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50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掘进机,简称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在施工时,需要靠管片搬运装置来运送管片。现有技术中,管片搬运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桁架上,该桁架一般为工字钢,管片搬运装置包括位于搭接在工字钢下翼缘上的滚轮、位于工字钢下方并与工字钢相抵紧的链条、与链条相啮合的链轮、驱动链轮转动的电机。通过链条滚动与工字钢之间的摩擦力推动整个管片搬运装置移动。滚轮与工字钢下翼缘之间为滚动摩擦,由于工字钢的规格型号,尺寸也有所不同,工字钢与滚轮之间会产生干涉,因此需要更换与之相配 合的不同尺寸的滚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它包括位于管片搬运装置两侧的端板、连接在其中一侧端板上的电机、与端板相转动连接并由电机驱动转动的链轮、与链轮相啮合的位于工字钢下方并与工字钢相抵紧的链条,端板上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包括与端板相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本体和与第一本体相固定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搭接在工字钢上的滚轮。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轴端盖,轴端盖上设置有多个沿以第一本体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圆周均分布的第一螺栓孔,端板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螺栓孔所在圆周平均分布并与第一螺栓孔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的数量为第一螺栓孔数量的二倍,轴端盖与端板通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相连接。优选地,轴端盖包括与第一本体相连接的第一盖板和与端板相连接的第二盖板,第一螺栓孔设置在第二盖板上。更优地,端板上设置有滚轮轴孔,第一本体穿过该滚轮轴孔与轴端盖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本体与滚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更进一步地,端板上设置有链轮轴,链轮轴与端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链轮与链轮轴之间相键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将滚轮轴设置为偏心轴,并通过轴端盖上的第一螺栓孔与端板上的第二螺栓孔相配合,调整第二本体与链条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滚轮与链条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字钢,防止工字钢与滚轮之间出现干涉,不需要更换滚轮。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正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A-A面剖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端盖A— A面剖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端盖的后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的滚轮轴的正视图。图中标号为I、工字钢;2、端盖;21、第二螺栓孔;22、滚轮轴孔;23、链轮轴孔;24、吊具;3、电机;4、链轮轴;41、第二轴承;5、链轮;6、链条;7、滚轮轴;71、第一本体;72、第二本体;73、·第一轴承;8、滚轮;9、轴端盖;91、第一盖板;92、第二盖板;93、第一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从附图I至附图5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它包括位于管片搬运装置两侧的端板2、连接在端板2上的电机3、与端板2相转动连接并由电机3驱动转动的链轮5、与链轮5相啮合的位于工字钢I下方并与工字钢I相抵紧的链条6,端板2上设置有滚轮轴7,滚轮轴7包括与端板2相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本体71和与第一本体71相固定的第二本体72,第一本体71与第二本体72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本体72上转动连接有搭接在工字钢I下翼缘上的滚轮8。管片搬运装置还包括位于两侧端板2之间的多个连接轴,每个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端板2相固定,确保两侧端板2平面平行。在端板2的下方连接有吊运管片的吊具24。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端板2上设置有链轮轴孔23,链轮轴4通过链轮轴孔23与端板2相转动连接,链轮轴4与端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41,链轮5与链轮轴4之间相键连接。由此,电机3驱动链轮轴4带动链轮5转动,从而带动链条6滚动,链条6滚动时与工字钢I之间的摩擦力推动整个管片搬运装置前进。端板2上设置有滚轮轴7,参照附图5,滚轮轴7包括与端板2相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本体71和与第一本体71相固定的第二本体72,第一本体71与第二本体72的轴心线相平行。参照附图2,端板2上开设有滚轮轴孔22,第一本体71穿过该滚轮轴孔22并且可转动地位于该滚轮轴孔22内,第一本体71伸出端板2的端部与轴端盖9相连接;第二本体72上转动连接有与工字钢I相接触的滚轮8,第二本体72与滚轮8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73。轴端盖9包括与第一本体71相连接的第一盖板91和与端板2相连接的第二盖板92。如附图2所示,第一盖板91与第一本体71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第二盖板92上开设有多个沿以第一本体71轴心线为中心线的圆周平均分布的第一螺栓孔93,端板2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螺栓孔93所在圆周平均分布并与第一螺栓孔93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21,第二螺栓孔21的数量为第一螺栓孔93数量的二倍,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93和第二螺栓孔21将轴端盖9与端板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孔93为8个,第二螺栓孔21为16个,通过旋转轴端盖9,即旋转第一本体71,调节轴端盖9与端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滚轮8有8中不同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字钢防止出现工字钢I与滚轮8之间出现干涉现象。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管片搬运装置两侧的端板(2)、连接在其中一侧所述端板(2)上的电机(3)、与所述端板(2)相转动连接并由所述电机(3)驱动转动的链轮(5)、与所述链轮(5)相啮合的位于工字钢(I)下方并与所述工字钢(I)相抵紧的链条(6),所述的端板(2)上设置有滚轮轴(7),所述的滚轮轴(7)包括与所述端板(2)相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本体(71)和与所述第一本体(71)相固定的第二本体(72),所述第一本体(71)与第二本体(72)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第二本体(72)上转动连接有搭接在所述工字钢(I)上的滚轮(8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71)的一端连接有轴端盖(9),所述的轴端盖(9)上设置有多个沿以第一本体(71)轴心线 为中心线的圆周平均分布的第一螺栓孔(93),所述的端板(2)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螺栓孔(93)所在圆周平均分布并与第一螺栓孔(93)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21),所述第二螺栓孔(21)的数量为第一螺栓孔(93)数量的二倍,所述轴端盖(9)与端板(2)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93)和第二螺栓孔(2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端盖(9)包括与第一本体(71)相连接的第一盖板(91)和与端板(2)相连接的第二盖板(92),所述的第一螺栓孔(93)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9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板(2)上设置有滚轮轴孔(22),所述的第一本体(71)可转动地穿过该滚轮轴孔(22)与轴端盖(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72)与滚轮(8)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7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板(2)上设置有链轮轴(4),所述的链轮轴(4)与端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41 ),所述的链轮(5 )与链轮轴(4 )之间相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它包括位于管片搬运装置两侧的端板、连接在其中一侧端板上的电机、与端板相转动连接并由电机驱动转动的链轮、与链轮相啮合的位于工字钢下方并与工字钢相抵紧的链条,端板上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包括与端板相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本体和与第一本体相固定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搭接在工字钢上的滚轮。本实用新型用于盾构机的管片搬运装置,将滚轮轴设置为偏心轴,旋转第一本体,即可调整第二本体与链条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滚轮与链条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字钢,防止工字钢与滚轮之间出现干涉,不需要更换滚轮。
文档编号E21D9/06GK202500583SQ20122009643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乔培新, 周龙生, 熊志敏, 陈光辉 申请人: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