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部巷道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14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深部巷道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其包括用于放置在巷道底板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置有带有腔体的下部支柱,下部支柱之腔体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上方的下部支柱之腔体内设置有上部支柱,上部支柱下端与挡板上方的下部支柱之腔体形成升降腔,升降腔一侧设置有乳化液注液口,乳化液注液口上设置有三用阀体,上部支柱与下部支柱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上部支柱上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巷道顶板的上承压板;下部支柱下端设置有下注浆口,上部支柱上端设置有上注浆口;巷旁支护装置为一体式结构;该巷旁支护装置与采空区之间设置有由吊挂铁丝网与橡胶组成的隔离挡风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机构包括用于连接上部支柱与下部支柱的密封盖体,密封盖体上部设置有防尘圈,防尘圈下方的密封盖体设置有上导向环,密封盖体与下部支柱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下方的密封盖体与下部支柱之间设置有连接钢丝,上部支柱下部位于升降腔内,上部支柱下端设置有下导向环,通过上导向环与下导向环,上部支柱能在升降腔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支柱、下部支柱均为无缝钢管,下部支柱直径大于上部支柱,上部支柱、下部支柱的壁厚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由四个侧护钢板与下承压板构成,四个侧护钢板呈三角形将下部支柱与下承压板连接在一起。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的支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预留巷道的断面参数及受力状况,进行支柱整体设计,包括上、下部支柱长度、钢管管径及厚度、升降腔的让压空间、泄压阈值压力、充填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完成后将巷旁支护装置在地面加工制作,然后运至井下预留巷道内;

步骤二,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来安装巷旁支护装置,巷旁支护装置紧贴采空区的隔离挡风帘,相邻巷旁支护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

步骤三,安装巷旁支护装置前,首先紧靠采空区安设隔离挡风帘,将吊挂铁丝网由顶部锚杆和底部螺栓固定,橡胶制挡风帘由扎丝与铁丝网捆扎紧实;

步骤四,安装巷旁支护装置时,首先架设下部支柱、上部支柱,然后使用注液枪通过三用阀体向升降腔内注入乳化液,使上部支柱上升,并使上承压板逐渐接近巷道顶板,持续注液直至达到设计的初撑力;

步骤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通过上注浆口、下注浆口向对应支柱内注入混凝土浆液,保证混凝土充填密实后,关闭注浆口,直至整个巷道支护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具体的:先将每个巷旁支护装置的升降腔内注入预定的乳化液,达到初撑力,然后再向每个对应支柱内依次注入混凝土浆液,待上述工序结束后,完成一个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五具体的为:每个循环工序完成后,进入下一个循环,进行采空区的隔离挡风帘的安装以及巷旁支护装置安装、注液、注浆的工序,直至整个巷道支护完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