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CO2液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4349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油田生产的CO2加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CO2液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三次采油工程中,需要采用高压泵把液态CO2注入油层,使原油稀释,地层增压,达到增产原油的目的。但商品液态CO2的温度为-30℃,如直接注入井下,遇水后会产生冰冻,进而造成井眼和地层冻堵,因此需要在注入前把液态CO2的温度升高至0℃以上。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CO2管道外缠绕电热带的方式对CO2进行加热,然而,电热带产生的热量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散发到空气中,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采用电热带进行加热时加热效率比较低,能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CO2液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CO2液电加热装置,包括主通道和电加热器,所述的电加热器由杆状或管状的电热元件制成,电加热器位于主通道的内部,电加热器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90°的弯折段,弯折段穿过主通道的侧壁并与主通道焊接相连,电加热器共有两个,两个电加热器在主通道的内壁上相对于主通道的轴线对称分布,在主通道的外部,其中一个电加热器两端的两个弯折段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力继电器连接,另一个电加热器不接电备用,电力继电器的供电接线端与市电连接,电力继电器的控制接线端与一温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主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通过导线与温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主通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接头,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主通道上,接头上设置有符合通用标准的油管外螺纹。连接测温元件和温控器的导线从主通道的侧壁穿过,并且,穿线处采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管内电加热的加热形式,与采用电热带的管外加热形式相比,具有加热效率高、能耗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管外螺纹,2-接头,3-主通道,4-电加热器,5-测温元件,6-温控器,7-电力继电器,8-弯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主通道3和电加热器4,液态的CO2流经电加热器2的表面时发生热交换,达到加热CO2的目的。

所述的电加热器4由杆状或管状的电热元件制成,电加热器4位于主通道3的内部。

电加热器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90°的弯折段8,弯折段8穿过主通道3的侧壁并与主通道3焊接相连。将电加热器4的两端从主通道3的侧壁穿出并焊接,不但可有效保证电加热器4与主通道3连接处的承压性能,而且便于外部接线。

电加热器共有两个,两个电加热器4在主通道3的内壁上相对于主通道3的轴线对称分布,在主通道3的外部,其中一个电加热器4两端的两个弯折段8分别通过导线与一电力继电器7连接,另一个电加热器4不接电备用。当一个电加热器4烧损时,可即刻使用备用的电加热器4进行替换,从而有效避免电加热器4损坏对生产的影响。

电力继电器7的供电接线端与市电连接,电力继电器7的控制接线端与一温控器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主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测温元件5,测温元件5通过导线与温控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通过测温元件5对加热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传送给温控器6,通过温控器6可对电加热器4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便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加热需求。另外,通过测温元件5和温控器6的配合,可实现温度的自反馈调节:当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下限时,启动电力继电器7,此时电加热器4处于通电加热状态;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上限时,断开电力继电器7,此时电加热器4处于断电状态。通过上述的自反馈调节过程,可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不但更好地满足不同工况的加热需求,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所述的主通道3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接头2,接头2通过螺纹连接在主通道3上,接头2上设置有符合通用标准的油管外螺纹1。本实用新型自带油管外螺纹1,通过通用的油管接箍即可将本实用新型串联在CO2注入管道中,安装时不需要任何辅助接头,从而保证了易安装性能。

连接测温元件5和温控器6的导线从主通道3的侧壁穿过,并且,由于主通道3内为高压状态,因此穿线处必须采用密封连接,至于密封连接形式,已经是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管内电加热的加热形式,与采用电热带的管外加热形式相比,具有加热效率高、能耗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