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冷却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97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冷却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冷却水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式汽车冷却水泵依靠发动机曲轴输出转矩,转速和发动机转速正相关;在一些场合,例如低温环境下汽车启动、汽车负重爬坡等情况下,冷却水泵的转速和需要冷却流量相悖。这对水泵的转速可控性提出了需求。在日益增长的新能源车中,发动机被完全取代,传统的机械式水泵失去了动力源,利用独立电机驱动的冷却水泵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要求。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料发动机汽车,对水泵的噪音和寿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常规的转动轴承寿命较短,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冷却水泵,结构简单,取消了转动轴承的使用,采用特殊的结构,规避了轴承导致的水泵寿命减小和噪音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冷却水泵,包括壳体和底盖,所述的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涡壳和底盖,所述的涡壳的上端轴向布置有进水管,该涡壳的一侧切向布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壳体的中部竖直安装有转轴,该转轴的外侧套接有滑动轴承,所述的滑动轴承的外侧套接有与涡壳内的叶轮一体成型的电机转子,所述的电机转子的外侧套接有电机定子,所述的电机转子与电机定子之间安装有隔离套,所述的底盖内侧安装有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轴承的中部通孔的侧壁上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轴向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的上端套接有锥形导向套,该锥形导向套的外侧壁上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与进水管的侧壁相接触的导向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冷却水泵,采用特殊的结构,电机转子与叶轮一体注塑,工作时整个转子悬浮在隔离套中,不与轴接触,与传统的转子结构相比大大减小了噪音;取消了转动轴承的使用,采用滑动轴承与叶轮转子一体注塑;这种结构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寿命,并且减少了工作时的噪音;滑动轴承内径部设计了多个轴向通槽,该槽可使冷却液在隔离套内部流动形成回路,避免冷却液中杂质在滑动轴承与轴之间聚集造成的滑动轴承磨损;在涡壳进水口出设计一个锥形结构,该结构内容部与轴配合,可使轴无法在内容部晃动;该设计也有效地减小了整个装置的振动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涡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动轴承的立体结构图。

图示:1、壳体;2、电机定子;3、叶轮;4、涡壳;5、锥形导向套;6、进水管;7、导向板;8、转轴;9、滑动轴承;10、出水管;11、电机转子;12、底盖;13、控制器;14、隔离套;15、轴向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冷却水泵,包括壳体1和底盖12,所述的壳体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涡壳4和底盖12,所述的涡壳4的上端轴向布置有进水管6,该涡壳4的一侧切向布置有出水管10,所述的壳体1的中部竖直安装有转轴8,该转轴8的外侧套接有滑动轴承9,所述的滑动轴承9的外侧套接有与涡壳4内的叶轮3一体成型的电机转子11,所述的电机转子11的外侧套接有电机定子2,所述的电机转子11与电机定子2之间安装有隔离套14,所述的底盖12内侧安装有控制器13。

工作时,线圈通电后电机转子11带动叶轮3转动,将冷却液从涡壳进水管6输送进涡壳的水道,从出水管10送出,从而完成冷却液的传输过程。

电子冷却水泵同时具有电机提供动力、转速可受整车ECU控制的优点,能够满足各种车型的需要。同时,电子冷却水泵体积小,易于安装,可以给车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冷却,使热管理更灵活,节能减排效果更好。

所述的滑动轴承9的中部通孔的侧壁上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轴向通槽15,轴向通槽15内可以供冷却液流动隔离套内部流动形成回路,避免冷却液中杂质在滑动轴承与轴之间聚集造成的滑动轴承磨损。

为了防止转轴8出现晃动,所述的转轴8的上端套接有锥形导向套5,该锥形导向套5的外侧壁上绕着圆周均匀布置有与进水管6的侧壁相接触的导向板7,有效地减小了整个装置的振动与噪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取消了转动轴承的使用,采用特殊的结构,规避了轴承导致的水泵寿命减小和噪音过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