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2702发布日期:2020-06-12 13:59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



背景技术:

增压水泵是一种常见的增压设备,可用于对液体或气体进行增压,以使压力达到使用需求。现有的增压泵通常需要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使叶轮转动驱使液体或气体流动,从而达到增压的目的,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用等等。

增压水泵能有效解决水压小导致热水器或者其他用水电器出水量小、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但市面上的增压水泵是不能感知水流量,为了控制监测水流量的需要,现有厂家的做法通常是在增压水泵的出水口一侧加装水流传感器,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将水流传感器的螺纹接头连接到增压水泵的出水口接头中,但这种增压水泵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增压水泵与水流传感器采用螺纹接头连接会使二者间管道口径有所缩小,在增压水泵开启时,同等压力下会使水流通过管道的流速加快,进而使传感器内的蜗轮转速变快,从而直接影响水流传感器的数据监测精准度;2.导致厂家需要另外采购和加装水流传感器,带来管理及生产不便,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水泵与水流传感器采用螺纹接头连接以致管道口径有所缩小,影响水流传感器的数据监测精准度,而且还需要另外采购和安装水流传感器,带来管理及生产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包括一体结构成型的水泵壳体和水流传感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水泵壳体上的进水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上的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壳体与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一体相连的通水管路,所述通水管路的口径大小一致,所述水泵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水管路一端的送液驱动机构,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水管路另一端的蜗轮机构,所述送液驱动机构用于将液体通过所述通水管路输送至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内,并驱动所述蜗轮机构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水管路呈直管结构,包括接通所述水泵壳体的内腔的第一接口,和接通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的内腔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泵壳体包括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的底座和基座,所述底座、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与所述通水管路为一体结构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口连接在所述底座侧面,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并与所述底座底部之间成型有进水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液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与基座之间形成的内腔中的转子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包围在所述转子部件外侧的绕线定子,以及靠近所述通水管路联动设置于所述转子部件一端的叶轮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轮结构包括连接所述转子部件的叶轮盘,以及沿圆周布置在所述叶轮盘内腔中的多个弧形叶轮片,多个所述叶轮片之间形成有延伸至所述叶轮盘外周侧壁的多条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叶轮盘包括设置其底面且适合连接于所述进水孔中的连接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蜗轮机构包括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内腔的蜗轮,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上端位置的磁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的上端口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内安装有与所述磁环相靠近的磁感部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水泵中,通过水泵壳体和水流传感器壳体为一体结构成型,并在二者之间设有一体相连的通水管路,这种一体式结构设计可保证通水管路的口径大小一致,并可以根据水流量需求对其口径大小进行设计调整,因此,当增压水泵输出相应压力及水流量时,通过通水管路将水输送至水流传感器壳体内驱使水流传感器工作,从而在增压水泵启动和不启动的情况下均可以保证水流量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精度都符合要求,本技术方案中将增压水泵和水流传感器集成为一体使用,成型制造方便,无需再另外加装水流传感器,简化安装结构及工序,便于管理和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水泵中,水泵壳体可分为配合安装的底座和基座,这样便于将送液驱动机构等其它部件装入到底座和基座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根据底座、水流传感器壳体及通水管路为一体结构成型,最后将底座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获得与水流传感器一体结构的增压水泵。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水泵中,叶轮结构通过转子部件带动旋转,在叶轮结构的中心形成低压,液体便在液面压力的作用下吸入叶轮结构内,根据多个弧形叶轮片的设计,使充灌在叶轮片间的液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自叶轮结构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使得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以起到推动水作用,使液体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进而通过通水管路排入水流传感器内,通过水流传感器可以监测水流量的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水流传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部件与叶轮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流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泵壳体,11-进水管路,12-底座,13-基座,2-水流传感器壳体,21-出水管路,22-端盖,3-通水管路,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4-转子部件,5-绕线定子,6-叶轮结构,61-叶轮盘,62-叶轮片,63-连接端口,7-蜗轮机构,71-蜗轮,72-磁环,73-磁感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带水流传感器的增压水泵,包括一体结构成型的水泵壳体1和水流传感器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水泵壳体1上的进水管路11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上的出水管路21,所述水泵壳体1与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之间设置有一体相连的通水管路3,所述通水管路3的口径大小一致,所述水泵壳体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水管路3一端的送液驱动机构,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内设置有位于所述通水管路3另一端的蜗轮机构7,所述送液驱动机构用于将液体通过所述通水管路3输送至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内,并驱动所述蜗轮机构7转动。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水泵壳体1和水流传感器壳体2为一体结构成型,并在二者之间设有一体相连的通水管路3,这种一体式结构设计可保证通水管路3的口径大小一致,并可以根据水流量需求对其口径大小进行设计调整,因此,当增压水泵输出相应压力及水流量时,通过通水管路3将水输送至水流传感器壳体内驱使水流传感器工作,从而在增压水泵启动和不启动的情况下均可以保证水流量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精度都符合要求,本技术方案中将增压水泵和水流传感器集成为一体使用,成型制造方便,无需再另外加装水流传感器,简化安装结构及工序,便于管理和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通水管路3呈直管结构,包括接通所述水泵壳体1的内腔的第一接口31,和接通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的内腔的第二接口32,所述第二接口32与所述出水管路21的一端相对设置,这种结构设置,液体通过通水管路3流入水流传感器壳体2内会冲击蜗轮机构7动作,然后再从出水管路1流出。在本实施例中,水流传感器会根据蜗轮机构7转动来感应水流量变化,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蜗轮机构7包括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内腔的蜗轮71,以及套设在所述蜗轮上端位置的磁环72,其中,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的上端口安装有端盖22,所述端盖22内安装有与所述磁环72相靠近的磁感部件73,所述磁感部件73为霍尔元件,以及连接所述磁感部件的传输线束,当液体流经蜗轮时会使所述蜗轮71带动磁环转动,通过霍尔元件能够感应到磁环的磁极磁场变化,水流量大则转速快、磁场变化快,从而进行流量监控。

结合图1-2所示,所述水泵壳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2和基座13,所述底座12、所述水流传感器壳体2与所述通水管路3为一体结构成型,为了保证底座和基座的安装密封性,所述基座13与所述底座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基座13上设置有适合嵌设所述密封圈的环形槽,所述底座12上对应所述环形槽设有环形凸起。显然,所述底座12和基座13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成型,进一步设置的,所述第一接口31连接在所述底座12侧面,所述进水管路11连接在所述底座12的底部,并与所述底座的底部之间成型有进水孔,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所述水泵壳体可分为配合安装的底座和基座,这样便于将送液驱动机构等其它部件装入到底座和基座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根据底座12、水流传感器壳体2及通水管路3呈一体结构相连,最后将底座与基座固定连接即可获得与水流传感器一体结构的增压水泵。

下面结合图1-3对所述送液驱动机构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所述送液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2与基座13之间形成的内腔中的转子部件4,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3上并包围在所述转子部件4外侧的绕线定子5,以及靠近所述通水管路联动设置于所述转子部件4一端的叶轮结构6,所述转子部件4由陶瓷轴和套设在陶瓷轴上的转子和磁环组成,进一步设置的,所述叶轮结构6包括连接所述转子部件的叶轮盘61,以及沿圆周布置在所述叶轮盘内腔中的多个弧形叶轮片62,多个所述叶轮片62之间形成有延伸至所述叶轮盘61外周侧壁的多条通道,所述叶轮盘62包括设置其底面且适合连接于所述进水孔中的连接端口63,从而使得液体通过进水孔和连接端口进入叶轮盘内,并随叶轮盘转动过程中从多条所述通道中流出,这种结构设置,当增压水泵启动时,所述叶轮结构6通过转子部件4带动旋转,在叶轮结构6的中心形成低压,液体便在液面压力的作用下吸入叶轮结构内,根据多个弧形叶轮片的设计,使充灌在叶轮片间的液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自所述叶轮结构6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使得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以起到推动水作用,使液体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进而通过通水管路排入水流传感器内,通过水流传感器可以监测水流量的大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