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8523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包括油箱、转向泵、流量优先阀、转向器和转向油缸;在转向器反馈油液至流量优先阀控制腔的油路中设有反馈压力补偿系统;的馈压力补偿系统主要包括一个补偿阀,补偿阀的P负载油口连接转向器的反馈压力油出口,补偿阀的P油口连接转向泵,补偿阀的P输出油口连接流量优先阀的控制腔。补偿阀可以补偿转向器反馈油液压力的损失,保证流量优先阀的动作精确,进而实现转向油缸动作精确。同时,补偿阀中的阻尼网络有隔压限流、稳定反馈压力的作用,保证转向油缸动作的平稳性和装载机转向时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装载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工程机械,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装载机液压系统主要由工作泵、液压油箱、多路换向阀、转斗油缸、动臂油缸、转向油缸、组合阀块、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优先阀、转向泵、流量信号阀、流量转换控制阀和第三液压泵等液压元器件组成。随着工程机械的精准化、平稳化、快速化和绿色化的推进,对于转载机转向系统的动作精准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控制装载机转向油缸的流量优先阀具有很高的响应精度。
[0003]现有的专利主要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转载机液压系统”。
[0004]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泵、优先阀、工作泵和多路阀,所述转向泵的出油口与所述优先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优先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所述工作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多路阀的进油口连接,其中,所述工作泵为变量泵。该液压系统可以根据工作状况相应地调节工作泵的排量,使得工作泵的流量与液压系统所需的流量相适应,从而该液压系统节约了能量,降低了成本。
[0005]“装载机液压系统”中公布了一种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其中包含了流量优先阀,转向器等液压元器件,同时公布了液压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及反馈方式,但是此技术存在不足之处:专利中提及到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同时指出了流量优先阀的控制方式为液控式先导阀,但是对反馈油液的调节方式、反馈压力稳定的方式以及反馈油液压力损失的具体解决措施并没有给出,系统中也没有给予考虑,其不能够保证流量优先阀的控制的稳定性,从而很难保证转向能力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对流量优先阀的反馈压力进行补偿,从而能够实现优先阀的精确动作,进而实现对转向液压缸的精确控制。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泵、由所述转向泵供油的流量优先阀、由所述流量优先阀供油并通过反馈压力控制流量优先阀的转向器和由转向器控制的转向油缸;
[0008]在所述转向器反馈油液至流量优先阀控制腔的油路中设有反馈压力补偿系统;所述的馈压力补偿系统主要包括一个补偿阀,补偿阀包括阀体和配合安装在阀体中、能左右移动的阀芯;在所述阀体上开有连通阀芯的P油口和P输出油口,阀芯上开有一圈沉槽,所述的P油口和P输出油口通过阀芯沉槽连通;在所述阀芯右端与阀体之间设有控制腔,在阀芯右端与阀体之间固定有弹簧,在阀体上还设有连通控制腔的P负载油口 ;当阀芯左右移动时,P油口和P输出油口与阀芯沉槽之间的间隙随之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流量;
[0009]补偿阀的P负载油口连接转向器的反馈压力油出口,补偿阀的P油口连接转向泵,补偿阀的P输出油口连接流量优先阀的控制腔。
[0010]其进一步是:所述的阀芯呈圆柱形,阀芯通过固定在阀体上的两个端盖密封在阀体内。
[0011 ] 所述阀体上开有一连通P输出油口的T油口,T油口内设有阻尼,T油口连接油箱。
[0012]所述T油口至P输出油口之间的油道开设在左侧端盖和阀芯上,阀芯左端与左侧端盖之间留有间隙;阻尼设在左侧端盖中。
[0013]阀芯右侧的作用力主要来自转向器的反馈油压与弹簧力,左侧的作用力来自P输出油口的油压,阀芯在这三个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平衡。同时阀芯左腔的压力油在经过阻尼流回T 口,起到旁通节流的作用,可以实现P输出油口输出压力的稳定。
[0014]流量优先阀的左端的控制压力取补偿阀P输出油口端得压力,此压力取自转向器的反馈压力,同时反馈压力补偿系统可以将此信号进行放大,补偿反馈压力在管路中的损失。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补偿阀可以将转向器反馈压力增加到一定的数值,补偿油液在由转向器到流量优先阀控制端的压力损失,从而保证流量优先阀的动作精确,进实现转向油缸动作精确。同时,在反馈压力补偿系统中设置阻尼网络,可以起到隔压限流、稳定反馈压力的作用,稳定流量优先阀的控制压力,从而保证转向油缸动作的平稳性和装载机转向时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0017]图2是补偿阀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转向泵;2、流量优先阀;3、转向器;4、补偿阀;5、转向油缸;6、端盖;7、弹簧;8、阀体;9、阀芯;10、阻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先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泵1、由所述转向泵I供油的流量优先阀2、由所述流量优先阀2供油并通过反馈压力控制流量优先阀2的转向器3和由转向器3控制的转向油缸5 ;在转向器3反馈油液至流量优先阀2控制腔的油路中设有反馈压力补偿系统。
[0021]馈压力补偿系统主要包括一个补偿阀4,如图2所示,圆柱形的阀芯9配合安装在阀体8中并能左右移动,两个端盖6密封在阀芯9的两端,在阀芯9两端与阀体8都设有油腔;阀芯9右端与阀体8之间固定有弹簧7,弹簧7位于阀芯9右端的油腔内,在阀体8上开一个连通有连通阀芯9右端油腔的P负载油口 ;阀体8上开有连通阀芯9的P油口和P输出油口,阀芯9上开有一圈沉槽,P油口和P输出油口通过阀芯9沉槽连通,当阀芯9左右移动时,P油口和P输出油口与阀芯9沉槽之间的间隙随之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流量;阀体8上开有一连通P输出油口的T油口,T油口至P输出油口之间的油道开设在左侧端盖6和阀芯9上,这个有道穿过阀芯9左端油腔,在T油口内设有阻尼10,阻尼10位于左侧端盖6中。补偿阀4的P负载油口连接转向器3的反馈压力油出口,补偿阀4的P油口连接转向泵1,补偿阀4的P输出油口连接流量优先阀2的控制腔,T油口连接油箱。
[0022]补偿阀4能够补偿转向器3反馈油液压力在管路中的损失,进而保证转向动作的精确性;在转向系统中设置补偿阀4,使系统流量不受工作负载的影响,从而提高转向系统的控制精度,保证装载机转向平顺性;在反馈端设置隔振限流的阻尼,对反馈压力进行调节,能够消除反馈压力的冲击,保证流量优先阀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保证转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包括油箱、转向泵(I)、由所述转向泵(I)供油的流量优先阀(2)、由所述流量优先阀(2)供油并通过反馈压力控制流量优先阀(2)的转向器(3)和由转向器(3)控制的转向油缸(5);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向器(3)反馈油液至流量优先阀(2)控制腔的油路中设有反馈压力补偿系统;所述的反馈压力补偿系统主要包括一个补偿阀(4),补偿阀(4)包括阀体(8)和配合安装在阀体(8)中、能左右移动的阀芯(9);在所述阀体(8)上开有连通阀芯(9)的P油口和P输出油口,阀芯(9)上开有一圈沉槽,所述的P油口和P输出油口通过阀芯(9)沉槽连通;在所述阀芯(9)右端与阀体(8)之间设有控制腔,在阀芯(9)右端与阀体(8)之间固定有弹簧(7),在阀体(8)上还设有连通控制腔的P负载油口 ;当阀芯(9)左右移动时,P油口和P输出油口与阀芯(9)沉槽之间的间隙随之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流量; 补偿阀(4)的P负载油口连接转向器(3)的反馈压力油出口,补偿阀(4)的P油口连接转向泵(1),补偿阀(4)的P输出油口连接流量优先阀(2)的控制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9)呈圆柱形,阀芯(9)通过固定在阀体(8)上的两个端盖(6)密封在阀体(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8)上开有一连通P输出油口的T油口,T油口内设有阻尼(10),T油口连接油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装载机反馈压力控制阀及液压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油口至P输出油口之间的油道开设在左侧端盖(6)和阀芯(9)上,阀芯(9)左端与左侧端盖(6 )之间留有间隙;阻尼(10 )设在左侧端盖(6 )中。
【文档编号】E02F9/22GK204040098SQ20142041138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刘帮才, 张洪波, 李明生, 张强 申请人: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