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287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泄漏化工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无泄漏化工泵领域常常使用机械密封来密封所输送介质,防止所输送的介质泄露到大气中。

根据化工泵所输送介质的不同,机械密封的结构也存在区别。在以往应用过程中发现,颗粒和粘性介质是机械密封结构比较难处理的介质,颗粒和粘性介质尤其容易进入叶轮端机械密封机构和轴套的配合间隙中,磨损机械密封机构,导致机械密封结构故障率高、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泵盖、机封压盖和轴套,所述泵盖和所述机封压盖相对接设置,轴套贯穿所述泵盖和所述机封压盖设置,轴套与所述泵盖、所述机封压盖合围形成一收容空间,还包括第一机械密封机构,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靠近所述泵盖一侧设置,以密封所述泵盖与所述轴套的配合处;

第二机械密封机构,在所述收容空间内靠近所述机封压盖一侧设置,以密封所述机封压盖与所述轴套的配合处;

所述第一机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盒、第一动环、第一动环密封圈、第一静环、第一静环密封圈,所述第一动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盒和所述第一静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盒一端抵持于轴套外侧面上设有的环状凸起上,另一端弹性伸出将第一动环抵持于所述第一静环一端,以使所述第一动环具有沿所述轴套轴向位移的自由度,所述第一静环通过平行于所述轴套轴向设置的定位销与所述泵盖连接,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一静环与所述泵盖之间,所述轴套上与所述第一动环位置对应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静环相对应的一端端部外径减小形成一台面;

所述泵盖上设有用于安置叶轮的腔体,所述腔体为在靠近所述第一机械密封机构的方向上逐渐收拢的锥度腔,所述叶轮为适应所述腔体形状的椎体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机械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盒、第二动环、第二动环密封圈、第二静环、第二静环密封圈,所述第二动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盒和所述第二静环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盒一端抵持于轴套外侧面上设有的环状凸起上,另一端弹性伸出将第二动环抵持于所述第二静环一端,以使所述第二动环具有沿所述轴套轴向位移的自由度,所述第二静环通过平行于轴套轴向设置的定位销与机封压盖连接,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二静环与所述机封压盖之间,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二动环和所述第二弹簧盒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泵盖上设有冲洗液进口,所述机封压盖上设有冲洗液出口,所述冲洗液进口和所述冲洗液出口均与所述收容空间内部联通,以将用于润滑和冷却的冲洗液导入或导出所述收容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套中穿设有泵轴,所述泵轴和所述轴套之间通过键槽和键实现旋转限位,叶轮与泵轴端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泵盖与所述机封压盖的对接配合处设有泵盖密封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第一动环密封圈设置于轴套上的环形槽中,轴套与第一静环之间间距加大,叶轮和用于安置叶轮的腔体采用锥度设计,可以有效防止介质在轴套与第一机械密封机构的配合间隙之间沉积,具有故障率低、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机械密封机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2,一种输送颗粒及粘性介质的泵用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泵盖1、机封压盖2和轴套3,所述泵盖1和所述机封压盖2相对接设置,轴套3贯穿所述泵盖1和所述机封压盖2设置,轴套3与所述泵盖1、所述机封压盖2合围形成一收容空间4,还包括第一机械密封机构,在所述收容空间4内靠近所述泵盖1一侧设置,以密封所述泵盖1与所述轴套3的配合处;

第二机械密封机构,在所述收容空间4内靠近所述机封压盖2一侧设置,以密封所述机封压盖2与所述轴套3的配合处;

所述第一机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弹簧盒51、第一动环52、第一动环密封圈53、第一静环54、第一静环密封圈55,所述第一动环5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盒51和所述第一静环54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盒51一端抵持于轴套3外侧面上设有的环状凸起31上,另一端弹性伸出将第一动环52抵持于所述第一静环54一端,以使所述第一动环52具有沿所述轴套3轴向位移的自由度,所述第一静环54通过平行于所述轴套3轴向设置的定位销10与所述泵盖1连接(定位销10对第一静环54旋转限位),所述第一静环密封圈55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一静环54与所述泵盖1之间,所述轴套3上与所述第一动环52位置对应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动环密封圈53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轴套3与所述第一静环54相对应的一端端部外径减小形成一台面32;

所述泵盖1上设有用于安置叶轮6的腔体11,所述腔体11为在靠近所述第一机械密封机构的方向上逐渐收拢的锥度腔,所述叶轮6为适应所述腔体11形状的椎体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动环密封圈53设置于轴套3上的环形槽中,用以减小第一动环密封圈53与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强密封强度。

若第一静环54与第一动环52一样紧贴轴套3设置,则轴套3与第一静环54之间间距较小,进入轴套3与第一静环54的配合间隙中的介质容易卡死,难以从间隙中移出。轴套3与第一静环54相对应的一端端部外径减小,形成一台面32,使得轴套3与第一静环54之间间距加大,用以增加轴套3与第一静环54配合间隙中介质的流动性,防止介质卡死沉积在配合间隙中。

叶轮6和用于安置叶轮6的腔体11采用锥度设计,叶轮6旋转时存在离心力,在叶轮6和腔体11的形状导向下可以将腔体11内的介质甩出腔体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弹簧盒71、第二动环72、第二动环密封圈73、第二静环74、第二静环密封圈75,所述第二动环72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盒71和所述第二静环7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盒71一端抵持于轴套3外侧面上设有的环状凸起31上,另一端弹性伸出将第二动环72抵持于所述第二静环74一端,以使所述第二动环72具有沿所述轴套3轴向位移的自由度,所述第二静环74通过平行于轴套3轴向设置的定位销10与机封压盖2连接(定位销10对第二静环74旋转限位),所述第二静环密封圈75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二静环74与所述机封压盖2之间,所述第二动环密封圈73抵持设置于所述第二动环72和所述第二弹簧盒71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泵盖1上设有冲洗液进口12,所述机封压盖2上设有冲洗液出口21,所述冲洗液进口12和所述冲洗液出口21均与所述收容空间4内部联通,以将用于润滑和冷却的冲洗液导入或导出所述收容空间4。由于介质含有颗粒及粘性,对机械密封结构的冷却和润滑效果差,利用外接通入的冲洗液对机械密封结构进行冷却和润滑,可以延长机械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轴套3中穿设有泵轴8,所述泵轴8和所述轴套3之间通过键槽和键实现旋转限位,叶轮6与泵轴8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盖1与所述机封压盖2的对接配合处设有泵盖密封圈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第一动环密封圈设置于轴套上的环形槽中,轴套与第一静环之间间距加大,叶轮和用于安置叶轮的腔体采用锥度设计,可以有效防止介质在轴套与第一机械密封机构的配合间隙之间沉积,具有故障率低、寿命长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