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973发布日期:2018-12-14 23:15阅读:1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真空的装置。具体为一种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



背景技术:

液环式真空泵是以液体(水、油等)作为工作介质,以等温压缩方式进行气体抽排的设备,由于它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钢铁、化工、造纸、航空等领域。常规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在工艺设置和实际制造时,未对抽真空这一装置(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经常存在工艺布局不合理,设备多且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操作,成本高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组合优良、结构新颖、方便操作的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一种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液环式真空泵、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整体撬装式底座、连接管道、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液环式真空泵,第一电机、第一液环式真空泵、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二电机、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分别布置在整体撬装式底座上;第一液环式真空泵、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和换热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一端,第一液环式真空泵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轴相连,第二液环式真空泵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轴相连,第一气体吸入口经连接管道与第一液环式真空泵连接,第二气体吸入口经连接管道与第二液环式真空泵连接。

所述的第一液环式真空泵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分别通过管件阀门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有气体排出口和补液口。

所述的换热器有换热器进液口和换热器排液口。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气体排出口位于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第一液环式真空泵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分别连接换热器中的换热器进液口和换热器排液口,第一液环式真空泵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共用换热器中的换热器进液口和换热器排液口。

所述的第一液环式真空泵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分别连接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排出口,第一液环式真空泵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分别与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输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液环式真空泵分别通过气体吸入口抽进气体,并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后,把气体从气体排出口排出。液环式真空泵工作液升温后液体(水、油等)与循环冷却液(水、油等)分别在换热器中完成换热,换热后的循环冷却液(水、油等)从换热器排液口排出。液环式真空泵工作液的多少,通过观察气液分离器液面的高低即可完成,并有相应仪表接入DCS自动监控系统。两台液环式真空泵是互为备机来使用的,即一台作为工作机,而另一台作为备用机,工作时始终有且只有一台泵与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通过管道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联轴器、液环式真空泵、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以及相互连接的管道,它们分别布置在一个整体撬装式底座上;液环式真空泵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连接,且二台液环式真空泵的位置平行位于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换热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一侧;液环式真空泵机组在工作时应充入相应的气体和液体(水、油等)介质。与现有的单台液环式真空泵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采用紧凑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工艺组合达到优化设备布局、节省空间、操作方便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可以有效减少同类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电机;2、第一联轴器;3、第一液环式真空泵;4、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6、整体撬装式底座;7、连接管道;8、第二电机;9、第二联轴器;10、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1、第一气体吸入口;12、气体排出口;13、换热器进液口;14、换热器排液口;15、冷却液进液口;16、冷却液排液口;17、第二气体吸入口;18、液体输出口;19、补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共用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的液环式真空泵机组,至少包括:第一电机1、第一联轴器2、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整体撬装式底座6、连接管道7、第二电机8、第二联轴器9、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第一电机1、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换热器4、气液分离器5、第二电机8、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分别布置在整体撬装式底座6上。

如图3所示,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和换热器4位于气液分离器5的一端,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通过第一联轴器2与第一电机1轴相连,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通过第二联轴器9与第二电机8轴相连,第一气体吸入口11经连接管道7与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连接,第二气体吸入口17经连接管道7与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连接。

在第一电机1驱动下,气体通过第一气体吸入口11经连接管道7被抽入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内;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下,气体通过第二气体吸入口17经连接管道7被抽入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内。

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分别通过管件阀门与气液分离器5连接。

气液分离器5有气体排出口12和补液口19。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真空泵内容积的不断变化,使得抽入的气体被压进气液分离器5中进行分离,分离后气体由气体排出口12排出。

换热器4有换热器进液口13和换热器排液口14。

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在连续工作过程中使工作液产生温升,产生温升的工作液通过换热器进液口13进入换热器4,与换热器4冷却液进行换热,换热后由换热器排液口14通过管道阀门连接至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工作液体重新通过控制器输送至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进行工作。保持换热器4换热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液口15进入换热器4,由换热器4的冷却液排液口16排出,冷却液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区间内。

工作液的多少可通过观察气液分离器5液面的高低来完成,并由接入DCS自动监控系统实时控制,由工作液补液补充。

气液分离器5的气体排出口12位于气液分离器5的顶部;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分别连接换热器4中的换热器进液口13和换热器排液口14,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共用换热器4中的换热器进液口13和换热器排液口14。

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分别连接气液分离器5中的气体排出口12,第一液环式真空泵3和第二液环式真空泵10分别与气液分离器5中的液体输出口18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