶部提供均匀的液体,它不但优于溶液 的分布,而且允许小泵带动大体积溶液进行循环从而节省能源。试验 证明当通过增压器芯射出的液体为1升时,此增压器能带动周围4 升的液体进入循环。由于这种倍数效应,是它^t明增压器在电铸应用
图i是电铸增压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铸增压器在管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电铸增压器的管道布局(橫截面)示意图
图中1.电铸增压器2.阀体3.阀芯4.焊接5.阴极
6.阳极 7溢流阀 8溢流槽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方式对技术方案作详细叙述。
实施例l、电铸增压器l,它由阀体2和阀芯3两部分组装构成, 阀体是由主通道与3个副通道互相连通的构件,阀芯是中心有射流通 道的构件,阀芯与阀体的主通道以过度配合连接。如附


图1所示。
电铸增压器的阀体采用PVC、 PP等耐腐蚀材料、阀芯采用钬金属 材料制造。电铸增压器与阀体相同材质管路焊接连接。按照溶液槽的 容积及电铸版分的格局决定的电铸增压器的数量及布局。原则上按过 滤泵出口的截面积与增压器喷头的截面积为l:l,对溶液槽高于800mm 时截面积比例为1: 0.8,并在配置槽底管道时增设溢流装置,以便随 时调节增压器流速。
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增压器的尺寸根据电铸槽的容积及液 体流动的布局决定。安装时必须保证增压器与管道垂直且焊接牢固。 增压器为双排对称分布,使溶液以滚动方式流动,确保在大面积范围 内电铸版整体版面厚度的均匀, 一般误差在3 ja-5 y 。增压器主体与增 压器芯安装时采用过渡配合,并用专用工具压底部使铆装牢固。喷射 口直径和增压口直径有严格的比例要求。
实施例2、电铸增压器,阀体副通道与主通道夹角为45° ,阀体 副通道孔直径是阀芯射流孔直径的4倍。
实施例3、电铸增压器,在实施例1或2基础上,阀体釆用PVC 或PP塑材、阀芯采用钛金属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电铸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阀体和阀芯两部分组装构成,阀体是由主通道与3个副通道互相连通的构件,阀芯是中心有射流通道的构件,阀芯与阀体的主通道以过度配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铸增压器,其特征在于阀体副通道 与主通道夹角为45。,阀体副通道孔直径是阀芯射流孔直径的4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铸增压器,其特征在于阀体采 用PVC或PP塑材、阀芯采用4太金属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电铸加工时的一种增压装置。它由阀体和阀芯两部分组装构成,阀体是由主通道与3个副通道互相连通的构件,阀芯是中心有射流通道的构件,阀芯与阀体的主通道以过度配合连接。改善溶液循环搅拌效果,在箱体底部和顶部提供均匀的液体,它不但优于溶液的分布,而且允许小泵带动大体积溶液进行循环从而节省能源。试验证明当通过增压器阀芯射出的液体为1升时,此增压器能带动周围4升的液体进入循环。由于这种倍数效应,证明增压器在电铸应用中的优势。
文档编号C25D21/10GK201003077SQ20062002724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6日
发明者于建忠, 刘文海 申请人:天津三五二二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