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983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多气缸同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气缸同步逐渐变成气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气缸同步控制是指驱动两个或多个气缸时,使它们在运行过程中保证被执行机构实行同步。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气缸有上、下和前、后两个方向的动作维度。在前、后方向的运动中,为保证加工过程的精度及合格率,就要求这些气缸的输出方向能保持同步。常见的多气缸同步的方式有刚性连接控制以及控制阀调节气缸气流等。刚性连接控制是在气缸保持平行的前提下,通过将气缸的输出杆由一刚性件刚性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快拉慢的方式使多个气缸的运行轨迹保持一致;而控制阀调节气缸气流主要通过进气阀和出气阀将每个气缸的气流进行控制从而将动作调至同步。

对于第一种方式,在气缸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安装精度问题,都无法保证气缸的输出呈绝对的平行。当气缸安装不平行时,正好偶上气路系统问题,使得一个气缸先动作,而另外一个气缸后动作,或者在气缸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差异,气缸活塞的摩擦力不能绝对一致,使得气缸不能同步,因此,上述这种刚性连接方式最终可能会使这些气缸出现机械卡死的现象。

对于第二种方式,虽然可以通过气缸的进气、出气节流阀将每个气缸的动作调至同步,但是一段时间后各个气缸的动作又不同步了,也不能彻底解决气缸同步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虽然有改善多气缸的不同步的手段,但是其结构又较为复杂,需要的空间较大,对于某些安装空间有限的设备并不适用,这都使某此生产中气缸不同步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抵消多个气缸安装不平行,使多个气缸的输出端能同步输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以及安装空间要求低的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抵消多个气缸安装不平行,使多个气缸的输出端能同步输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以及安装空间要求低的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气缸,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之间的挠性件,所述挠性件具有可弯曲变形的折皱,以使所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能伸缩并保持同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为水平气缸。

优选地,所述折皱为圆弧状、u型或v型结构;这种结构易于使所述挠性件在多方向上灵活调整,结构简单、灵活性强。

优选地,所述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挠性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可以令所述挠性件与多个所述第一气缸之间有效连接,从而使各个部件之间配合得更紧凑。

优选地,所述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挠性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板可使各个部件之间配合得更紧凑。

优选地,所述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上,且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可以使所述第一气缸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满足生产中气缸需要有两个方向动作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之间固定地连接有连接板;设置所述连接板,可以使所述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之间连接得更牢固、稳定。

优选地,所述折皱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由于相邻两气缸之间设置有挠性件,所述挠性件具有可弯曲变形的折皱,利用所述挠性件的挠性和所述折皱的可弯曲变形性,巧妙地使多个相互之间不平行地安装的气缸之间也能实现同时伸缩,这样抵消了因气缸之间的不平行性而出现机械卡死的缺陷,并且使得原来不同步伸出的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能相互带动,进而实现同步伸缩,因此,通过将具有折皱的挠性件融入多个气缸,便能有效地抵消多个相互运动的气缸之间的不平行性,并且能使它们保持同步,而且安装方便、安装空间要求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装配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气缸在水平方向上不同步时挠性件的最大位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气缸安装不平行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气缸安装不平行时被挠性件抵消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气缸在垂直方向上伸缩时的不同步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气缸安装不平行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气缸安装不平行时被挠性件抵消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2,展示了本发明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多气缸挠性同步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气缸1,所述第一气缸1为水平气缸,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挠性件2,形成呈串联状的装配体,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气缸1的数量为2至4个,则所述挠性件2的数量对应地设置为1至3个;所述挠性件2具有可弯曲变形的折皱21,所述折皱21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气缸1的伸缩方向垂直,每个所述挠性件2上具有的所述折皱21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可根据实现需要进行设置,当折皱21为多个时,可以是连续设置,也可是间隙设置,所述折皱21为圆弧状、u型或v型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所述折皱21可在水平方向扭曲变形,也可在垂直方向弯曲弯形,同时可在长度方向延伸变形。请参阅图4-5,当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因为相互运动或者安装偏差导致相互之间产生不平行时,容易在多个第一气缸1运动时发生机械卡死,但由于所述折皱21可弯曲变形,抵消了气缸之间不平行带来机械卡死的缺陷;请参阅图3,在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不同步伸出时,所述挠性件2在水平方向变形,并且存在最大变形量,最大变形量d是由材质及所述折皱21的外形尺寸决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皱21水平方向的最大变形量d为5mm;因此,当不同步量小于最大变形量d,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在水平方向上保持这种细微不同步,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在水平方向上细微不同步量的生产要求;当不同步量超过最大变形量d,所述折皱21在水平方向便不再变形,从而使所述挠性件2两端互相作用以拉动较滞后的所述第一气缸1,进而实现同步伸缩;因而,这种结构既可防止气缸卡死,又可限制气缸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步量变大,以达到同步的效果。更为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2,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架3、固定板4、连接板6以及第二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架3的内壁上,所述挠性件2紧贴着所述固定板4的一直角边并且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固定板4的另一直角边穿过所述固定架3并铆接在所述固定架3内壁上,良好的固定能够使各部件之间配合得更加紧凑;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6上,所述连接板6将所述第二气缸5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1的缸体上,且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端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的伸缩方向垂直;请参阅图7-8,当多个所述第二气缸5因为相互运动或者安装偏差导致相互之间产生不平行时,因为所述第二气缸5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1上成一体结构,所以所述第二气缸5的不平行直接影响所述第一气缸1的平行性,容易发生机械卡死,但由于所述折皱21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可弯曲变形,从而抵消了气缸之间不平行带来机械卡死的缺陷。请参阅图2和图6,当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端不同步伸出连动所述第一气缸1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步时,由于挠性件2具有折皱21,所述折皱21随着气缸输出端不同步伸出产生可弯曲变形,抵消了垂直方向上不同步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使用时,开启电源,所述第一气缸1和所述第二气缸5同时启动,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的输出端伸缩,当两所述第一气缸1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如图3的不同步量,且不同步量小于最大变形量d时,所述折皱21在水平方向上变形,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细微不同步量,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在水平方向上细微不同步量的生产要求;当不同步量超过最大变形量d,所述折皱21不再变形,所述挠性件2两端相互作用从而拉动较滞后的所述第一气缸1,进而实现多个第一气缸1之间的同步伸缩。当所述第一气缸1因安装偏差导致相互之间产生如图4的不平行,请参阅图5,由于折皱21在水平方向的可弯曲变形,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仍能实现伸缩,抵消了安装不平行带来的机械卡死缺陷。与此同时,多个所述第二气缸5的输出端伸缩,当两所述第二气缸5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如图6的不同步时,由于折皱21的可弯曲变形,可抵消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步性。当所述第二气缸5因安装偏差导致相互之间产生如图7不平行,请参阅图8,由于折皱21在垂直方向及长度方向的可弯曲变形,多个所述第二气缸5仍能实现伸缩,抵消了安装不平行带来的机械卡死缺陷。

本发明由于相邻两气缸之间设置有挠性件2,所述挠性件2具有可弯曲变形的折皱21,利用所述挠性件2的挠性和所述折皱21的可弯曲变形性,巧妙地使多个相互之间不平行地安装的气缸之间也能实现同时伸缩,这样抵消了因气缸之间的不平行性而出现机械卡死的缺陷,并且使得原来不同步伸出的气缸的输出端之间能相互带动,进而实现同步伸缩,因此,通过将具有折皱的挠性件融入多个气缸,便能有效地抵消多个相互运动的气缸之间的不平行性,并且能使它们保持同步,而且安装方便、安装空间要求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