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77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局部电镀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局部电镀槽。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镀槽在电镀时,会将器件所有表面都电镀上贵重金属银或金,成本很高, 其实该器件许多部位不需要电镀,这样就造成很大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浪费贵重金属银或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局部电镀槽,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设计制造一种局部电镀槽,包括一外壳;至少一承件船,所述承件船有至少一边的立帮;所述立帮上镶嵌有导电金属条;所述承件船有不透水的船舱;所述至少一承件船置于外壳内。 所述承件船的底部连接配重体。所述两个以上的承件船并排连接后置于外壳内。所述立帮上的插入待镀元件的位置为一个以上。所述外壳内注入电镀液的液面位置为刚没过待镀元件的电镀区。在每次电镀待镀元件的数量不一样时,调节配重体的重量,使电镀液的液面位置刚好没过待镀元件的电镀区。导电金属条用于连接电镀电极,它还与待镀元件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电镀槽可以大大降低电镀成本,局部镀银成本仅占原来全部电镀成本的1/8。由于减少电镀量,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电镀槽中的待镀元件插入立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电镀槽中一个承件船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的描述设计制造一种局部电镀槽如图1、图2所示。所述局部电镀槽包括[0024]一外壳 11;至少一承件船1,所述承件船1有至少一边的立帮2 ;所述立帮2上镶嵌有导电金属条31 ;所述承件船1有不透水的船舱4 ;所述至少一承件船1置于外壳11内。所述承件船1的底部连接配重体7。所述两个以上的承件船1并排连接后置于外壳11内。所述立帮2上的插入待镀元件8的位置为一个以上。所述外壳11内注入电镀液的液面位置9为刚没过待镀元件8的电镀区81。在每次电镀待镀元件的数量不一样时,调节配重体7的重量,调节的方法或是用比重不同的材料,或是增减配重体7的多少来达到目的,从而使电镀液的液面位置刚好没过待镀元件的电镀区为佳。导电金属条31或是导电金属条32设置于各自一边的立帮,用于连接电镀电极,它还与待镀元件8电连接。关于电镀的其他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电镀槽可以大大降低电镀成本,局部镀银成本仅占原来全部电镀成本的1/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局部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外壳(11);至少一承件船(ι),所述承件船(1)有至少一边的立帮(2 ); 所述立帮(2)上镶嵌有导电金属条(31); 所述承件船(1)有不透水的船舱(4); 所述至少一承件船(1)置于外壳(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件船(1)的底部连接配重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承件船(1)并排连接后置于外壳(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帮(2)上的插入待镀元件(8)的位置为一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碰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内注入电镀液的液面位置(9)为刚没过待镀元件(8)的电镀区(8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电镀槽,包括外壳;至少一承件船,所述承件船有至少一边的立帮;所述立帮上镶嵌有导电金属条;所述至少一承件船置于外壳内,所述承件船的底部连接配重体。所述外壳内注入电镀液的液面位置为刚没过待镀元件的电镀区。在每次电镀待镀元件的数量不一样时,调节配重体的重量,使电镀液的液面位置刚好没过待镀元件的电镀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电镀槽可以大大降低电镀成本,局部镀银成本仅占原来全部电镀成本的1/8。
文档编号C25D5/02GK202297812SQ2011204836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万静, 宋连辉, 汤守利 申请人:意拉德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