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式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43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射式送风机。



背景技术:

电厂是指将某种形式的原始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固定设施或运输用电的动力厂,例如火力、水力、蒸汽、柴油或核能发电厂等。送风机(1)通过空气预热器向炉膛输送燃烧所需的热空气。(2)通过一次风机和空气预热器向制粉系统提供干燥和输送煤粉所需的热空气。(3)送风机输送的风是由空气预热器出口的加热的热风是二次输送至炉膛的所以也称二次风机。送风机的进气箱由钢板制成,其作用是使介质在风机的入口处转向,减少阻力损失,进气箱的一端通过膨胀节与风机的外壳相连,另一端与风道相连。

锅炉是电厂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燃烧不充分导致煤炭的浪费,这样就需要送风机进行助燃,一般的送风机结构复杂,同时输风速度慢,影响助燃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喷射式送风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喷射式送风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一侧呈圆台状结构,所述风机外壳一侧上设有出风孔,所述风机外壳另一侧上设有进风保护壳,所述进风保护壳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 风机外壳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进风扇叶相连接,所述风机外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保护壳与风机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进风扇叶之间为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孔的结构形状为椭圆形或条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进风扇叶,这样驱动电机带动进气扇叶的旋转,这样使得外界空气从进风孔排入风机外壳内部,经过出风孔排出,这样能够提高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锅炉燃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风机外壳;3.进风保护壳;301.散热孔;4.驱动电机;5.进气扇叶;6.进风孔;7.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喷射式送风机,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设有风机外壳2,所 述风机外壳2一侧呈圆台状结构,所述风机外壳2一侧上设有出风孔7,所述风机外壳2另一侧上设有进风保护壳3,其中所述进风保护壳3与风机外壳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进风保护壳3的安装。所述进风保护壳3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301,这样散热孔301可以提高散热效果,所述风机外壳2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4,其中所述驱动电机4与进风扇叶5之间为键连接,这样驱动电机4可以带动进风扇叶5的高速旋转,便于冷风的输送。

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端与进风扇叶5相连接,所述风机外壳2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6,其中所述进风孔6的结构形状为椭圆形或条状,这样便于外界的空气经过进风孔6进入风机外壳2内部。

使用时,这样驱动电机4带动进气扇叶5的旋转,这样使得外界空气从进风孔6排入风机外壳2内部,经过出风孔7排出,这样能够提高空气排出的速度,提高锅炉燃烧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