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泵送机构及包括该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砂浆喷涂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泵送设备,它是将砂浆分散成雾状喷涂到待涂物体表面上的一种机械,适合加固、找平、粉刷,可以用于内外墙普通砂浆抹灰,抹平石膏、保温砂浆、粘结砂浆、石灰粉刷,修补粉刷、面灰,粘瓷砖和填补灰浆等。砂浆喷涂机主要由泵送机构、动力装置、空压机、搅拌装置和料斗等几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砂浆物料倒入料斗,搅拌装置均勻搅拌后,经泵送机构输送至前端的出料口,通过空压机输出的高压气体吹散物料,使得物料均勻地喷涂到物体表面。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090858. 6公开的一种砂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单向阀的内部结构图。如图所示,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090858. 6公开了一种压力可控砂浆泵,该压力可控砂浆泵包括液压驱动系统、单向阀21'和活塞式泵体25'。液压驱动系统主要包括液压缸27'、液压油箱、驱动电机、液压油泵和阀组等部件;活塞式泵体25'由料缸和装配于料缸内的活塞组成,该活塞与液压缸2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单向阀21'具有进料腔 34'、出料腔36'和吸排料腔35',该吸排料腔35'与料缸的吸排料口连通;进料腔34' 与吸排料腔35'之间设有第一阀门37',吸排料腔35'与出料腔36'之间设有第二阀门 38'。详细内容请参考申请文件全文。采用这种结构,泵送过程中,当活塞式泵体25'的活塞向液压缸27'方向移动时,吸料腔35'中的砂浆打开第一阀门37'进入吸排料腔35'、活塞式泵体的无杆腔;当活塞式泵体25'的活塞向单向阀21'方向移动时,活塞式泵体无杆腔、吸排料腔35'中的砂浆打开第二阀门38'进入出料腔36',进而通过其他输送缸排出。由此可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090858. 6公开的压力可控砂浆泵能够实现砂浆的泵送,然而,这种砂浆泵的活塞式泵体往复运动一次只能完成一次吸料、排料过程,导致砂浆泵的工作效率较低。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砂浆活塞的往复运动中能够完成两次吸料、排料过程,增强泵送作业的连续性, 提高物料泵送设备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该泵送机构在在砂浆活塞的往复运动中能够完成两次吸料、排料过程,增强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大幅度提高物料泵送设备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包括输送缸、设于输送缸内的输送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泵送机构的动力装置;输送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所述泵送机构的吸料管连通,有杆腔、无杆腔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与所述泵送机构的排料管连通;当输送缸活塞向无杆腔端移动时,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当输送缸活塞向有杆腔端移动时,所述的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优选地,所述排料管、所述吸料管对称设于所述输送缸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和/或所述第三阀门和/或所述第四阀门为单向重力球阀。优选地,所述排料管、所述吸料管分别设于所述输送缸的上方、下方,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重力球阀。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和/或所述第三阀门和/或所述第四阀门为由执行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阀门。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油缸和驱动所述油缸的油缸活塞往复运动的液压泵, 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油缸活塞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油缸和所述输送缸通过安装架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于所述油缸的有杆腔端盖和所述输送缸的有杆腔端盖之间的连接杆。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所述活塞杆移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的检测部件,以便控制所述活塞杆的换向。优选地,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段活塞杆和后段活塞杆,所述前段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输送缸活塞连接,所述后段活塞杆的后端与所述油缸活塞连接,且在所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中,所述前段活塞杆与所述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始终处于所述安装架内。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所述输送缸的行程、所述油缸的行程、所述前段活塞杆的长度和所述后段活塞杆的长度均相等。优选地,所述前段活塞杆的外部设有耐磨部件。优选地,所述耐磨部件为套装于所述前段活塞杆外部的耐磨轴套。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输送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所述泵送机构的吸料管连通,有杆腔、无杆腔分别通过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与所述泵送机构的排料管连通;当输送缸活塞向无杆腔端移动时,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当输送缸活塞向有杆腔端移动时, 所述的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采用这种结构,当动力装置驱动输送缸活塞向无杆腔端移动时,由于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因此吸料管内的砂浆通过第一阀门进入有杆腔, 与此同时,无杆腔内的砂浆通过第四阀门排入排料管,进行砂浆的泵送;当动力装置驱动输送缸活塞向有杆腔端移动时,由于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因此吸料管的砂浆通过第二阀门进入无杆腔,与此同时,有杆腔内的砂浆通过第三阀门排入排料管,进行砂浆的泵送。由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泵送机构的输送缸活塞往复运动一次能够实现两次吸料、排料的过程,相比现有技术中活塞杆一次往复运动至进行一次吸料、排料的泵送机构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送机构增强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方便的特点。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包括料斗和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泵送机构,所述泵送机构的吸料管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物料泵送设备具体为砂浆喷涂机。由于上述泵送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1为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090858. 6公开的一种砂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单向阀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物料泵送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单向阀21';活塞式泵体25';液压27';进料腔;34';吸排料腔35';出料腔 36';第一阀门37';第二阀门38';图3至图5中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油缸1 ;输送缸2 ;活塞杆3 ;吸料管4 ;排料管5 ;安装架6 ;有杆腔21 ;无杆腔22 ; 输送缸活塞31 ;油缸活塞32 ;密封部件33 ;耐磨轴套34 ;第一阀门41 ;第二阀门42 ;第三阀门51;第四阀门52 ;接近开关61;料斗100 ;泵送机构200。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在在砂浆活塞的往复运动中能够完成两次吸料、排料过程,增强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大大提高物料泵送设备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另一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以砂浆喷涂机为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包括输送缸2、设于输送缸2内的输送缸活塞31和活塞杆3,活塞杆3连接泵送机构的动力装置;输送缸2的有杆腔21、无杆腔2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与泵送机构的吸料管4连通,输送缸2的有杆腔21、无杆腔22分别通过第三阀门51、第四阀门52与泵送机构的排料管5连通。当输送缸活塞31向无杆腔22端移动时,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 51关闭,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打开;当输送缸活塞31向有杆腔21端移动时,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打开,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关闭。CN 102536787 A 采用这种结构,当动力装置驱动输送缸活塞31向无杆腔22端移动时,由于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关闭,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打开,因此吸料管4内的砂浆通过第一阀门41进入有杆腔21,与此同时,无杆腔22内的砂浆通过第四阀门52排入排料管5,进行砂浆的泵送;当动力装置驱动输送缸活塞31向有杆腔21端移动时,由于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打开,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关闭,因此吸料管4的砂浆通过第二阀门42 进入无杆腔22,与此同时,有杆腔21内的砂浆通过第三阀门51排入排料管5,进行砂浆的泵送。由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这种泵送机构的输送缸活塞31往复运动一次能够实现两次吸料、排料的过程,相比现有技术中活塞杆3 —次往复运动至进行一次吸料、排料的泵送机构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泵送机构增强喷涂作业的连续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方便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各个阀门的具体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第一阀门41和/或第二阀门42和/或第三阀门51和/或第四阀门52为单向重力球阀,即上述四个阀门部分或全部地采用单向重力球阀。采用这种结构,在泵送机构泵送砂浆的过程中,输送缸活塞31在输送缸2内往复运动使有杆腔21、无杆腔22内形成正压或负压,通过该正压或负压即可打开或关闭单向重力球阀的阀口,单向重力球阀中的重力球还可以利用自身重力自动关闭阀口,在打开和关闭阀口的过程中无需其他辅助设备,使得泵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更进一步地,上述排料管5、吸料管4可以分别设于输送缸2的上方、下方,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51和第四阀门52均为单向重力球阀。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四个重力单向球阀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关闭阀口,为了配合重力单向球阀的工作特性,将排料管5和吸料管4分别设于输送缸2的上方、下方,从而简单、方便地实现了泵送机构的泵送。此外,由于物料泵送设备的搅拌器、料斗等装置通常设置于高度较低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将吸料管4的设置的位置较低,方便物料从料斗进入吸料管4 ;相比较吸料管4 的位置较高、排料管5的位置较低的物料泵送设备,节省了将物料从料斗输送至位置较高的吸料管4的泵送过程,使得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当然,上述各个阀门也并不仅限于采用单向重力球阀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阀门,例如上述第一阀门41和/或第二阀门42和/或第三阀门51和/或第四阀门52为由执行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阀门,即上述四个阀门部分或全部地采用由执行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阀门,执行机构可采用油缸或电磁机构等。这样,在输送缸活塞31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启动各个阀门的执行部件,使其按照上述泵送需要来驱动阀门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泵送效果,提高泵送机构的工作效率。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泵送机构的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动力装置可以具体包括油缸1、在油缸1中设置油缸活塞32,以及驱动油缸活塞32在油缸1中往复运动的液压泵,上述活塞杆3的后端与油缸活塞32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当需要活塞杆3带动输送缸活塞31在输送缸2往复运动时,只需控制油缸1的液压油,即可简单地驱动油缸活塞3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与油缸活塞32固定连接的活塞杆3往复运动。由此可见,采用油缸1作为动力装置,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泵送机构的泵送作业。当然,上述动力装置也并不仅限于采用油缸1,还可以采用其他可驱动输送缸活塞在输送缸内往复运动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传动机构,将齿条一端与齿轮啮合,另一端与活塞杆3的后端连接;驱动齿轮正转或者反转, 即可带动齿条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活塞杆3进行往复运动。此外,动力装置还可以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等。此外,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前”、“后”指的是在油缸1与输送缸2的延伸方向上靠近输送缸2 —侧、靠近油缸1 一侧的位置;方位词“内”、“外”指的是在输送缸2的横截面上,靠近输送缸2轴向中心线、远离轴向中心线的位置。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的出现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基础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具体的方案中,上述液压泵可以为变量泵。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变量泵调节油缸1 的进油口流量大小来改变油缸1每分钟换向次数,从而调节设于油缸1和输送缸2之间的活塞杆3的往复运动速度和每分钟换向次数,进而实现泵送排量的无级调节,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喷涂量大小,这大大增强了砂浆喷涂机的工作灵活性和适应性。当然,上述液压泵并不仅限于变量泵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将上述液压泵设为定量泵,在定量泵与油缸1之间还连接有调速阀(节流阀)。这样,通过调节调速阀的通流量,同样能够实现泵送排量的无级调节。除此之外,上述液压泵还可以简单地设置为定量泵,将定量泵直接与油缸1连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选择。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油缸1与活塞杆3的具体连接方式。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3所示,油缸1和输送缸2通过安装架6连接,安装架6包括连接于油缸1的有杆腔端盖和输送缸2的有杆腔端盖之间的连接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简单地将油缸1和输送缸2固定连接,从而增强泵送机构的强度和工作稳定性。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泵送机构还可以包括检测活塞杆3移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的检测部件,以便控制所述活塞杆3的换向。具体的方案中,上述检测部件可以为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杆3 位移的接近开关61。采用这种结构,当活塞杆3运动到前端极限位置时,此时接近开关61检测到活塞杆3位移信号,发出该信号至泵送机构的液压换向阀使其换向,开始反向的泵送输送作业; 反之,当活塞杆3运动到后端极限位置时,接近开关61同样检测活塞杆3位移信号,发出信号至液压换向阀使其换向,从而实现活塞杆3的往复运动。具体地,上述检测部件可以具体为接近开关61,接近开关61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缩短活塞杆3的换向的反应时间,保证泵送机构的泵送连续性较好。当然,上述检测部件并不仅限设于连接杆上的接近开关61,还可以为压力传感器, 该压力传感器设于输送缸2或者油缸1上,在活塞杆3的往复运动中,该压力传感器检测输送缸2或者油缸1的压力,从而获知活塞杆3是否移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或者后端极限位置, 进而发出信号至泵送机构的控制单元,实现活塞杆3的换向运动。更具体的方案中,上述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均可以设置上述接近开关61,即两个接近开关61分别检测活塞杆3是否到达前、后两个极限位置,使得泵送机构具有定位准确的特点。当然,上述泵送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检测部件。
8
此外,如采用由执行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阀门,也可通过检测部件检测活塞杆3 的运行情况以确定输送缸活塞31换向的时间点,当输送缸活塞31换向时,检测部件将该换向信号发送给执行机构以驱动相应的阀门打开或关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输送缸2与活塞杆3的其他具体结构。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活塞杆3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段活塞杆和后段活塞杆,前段活塞杆的前端与输送缸活塞31连接,后段活塞杆的后端与油缸活塞32连接, 且在活塞杆3的往复运动中,前段活塞杆与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始终处于安装架6内。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在活塞杆3的往复运动中,前段活塞杆与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始终处于安装架6内,即前段活塞杆只在输送缸2和安装架6内往复运动,后段活塞杆只在油缸1和安装架6内往复运动,使得前段活塞杆和后段活塞杆的运动互不干涉。由于输送缸2用于输送砂浆,前段活塞杆在往复运动中受到砂浆的摩擦力较大,而油缸2内液压油对后端活塞杆的摩擦力较小,因此,采用上述两段式活塞杆的结构,能够针对前段活塞杆和后段活塞杆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例如可以将前段活塞杆设置的较粗、后端活塞杆设置的较细;或者将前段活塞杆选用耐磨性金属,而将后段活塞杆选用一般性能的金属,这使得活塞杆的设计成本合理,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的方案中,上述安装架6的长度、输送缸2的行程、油缸1的行程、前段活塞杆的长度和后段活塞杆的长度均相等。采用这种结构,当活塞杆3运动至最前端时,前段活塞杆与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位于安装架6的最前端,当活塞杆3运动至最后端时,前段活塞杆与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位于安装架6的最后端,因此,在上述分段式活塞杆的有益效果的基础上,这种泵送机构的活塞杆长度与输送缸的行程、油缸行程达到最佳匹配性,既能实现最大距离的泵送,又能最大程度地节省各个部件的生产成本。上述泵送机构的两段式活塞杆结构,设置前段活塞杆的长度大于输送缸2的行程,后段活塞杆的长度大于油缸1的行程,并且安装架的长度满足上述两段活塞杆的安装要求,以起到节约成本、优化布局的效果,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此外,上述活塞杆3并不仅限于上述两段式结构,还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的活塞杆3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输送缸活塞31和油缸活塞32,这样的活塞杆3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的优点。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前段活塞杆的具体结构。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前段活塞杆的外部可以设有耐磨部件。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耐磨部件可以为套装于所述前段活塞杆外部的耐磨轴套34。通过设置耐磨轴套34 能够避免砂浆对前段活塞杆直接磨损,起到保护活塞杆3的作用,延长活塞杆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了泵送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当然,上述耐磨部件并不仅限于上述耐磨轴套 34,还可以在前段活塞杆的外部镀一层耐磨金属层,该耐磨金属层同样能够起到减小活塞杆3的磨损,延长活塞杆3的使用寿命的作用。进一步的方案中,在输送缸2的后端部,上述耐磨轴套34与输送缸2的有杆腔端盖之间可以设有至少一层密封部件33。通过设置密封部件33,能够保证活塞杆3往复运动中与输送缸2的有杆腔端盖之间的密封,保证物料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增强密封效果, 上述密封部件33可以采用多层密封装置,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更具体的,所述输送缸2的有杆腔端盖和上述密封部件33上可以开设有润滑脂孔,润滑脂孔的内端连通至密封部件33和耐磨轴套34之间。这样,砂浆喷涂机的润滑系统可以通过该润滑脂孔向密封部件33和耐磨轴套34之间加注润滑脂,减少耐磨轴套34和密封部件33之间的磨损,在保证密封的同时进一步延长了活塞杆3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润滑脂孔持续地注入润滑脂,使润滑脂在耐磨轴套34和密封部件33之间形成持续的正压, 还可防止砂浆进入耐磨轴套34和密封部件33之间,防止因砂浆进入而造成的磨损。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物料泵送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物料泵送设备,包括料斗100和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还包括如上的泵送机构200,泵送机构200的吸料管4与料斗100的出料口连通。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吸料管4可以包括与第一阀门41连接的第一吸料管和与第二阀门42连接的第二吸料管,第一吸料管和第二吸料管通过中间管连通。关于吸料管4与料斗100的连通方式,第一吸料管、第二吸料管可以分别与料斗100的出料口连通,这样能够保证泵送过程中吸料较快,加快工作效率;当然,上述吸料管4与料斗100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方式,还可以采用中间管与料斗100连通的方式。具体地,上述物料泵送设备具体为砂浆喷涂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以砂浆喷涂机为例具体介绍了包括上述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有益技术效果,事实上,上述泵送机构并不仅限用于砂浆喷涂机,还可以用于其他物料泵送设备中。由于上述泵送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泵送机构的砂浆喷涂机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泵送机构及包括该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包括输送缸O)、设于输送缸O)内的输送缸活塞 (31)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与动力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缸的有杆腔(21)、无杆腔0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02)与吸料管(4)连通,所述输送缸的有杆腔(21)、无杆腔0 分别通过第三阀门(51)、第四阀门 (52)与排料管(5)连通;当输送缸活塞(31)向无杆腔0 端移动时,所述第二阀门0 和所述第三阀门(51) 关闭,所述第一阀门Gl)和所述第四阀门(52)打开;当输送缸活塞(31)向有杆腔端移动时,所述的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打开,所述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 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Gl) 和/或所述第二阀门G2)和/或所述第三阀门(51)和/或所述第四阀门(52)为单向重力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5)、所述吸料管(4)分别设于所述输送缸的上方、下方,所述第一阀门(41)、所述第二阀门 (42)、所述第三阀门(51)和所述第四阀门(52)均为单向重力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Gl) 和/或所述第二阀门G2)和/或所述第三阀门(51)和/或所述第四阀门(52)为由执行机构驱动打开或关闭的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油缸(1)和驱动油缸活塞(3 在所述油缸(1)中往复运动的液压泵,所述活塞杆 (3)与所述油缸活塞(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和所述输送缸( 通过安装架(6)连接,所述安装架(6)包括连接于所述油缸(1)的有杆腔端盖和所述输送缸的有杆腔端盖之间的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活塞杆C3)移动至前端极限位置或后端极限位置的检测部件,以便控制所述活塞杆(3)的换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C3)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段活塞杆和后段活塞杆,所述前段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输送缸活塞(31)连接,所述后段活塞杆的后端与所述油缸活塞(3 连接,且在所述活塞杆C3)的往复运动中, 所述前段活塞杆与所述后段活塞杆的连接处始终处于所述安装架(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的长度、所述输送缸的行程、所述油缸(1)的行程、所述前段活塞杆的长度和所述后段活塞杆的长度均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活塞杆的外部设有耐磨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部件为套装于所述前段活塞杆的外部的耐磨轴套(34)。
12.一种物料泵送设备,包括料斗和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泵送机构,所述泵送机构的吸料管(4)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泵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具体为砂浆喷涂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料泵送设备的泵送机构,其输送缸的有杆腔(21)、无杆腔(2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与泵送机构的吸料管(4)连通,有杆腔(21)、无杆腔(22)分别通过第三阀门(51)、第四阀门(52)与泵送机构的排料管(5)连通;当输送缸活塞(31)向无杆腔(22)端移动时,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关闭,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打开;当输送缸活塞(31)向有杆腔(21)端移动时,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51)打开,第一阀门(41)和第四阀门(52)关闭。该泵送机构能提高喷涂作业的连续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泵送机构的物料泵送设备。
文档编号F04B53/00GK102536787SQ2012100074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易小刚, 杨新华, 郑云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