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715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管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动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泵。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用于流体输送的工业泵种类繁多,用于输送粘度大、腐蚀性强、含 固体量高的渣浆类流体的软管泵就属于工业泵的范畴。专利号94223444. 8公布了一种软 管泵,该软管泵由泵壳,泵壳一侧面设有端盖,沿泵壳内侧壁设置的软管,位于泵壳内且与 泵壳同心设置的转子,装设在转子外周的压辊和侧导辊组成。压辊固定在转子两侧的铁架 上,侧导辊则一端悬空,一端固接在转子上。侧导辊由导辊轴和导辊套组成,两者间设有铜 套构成滚动配合,其外形呈圆棒状且立置于软管两侧。此种软管泵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在 软管泵工作时,位于软管两侧的侧导辊持续受到软管挤压,由于侧导辊为一端自由、一端固 定的悬臂梁结构,在弯矩作用下,导致侧导辊易在与转子的结合处向外侧弯折,造成侧导辊 套和导辊轴抱死,不转动形成了滑动摩擦,而给软管造成硬性损伤;其次,在实际使用中,侧 导辊轴和转子连接处用的是螺纹连接方式,软管泵在使用过程中必有一侧导辊会松动,松 动侧导辊顶住泵壳,使泵损坏,还有侧导辊内的导辊套和导辊轴之间的铜套在高频率的软 管脉动作用下受力不均,一段时间后就会磨损,磨损后,整个侧导辊套和导辊轴间隙增大, 发出异常噪音,继续工作磨损加快就要整体更换,费用极高,如不换,很快就将软管损伤;最 后,由于软管泵在泵壳两侧面均设置了用于主轴定位的轴承,导致软管泵的拆卸维修不便, 且泵壳上的透视镜片过小,往往不易观察泵内的工作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送效率高、能耗低且使用寿命长的软管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泵,包括泵壳、泵壳一侧 设置的端盖和沿泵壳的周向内壁布置的软管,软管两端伸延至泵壳外部并固定,泵壳内还 设有转子和与转子同心设置的用于驱动转子的主轴,转子外周设有压辊,压辊与泵壳的周 向内壁构成对软管的间歇式挤压配合,转子的外周还设有槽轮,槽轮由转轴支承固定,转轴 两端固设在转子上,转轴、转子与压辊的回转中心平行,槽轮上槽的横截面呈“U”形,槽轮的 “U”形槽的底部弧线与软管外壁的弧面吻合,槽轮的槽口宽度与软管外径吻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槽轮的槽口部对软管实施约束使其复原时,软管挤压 槽轮,由于槽轮与软管间为滚动配合,保证了槽轮的槽内壁在与软管的接触过程中处在一 个均勻磨损的状况下,同时软管给予槽轮的轴向挤压力被槽轮的两侧壁互相抵消,用于支 撑槽轮的转轴与槽轮间无额外的外力及弯矩作用,使转轴与槽轮间的配合状态始终为正常 使用状态,而与之配合的软管也因此始终维持在正常的磨损状态下,磨损轻微,有利于降低 能耗,同时,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增加了软管泵的使用寿命。由于软管能得到及时回复,软 管泵在工作时可维持一个稳定的输出,保证了软管泵的泵送效率和稳定性。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结构的轴向局部剖视图; 图3为槽轮的轴向剖视图4为筋板和连接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筋板和连接块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软管泵,如图1,包括泵壳10、泵壳10 —侧设置的端盖90和沿泵壳10的周向 内壁布置的软管20,软管20两端伸延至泵壳10外部并固定,泵壳10内还设有转子30和与 转子30同心设置的用于驱动转子30的主轴60,转子30外周设有压辊40,压辊40与泵壳 10的周向内壁构成对软管20的间歇式挤压配合,转子30的外周还设有槽轮50,槽轮50由 转轴51支承固定,如图3,转轴51两端固设在转子30上,转轴51、转子30与压辊40的回 转中心平行,槽轮50上槽的横截面呈“U”形,槽轮50的“U”形槽的底部弧线与软管20外 壁的弧面吻合,槽轮50的槽口宽度与软管20外径吻合。当软管泵工作时,依靠槽轮50的 槽的两侧壁保证软管20在槽轮50的轴向方向上形变的回复,再依靠槽轮50的槽底保证软 管20在槽轮50的径向方向上管形的维持。不仅可以依靠槽轮50来对软管20进行有效复 位,而且槽轮50还能对软管20进行可靠约束,同时槽轮50本身的槽形结构又能有效抵消 软管20施于槽轮50的轴向挤压力,保证了槽轮50和软管20始终处于正常的使用及磨损 状态下,有利于降低能耗,保证软管泵的使用效率以及延长软管泵的使用寿命。转子30包括筋板31和位于筋板31端部两侧的框板32,压辊40设在筋板31的端 部,框板32轴向平行设置两块,其形状呈半月形,且两端部分别与筋板31的两端部固定,槽 轮50设在两块框板32之间,从而更易于各部件的拆卸及装配,同时采用框架式结构也减轻 了转子30的重量。为使槽轮50的运转更加灵敏,提高其使用寿命,槽轮50与转轴51间连接有轴承 52,当然,也可在转轴51与框板32的连接处设置轴承,也能达到相同目的。为使槽轮50的工作效率提高和及时约束软管20使其回复,槽轮50设为4个,槽 轮50的转轴5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并对称布置。同时,槽轮50两两分布于筋板31端部两 侧的框板32上,从而更好的达到了扶持并回复软管20的目的。进一步的,筋板31两侧的框板32上的两个槽轮50间隔60°,使其更有利于转子 30的运作和软管20的回复。为更好的利用泵壳10内部空间,泵壳10在相对于端盖90的另一侧面设有用于支 承主轴60的环状凸起11,所述的环状凸起11向端盖90方向延伸至接近于泵壳10内的中 部并沿其轴线设有供主轴60穿过的通孔,主轴60与环状凸起11的内孔壁间设有轴承。如 图2,由于主轴60与泵壳10间的配合状态构成了悬臂梁结构,为克服软管20经转子30施 于主轴60的力矩,所以设置环状凸起11,环状凸起11即为轴承座,在保证转子30的轮毂与 主轴60之间正常配合以及软管泵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转子30的轮毂与环状凸起11间的距 离应尽可能的短,以防止主轴60在弯矩作用下产生形变。为增加环状凸起11的强度,可在 环状凸起11的外周壁上设置与泵壳相连的加强肋。由于端盖90不再需要支承主轴60,可以将端盖90上的透视镜片设置的更大以及开设的位置可以方便选择,这样工作人员可更 清楚的随时观察软管泵的内部工作情况。进一步的,筋板31端部与压辊40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压辊连接板70,压辊40的转 轴两端固设在压辊连接板70上,压辊连接板70其实也可看作一个轴承座,压辊连接板70 与筋板31间由螺栓固定,也可通过焊接连接。为保证筋板31与压辊连接板70和框板32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和在保证其强度下 减轻重量,筋板31两端设有用于固接压辊连接板70和框板32的连接块80,如图4和图5 所示,连接块80的轴向长度大于筋板31的最大轴向长度。为进一步减轻转子重量,筋板31的轴向截面呈“工”字形,同时,为增加转子30本 身的强度,筋板31上设置有加强筋311,所述的加强筋311与筋板31垂直布置。
权利要求
一种软管泵,包括泵壳(10)、泵壳(10)一侧设置的端盖(90)和沿泵壳(10)的周向内壁布置的软管(20),软管(20)两端伸延至泵壳(10)外部并固定,泵壳(10)内还设有转子(30)和与转子(30)同心设置的用于驱动转子(30)的主轴(60),所述的转子(30)外周设有压辊(40),压辊(40)与泵壳(10)的周向内壁构成对软管(20)的间歇式挤压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30)的外周还设有槽轮(50),所述的槽轮(50)由转轴(51)支承固定,所述的转轴(51)两端固设在转子(30)上,所述的转轴(51)、转子(30)与压辊(40)的回转中心平行,所述的槽轮(50)上槽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的槽轮(50)的“U”形槽的底部弧线与软管(20)外壁的弧面吻合,所述的槽轮(50)的槽口宽度与软管(20)外径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30)包括筋板(31)和位于 筋板(31)端部两侧的框板(32),所述的压辊(40)设在筋板(31)的端部,所述的框板(32) 轴向平行设置两块,槽轮(50 )设在两块框板(32 )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轮(50)与转轴(51)间连接有 轴承(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轮(50)为4个,所述的槽轮 (50)的转轴(51)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且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轮(50)两两分布于 筋板(31)端部两侧的框板(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板(31)两侧的框板(32)上的 两槽轮(50)间隔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10)在相对于端盖(90)的 另一侧面设有用于支承主轴(60)的环状凸起(11),所述的环状凸起(11)向端盖(90)方向 延伸并沿其轴线方向设供主轴(60)穿过的通孔,所述的主轴(60)与环状凸起(11)间设有 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板(31)端部与压辊(40)间设 有连接两者的压辊连接板(70),所述的压辊(40)的转轴两端固设在压辊连接板(70)上,所 述的压辊连接板(70)与筋板(31)间由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板(31)两端设有用于 固接压辊连接板(70)和框板(32)的连接块(80),所述的连接块(80)的轴向长度大于筋板(31)的最大轴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板(31)的轴向截面呈 “工”字形,所述的筋板(31)上设置有加强筋(311),所述的加强筋(311)与筋板(31)垂直 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蠕动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泵。本发明包括泵壳、泵壳一侧设置的端盖和沿泵壳的周向内壁布置的软管,软管两端伸延至泵壳外部并固定,泵壳内还设有转子和与转子同心设置的用于驱动转子的主轴,转子外周设有压辊,压辊与泵壳的周向内壁构成对软管的间歇式挤压配合,转子的外周还设有槽轮,槽轮由转轴支承固定,转轴两端固设在转子上,转轴、转子与压辊的回转中心平行,槽轮上槽的横截面呈“U”形,槽轮的“U”形槽的底部弧线与软管外壁的弧面吻合,槽轮的槽口宽度与软管外径吻合。本发明的泵送效率高、能耗低且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B43/08GK101900104SQ2010102721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6日
发明者吴俊 申请人:吴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