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010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含砂抽油井特别是高含砂抽油井开采的井下装置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
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地层出砂导致抽油泵砂堵、砂埋、砂卡、抽油杆断脱、抽油泵不出油等现象经常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场采用了多种结构类型的抗砂抽油泵,其中包括专利号为ZL96200039.6的“抗砂抽油泵”和双筒环形空间沉砂泵、长柱塞短泵筒防砂泵等各种抽油泵。现有的抗砂抽油泵大多适用于中、低含砂量油井,对于高含砂油井则使用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不能有效解决砂堵、砂埋、漏失等生产难题。目前,现场通常采取碰泵或是洗井等措施来加以排除,但这些做法对油井抽油管柱和油层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含砂抽油井特别是在高含砂稠油井中长期工作,并且有抗砂卡、防堵、防漏以及注汽、泄油、增效等功能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实现。此种抽油泵采用抗砂增效柱塞和多功能进油球阀系统。其中,多功能进油球阀系统包括由泵筒接头、外筒、特殊阀罩、阀球、阀座、尾管接头构成的基本功能部分和由承载压盖、变位棘齿轮、定位滑轨环、承载托架、复位压盖、复位筒、复位弹簧、弹簧托架、启球楔及销轴构成的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地面人工对抽油杆柱及柱塞施以压动操作来控制其工作状态压动一次时为受控状态,再压一次为自由状态,再重压一次又为受控状态,以此类推。设置在阀球旁侧的启球楔通过销轴与复位器筒相连接。在受控状态下,启球楔随复位筒的定位插入阀球与阀座间隙中,阀球脱离阀座,油管柱与井筒环空连通,此时,泵系统可实现正洗井、反洗井、注汽、泄油四个功能;在自由状态下,启球楔缩回原始位置,阀球自由定座落在阀座上,泵筒即可正常抽汲原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洗井抗砂抽油泵从结构上保证原油中携带的绝大部分砂粒不能进入泵筒间隙,因而可以减轻磨损,避免砂卡,大大延长检泵周期。此种抽油泵对高含砂井适应能力强,可有效防止砂埋、砂堵等故障,并可实现正洗井、反洗井、注汽、泄油等多项功能。特别是在正洗井的情况下,可利用油管柱液体及少量洗井液对管柱及泵阀中的砂、蜡等杂物进行彻底清洗,宜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滑轨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位棘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特殊阀罩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接头1、泵筒2、柱塞3、泵筒接头4、定位滑轨环5、承载压盖6、变位棘齿轮7、承载托架8、复位压盖9、外筒10、复位弹簧11、复位筒12、弹簧托架13、销轴14、启球楔15、阀罩16、固定阀座17、阀球18、下接头19组成,其结构、组装特征如下泵筒2上、下端以螺纹分别与上接头1和泵筒接头4相连接,其内装有柱塞3;泵筒接头4下端阳螺纹与外筒10相连接,外筒10下端阴螺纹与阀罩16相连接,阀罩16下端阴螺纹与下接头19相连接;泵筒接头4和外筒10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定位滑轨环5、承载托架8、复位压盖9、复位筒12、弹簧托架13、启球楔15 2-3个,下端以螺纹与阀罩16相连接;定位滑轨环5和承载托架8内侧装有承载压盖6、变位棘齿轮7和复位压盖9,复位压盖9和复位筒12内设有复位弹簧11,启球楔15用销轴14与复位筒12相连接,阀罩16内侧设有阀座17,其上方设有阀球18。其中,定位滑轨环5(见图2)为一特制圆环,其内圆面设有12个深浅间隔的矩形凹槽,每一凹槽上端加工成向同一方向倾斜的直角三角形棘齿,用以与变位棘齿轮7相啮合,从而控制其相对位置。承载压盖6(见图3)为一圆筒件,其下部大径外圆面上均布有12个矩形凸肩,与定位滑轨环5的浅槽啮合为滑动配合,二者可轴向自由滑动,下端设有12个伞齿,用以与变位棘齿轮7上的棘齿相啮合。变位棘齿轮7(见图4)亦为圆筒件,其大径外圆面上均布有6个用来与定位滑轨环5的深槽滑动配合的矩形凸肩,各凸肩的上端面均呈向同一方向倾斜60°角的斜面,与承载压盖6的伞齿面相啮合。阀罩16(见图5)为上小下大两个圆筒体构成的圆罩,其下部大径部位内外圆面分别设有与下接头19和外筒10相连接的螺纹,上部小径部位沿圆周交叉均布有3个条形大孔(出油孔)和3个条形小孔(启球楔插入孔)其中小孔下端切平。启球楔15(见
图1)为一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弧形尖劈的钢板,其上端设有穿入销轴固定用的圆孔。该抽油泵的柱塞(3)采用专利号ZL96200039.6的“抗砂抽油泵”的抗砂增效柱塞,其余部件均为通用成品件。
权利要求1.一种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由上接头(1)、泵筒(2)、柱塞(3)、泵筒接头(4)、定位滑轨环(5)、承载压盖(6)、变位棘齿轮(7)、承载托架(8)、复位压盖(9)、外筒(10)、复位弹簧(11)、复位筒(12)、弹簧托架(13)、销轴(14)、启球楔(15)、阀罩(16)、固定阀座(17)、阀球(18)和下接头(19)组成,其特征在于,泵筒(2)上、下端以螺纹分别与上接头(1)和泵筒接头(4)相连接,其内装有柱塞(3);泵筒接头(4)下端阳螺纹与外筒(10)相连接,外筒(10)下端阴螺纹与阀罩(16)相连接,阀罩(16)下端阴螺纹与下接头(19)相连接;泵筒接头(4)和外筒(10)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定位滑轨环(5)、承载托架(8)、复位压盖(9)、复位筒(12)、弹簧托架(13)、启球楔(15),下端以螺纹与阀罩(16)相连接;定位滑轨环(5)和承载托架(8)内侧装有承载压盖(6)、变位棘齿轮(7)和复位压盖(9),复位压盖(9)和复位筒(12)内设有复位弹簧(11),启球楔(15)用销轴(14)与复位筒(12)相连接,阀罩(16)内侧设有阀座(17),其上方设有阀球(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定位滑轨环(5)为一特制圆环,其内圆面设有12个深浅间隔的矩形凹槽,每一凹槽上端加工成向同一方向倾斜的直角三角形棘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承载压盖(6)为一圆筒件,其下部大径外圆面上均布有12个矩形凸肩,下端设有12个伞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变位棘齿轮(7)为圆筒件,其大径外圆面上均布有6个矩形凸肩,各凸肩的上端面均呈向同一方向倾斜60°角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启球楔(15)为一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弧形尖劈的钢板,其上端设有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其特征在于,阀罩(16)为上小下大两个圆筒体构成的圆罩,其下部大径部位内、外圆面分别设有螺纹,上部小径部位沿圆周交叉均布有3个条形大孔和3个条形小孔,小孔下端切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含砂抽油井特别是高含砂抽油井开采的可正洗井抗砂抽油泵,由上接头(1)、泵筒(2)、柱塞(3)、泵筒接头(4)、定位滑轨环(5)、承载压盖(6)、变位棘齿轮(7)、承载托架(8)、复位压盖(9)、外筒(10)、复位弹簧(11)、复位筒(12)、弹簧托架(13)、销轴(14)、启球楔(15)、阀罩(16)、固定阀座(17)、阀球(18)和下接头(19)组成。此种抽油泵可以减轻磨损,避免砂卡,有效防止砂埋、砂堵等故障,并可实现正洗井、反洗井、注汽、泄油等多项功能,宜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04B47/00GK2370189SQ98239568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4日
发明者胡连印, 石国勋, 孙军, 钱秀莉 申请人: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