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文档序号:529358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更确切地 说涉及顺丁烯二酸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 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酸化剂。在化
工行业中用作电镀时的pH值调整剂、塑料增强剂以及用于生产喷漆、 染料、离子交换树脂、农药等。在医药行业中用于合成镇静剂、利尿 剂、维生素、避孕药及治癌药物等。
由顺丁烯二酸合成丁二酸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法,即高温 高压催化反应合成法,有隔膜的配对电合成法和无隔膜的配对电合成 法。现有技术JP02-121946, 09. 05. 1990披露马来酸用作制备丁二 酸的初始原料,而马来酸是通过将马来酸酐溶解于水中水解成酸而制 得。20 40重量%的马来酸水溶液加到填充有贵金属钯/碳催化剂的 固定床反应器中,在60 150'C,通氢气加氢还原反应,氢气压力为 5MPa表压,此法生产的丁二酸得率为99. 96 99. 99%,副产物苹果酸 100 400PPm,富马酸为10 15PPm。此法可以说是高得率低成本的 生产方法。然而,从环保的角度看,此法还不是理想的方法,加氢压力高隐藏着危险性。 ,
现有技术《精细化工》,1997, 14, 56 57报道,对成对电解合 成工艺改进,在阳极室,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收率高于70%, 在阴极室,顺丁烯二酸电还原合成丁二酸,收率可达85%。这种隔离 膜法由于所使用的离子交换膜在性能上难以满足有机合成的需要,性 价比低,所以,逐渐由无隔膜电合成法代替。
现有技术马淳安著"有机电化学合成导论"第12章"有机电合 成工业与应用,"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2月第二次印刷,第363 页指出丁二酸的无隔膜电合成以铅基二氧化铅为阳极,以不锈钢为 阴极,以1 mol L—i的硫酸为支持电解质,顺丁烯二酸的浓度为1. 5 mol,L—\在60 70'C的温度下进行电解;流出电解槽的电解液冷却 到室温后即可析出丁二酸晶体,再经过滤、干燥得到产品。丁二酸收 率高于80%,总电流效率大于70%,此法还需进一步提高得率和总电 流效率。
发明内容
电合成法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例如,成本及设备投资很低, 常温、常压下便可反应,容易控制副反应,能制得高纯度丁二酸以及 母液可以循环使用,并且三废污染低等,人们把它称为环境友好型技 术,绿色合成工程。本发明者们综合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特别围绕 对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方法加以改进研究,经过专门实验试验本发明对初始原料组成、电解槽结构、电极材料组成以及反应参 数控制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以提高得率 和总电流效率为发明的目的。
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包括把顺丁烯二酸酐溶解
于水中配制成顺丁烯二酸含量为15 30重量%的水溶液,继之与硫酸 含量为3 5重量%母液混合,最终配制成顺丁烯二酸浓度为10 20 重量%的溶液,此溶液加到直流电压为140 160V的复极式板框式电 解槽中进行顺丁烯二酸的加氢还原反应,电解温度控制在60 70°C, 通电时间5 6小时,电解终止时电流为800A,电解终了时,趁热过 滤除去机械杂质,送入搅拌结晶釜中冷却结晶7小时,当液温不高于 冷却水温2'C时进行过滤、干燥得产品,得率(以顺丁烯二酸为基础 计算)99.6 99. 8%,总电流效率96 98%。
本发明所用的电解槽为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电解槽选用聚丙烯 塑料板材塑焊组合而成,每个槽子有4 10个单元电解室组成,每单 元电解室由聚丙烯塑料板隔开;电解槽的电极使用双极连接,两端的 两块端部电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每块电极板的正、反面 分别为阳、阴两极,电极板与板框式电解槽底部之间有供电解液流通 的通道,电源加在两端电极上的总电压为各对电极间电压降的总和。
电解槽电极选用铅基镉、锑、银合金为阴、阳极电极材料,合金 重量%组成为铅为94. 9、镉为2.5、锑为2.5、银为0. 1。
按照本发明实施制备丁二酸,其得率为99. 6 99. 8%,产品纯度为99.5 99.8%,总电流效率为96 98%,过滤母液回收套用,基本 做到三废零排放。


图1是本发明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2-电极板,3-端部电极 板,4-电解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特举例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00kg25重量%顺丁烯二酸水溶液与硫酸浓度为4重量%的母液 60kg混合,配制成15重量%的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含硫酸2. 4kg), 加到直流电压为150 V的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中进行顺丁烯二酸的加 氢还原反应,电解温度控制65'C,通电5.5小时,待电流值达800A 时,关闭电解电源,趁热过滤,除去机械杂质,送入搅拌结晶釜中冷 却结晶7小时,当液温不高于冷却水温2'C时,过滤、洗涤干燥得丁 二酸25. 3kg,得率为99. 7%,纯度为99. 6%,总电流效率为97%。
上述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l]选用聚丙烯塑料板塑焊组合而成, 每个槽子有6个单元电解室组成,每单元电解室由聚丙烯塑板隔开; 电解槽的电极使用双极式连接,两端的两块端部电极板[3]分别接到 电源的正、负极上,每块电极板[2]的正、反面分别为阳、阴两极, 电极板[2]与板框式电解槽的底部之间有供电解液[4]流通的通道,电源加在两端电极上的总电压为各对电极间电压降的总和。
实施例2
除加入100kg30重量%顺丁烯二酸水溶液与硫酸浓度3重量%的母 液67kg,配制成20重量%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含硫酸2kg),直流电 压160V,电解温度60'C,通电5小时外,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 完全一样,结果得丁二酸25. 3kg,得率为99.6%,纯度为99.8%,总 电流效率98%。
实施例3
除加入100kgl5重量%顺丁烯二酸水溶液与硫酸浓度5重量%的母 液67kg,配制10重量%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含硫酸3.4kg),直流电 压140V,电解温度70°C,通电6小时外,其它工艺步骤和实施例1 完全一样,结果得丁二酸25. 35kg,得率为99. 8%,纯度为99. 5%, 总电流效率为96%。
权利要求
1、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顺丁烯二酸酐溶解于水中配制成顺丁烯二酸含量为15~30重量%的水溶液,继之与硫酸含量为3~5重量%母液混合,最终配制成顺丁烯二酸浓度为10~20重量%的溶液,输送至直流电压为140~160V的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中进行顺丁烯二酸的加氢还原反应,电解温度控制在60~70℃,通电时间5~6小时,电解终止时,电流为800A,电解终了时,趁热过滤,除去机械杂质,送入搅拌结晶釜中,冷却结晶7小时,当液温不高于冷却水温2℃时,过滤、干燥得产品,以顺丁烯二酸为基础计算,产品得率为99.6~99.8%,产品纯度99.5~99.8%,总电流效率为96~9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为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电解槽选用聚丙烯 塑料板材塑焊组合而成,每个槽子有4 10个单元电解室组成,每单 元电解室由聚丙烯塑料板隔开;电解槽的电极使用双极式连接,两端 的两块端部电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每块电极板的正、反 面分别为阳、阴两极,电极板与板框式电解槽底部之间有供电解液流 通的通道,电源加在两端电极上的总电压为各对电极间电压降的总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电极选用铅基镉、锑、银合金为阴阳极电极 材料,合金重量%组成为铅为94. 9、镉为2.5、锑为2.5、银为0. 1。
全文摘要
有机无隔膜配对电合成丁二酸的初始原料为顺丁烯二酸酐,将其溶解于水中配制成顺丁烯二酸含量为15~30重量%的水溶液,继之与硫酸含量为3~5重量%的母液混合,结果配制成顺丁烯二酸浓度为10~20重量%的溶液,盛入直流电压为140~160V的复极式板框式电解槽中进行顺丁烯二酸的加氢还原反应,电解温度为60~70℃,通电时间为5~6小时,电解终止时电流为800A,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得率99.6~99.8%,产品纯度99.5~99.8%,总电流效率96~98%。
文档编号C25B3/00GK101423953SQ200710047530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9日
发明者申 吕, 程 吕 申请人:上海申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