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2600发布日期:2018-09-18 20:3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环压缩机中的密封装置,长期使用之后温度升高,为了保证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通常会对密封装置进行循环冷却,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冷却方式是利用冷却源直接冷却的方式,一旦冷却源断液,机械密封将在短时间内彻底损坏;再者,水环压缩机转速很高,如果冷却源在冷却过程中出现泄漏,工作介质中的杂质也容易进入密封装置中,一旦泵的工作介质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极易导致密封损坏。所以此种冷却方式及冷却机构反而提高了高工作温度造成的机械密封损坏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持续不间断循环冷却、避免杂质进入的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罐、压力管和安装在水环压缩机上的密封机构,冷却罐分别通过出液管和回流管连通密封机构,与密封机构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冷却罐的一侧连接压力管,通过压力管连接压力源。

本实用新型改变的传统的压缩机循环液的冷却方式及冷却结构,在冷却罐和密封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形成一个自循环的冷却系统,利用这个循环回路持续的利用冷却罐向密封机构内供应冷却液,形成不间断的流动冷却;再者,在冷却罐的一侧还连接压力管,通过压力管向冷却罐内冲入一定的压力,使得在压缩机内循环的冷却液带有一定的压力,优选的,在密封装置内的冷却液的压力大于压缩机内的压力,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压缩机内的工作介质因为泄漏而进入密封装置内,也就彻底避免了工作介质对密封装置的损害,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出液管和回流管分别连接冷却罐一侧。

所述的回流管上设有温度计。

所述的冷却罐内上部和密封机构冷却液循环腔的内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冷却罐上设有液位报警器。相对于传统的冷却源直接冷却,具有泄露自行补液,密封工作液泄露报警的安全特性。

所述的密封机构冷却液循环腔内的液位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液面以上的上部液位传感器和液面以下的下部液位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变的传统的压缩机循环液的冷却方式及冷却结构,在冷却罐和密封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利用这个循环回路持续的利用冷却罐向密封机构内供应冷却液,形成不间断的流动冷却;再者,在冷却罐的一侧还连接压力管,通过压力管向冷却罐内冲入一定的压力,使得在压缩机内循环的冷却液带有一定的压力,优选的,在密封装置内的冷却液的压力大于压缩机内的压力,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压缩机内的工作介质因为泄漏而进入密封装置内,也就彻底避免了工作介质对密封装置的损害,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冷却罐中冷却液带压,始终保证对密封装置的不间断冷却,使机械密封的工作温度恒定在安全温度区间内,而传统的冷却源直接冷却的方式,一旦冷却源断液,机械密封将在短时间内彻底损坏,所以此冷却系统大大降低了高工作温度造成的机械密封损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机械密封 2、回流管 3、冷却罐 4、压力管 5、出液管 6、出液口 7、进液口 8、冷却罐冷却液流入管 9、冷却罐冷却液流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水环压缩机循环液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罐3、压力管4和安装在水环压缩机上的密封机构,冷却罐3分别通过出液管5和回流管2连通密封机构,与密封机构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冷却罐3的一侧连接压力管4,通过压力管4连接压力源。冷却罐3的内部设有冷却循环盘管,冷却罐冷却液流入管8和冷却罐冷却液流出管9伸出冷却罐3底部。

出液管5和回流管2分别连接冷却罐3的底部或一侧。回流管2上设有压力表和温度计,通过压力表和温度计实时监测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和压力,便于及时补充冷却液或调解冷却液的压力。冷却罐3内上部和密封机构冷却液循环腔的内部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冷却罐3上设有液位报警器。密封机构冷却液循环腔内的液位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液面以上的上部液位传感器和液面以下的下部液位传感器。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冷却罐3和机械密封1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形成一个自循环的冷却系统,利用这个循环回路持续的利用冷却罐3向机械密封1内供应冷却液,形成不间断的流动冷却;再者,在冷却罐3的一侧还连接压力管4,通过压力管4向冷却罐3内冲入一定的压力,使得在压缩机内循环的冷却液带有一定的压力,优选的,在机械密封1内的冷却液的压力大于压缩机内的压力,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压缩机内的工作介质因为泄漏而进入密封装置内,也就彻底避免了工作介质对密封装置的损害,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