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157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作业过程中,封隔器是十分常用的设备,其性能对分层开采、分层注水、酸化压裂等操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二氧化碳驱注入井来说,封隔器除了承受轴向的压差载荷外,还受到二氧化碳的腐蚀作用。由于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封隔器处通常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溶解性,这将加剧对封隔器胶筒的腐烛作用,而腐蚀后的封隔器胶筒整体变软,从而导致难以从安装位置处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筒本体、设置在胶筒本体一端的金属盘根、设置在胶筒本体另一端的胶筒下盘根,所述胶筒下盘根与胶筒本体一体成型,所述胶筒本体的外壁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沿胶筒本体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凹槽内设有胶筒隔环,所述胶筒本体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数圈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卡槽,所述金属盘根与胶筒本体旋合连接,所述金属盘根的末端设有一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连接壳、与金属盘根 旋合连接的连接壳,所述外壳与金属盘根的末端旋合连接,所述连接壳整体呈圆台形,其内具有空腔,所述连接壳的端面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与连接壳同轴设置的伸缩杆,位于连接壳外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止档部,所述止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位于连接壳内的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的空腔内设有至少两个提拉头,所述提拉头整体呈半圆台形,所述提拉头的半圆端面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圆弧端面与连接壳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提拉头的一个端点与连接壳的内侧壁铰接,至少两个所述提拉头之间安装夹角为180°,所述提拉头的另一端点处设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垂直于提拉头的直径端面设置,且所述定位头上设有垂直于定位头设置的插头,所述插头朝向所述提拉头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的端面上设有用以供提拉头通过的长槽,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以与定位头配合卡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截面整体呈反置的L字形。

优选的,所述提拉头采用橡胶制作,其表面为摩擦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在金属盘根的末端设提拉装置,提拉装置包括与金属盘根旋合连接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连接壳,连接壳的端面上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与连接壳同轴设置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设止档部,另一端与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止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外径,连接壳的空腔内设有至少两个提拉头,提拉头的一个端点与连接壳的内侧壁铰接,提拉头的另一端点处设有定位头,定位头上设有垂直于定位头设置的插头,外壳的端面上设有用以供提拉头通过的长槽,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以与定位头配合卡接的卡口,卡口的截面整体呈反置的L字形,当将封隔器胶筒取出的时候,在金属盘根上旋合提拉装置,并在旋合之前打开提拉头,使提拉装置的连接壳通过伸缩杆伸入胶筒本体的内部,通过将提拉头卡在环形卡槽上,并使定位头卡在卡口内,这样提拉伸缩杆的止挡部,并通过外壳对连接壳支撑杆的支撑,使连接壳与胶筒本体卡接,从而利用提拉 伸缩杆和连接壳的作用而将胶筒本体从安装位处取出,或者对伸缩杆施加倾斜的力,使提拉头与环形卡槽卡接,从而倾斜着将胶筒本体拉出,当不需要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提拉头收合,并将其与金属盘根连接在一起,使胶筒本体在刚刚生成完毕而没有安装使用的时候,能配套售卖,配套使用,避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降低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拉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胶筒本体10;金属盘根101;胶筒下盘根102;凹槽103;隔环104;环形卡槽105;提拉装置20;外壳201;连接壳202;空腔203;通孔204;伸缩杆205;止档部206;提拉头207;定位头208;插头209;长槽210;卡口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二氧化碳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筒本体10、设置在胶筒本体10一端的金属盘根101、设置在胶筒本体10另一端的胶筒下盘根102,所述胶筒下盘根102与胶筒本体10一体成型,所述胶筒本体10的外壁设有环形的凹槽103,所述凹槽103沿胶筒本体10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凹槽103内设有胶筒隔环104,所述胶筒本体10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数圈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卡槽105,所述金属盘根101与胶筒本体10旋合连接,所述金属盘根101的末端设有一提拉装置20, 所述提拉装置20包括外壳201、设置在外壳201内的连接壳202、与金属盘根101旋合连接的连接壳202,所述外壳201与金属盘根101的末端旋合连接,所述连接壳202整体呈圆台形,其内具有空腔203,所述连接壳202的端面上设有一通孔204,所述通孔204内设有一与连接壳202同轴设置的伸缩杆205,位于连接壳202外的所述伸缩杆205的一端设有止档部206,所述止档部206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204的外径,位于连接壳202内的所述伸缩杆205的另一端与连接壳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202的空腔203内设有至少两个提拉头207,所述提拉头207整体呈半圆台形,所述提拉头207的半圆端面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圆弧端面与连接壳202的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提拉头207的一个端点与连接壳202的内侧壁铰接,至少两个所述提拉头207之间安装夹角为180°,所述提拉头207的另一端点处设有定位头208,所述定位头208垂直于提拉头207的直径端面设置,且所述定位头208上设有垂直于定位头208设置的插头209,所述插头209朝向所述提拉头207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201的端面上设有用以供提拉头207通过的长槽210,所述外壳201的底部设有用以与定位头208配合卡接的卡口30,所述卡口30的截面整体呈反置的L字形。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提拉头207采用橡胶制作,其表面为摩擦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