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3164发布日期:2021-01-05 18:05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薄壁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套,尤其是一种利于缓冲切削应力的薄壁套。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的转子主轴和止推盘间,常安装有薄壁套主体。薄壁套主体刚性差、强度弱,在目前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不易保证加工质量和精度,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套,其可有效降低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提高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和/或其他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薄壁套,其形状为回转体且其轴心处具有一个中央腔。薄壁套沿其轴向依次包括一个工件成型部、一个缓冲部和一个固定部。工件成型部包括一个薄壁套主体和一个可分离地包裹于薄壁套主体的包裹部。缓冲部形成部分中央腔且形成有一个第一缓冲槽和一个第二缓冲槽。第一缓冲槽沿薄壁套的径向由外向内凹设于缓冲部的外表面,且呈沿薄壁套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第二缓冲槽沿薄壁套的径向由内向外凹设于缓冲部朝向中央腔的内表面,且呈沿薄壁套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在薄壁套的径向上错开设置,且在薄壁套的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夹具。

该薄壁套的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能够对来自固定部的切削应力产生有效阻隔,降低了到达工件成型部的切削应力,借此降低切削过程中工件的变形,利于提高薄壁套主体产品的精度和成品率。

在薄壁套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固定部的形状为实心圆柱体。借此提高固定部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夹具夹持变形,利于提高薄壁套主体产品的精度。

在薄壁套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缓冲槽较第一缓冲槽靠近工件成型部。以利于节省原料。

在薄壁套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均为矩形槽,以利于加工。

在薄壁套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的沿轴向的宽度均不低于5毫米。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的沿径向的深度均不低于5毫米。以提高对切削应力的阻隔效果。

在薄壁套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断面及外圆的跳动值不大于0.005毫米,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内孔的圆度不大于0.012毫米。借此提高使用寿命。

在薄壁套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其能够套设于压缩机的主轴并插设于压缩机的止推盘,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沿其轴向依次包括一个插入部和一个端部。插入部能够插设于压缩机的止推盘。端部的外壁沿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径向凸出形成有一个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靠近插入部的端面用于抵靠止推盘。端部的远离插入部的端面用于抵靠主轴的轴台。该结构利于与主轴和止推盘的配合。

在薄壁套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端部具有一个围绕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内孔的环面。环面的形状为圆台侧面。环面起始于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末端,且其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借此可避免端部与轴台的倒角相互抵靠而影响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与轴台的配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薄壁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薄壁套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薄壁套经切削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剖视图。

图5用于显示图4所示的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的使用环境。

标号说明

10中央腔

20工件成型部

21薄壁套主体

71插入部

72端部

721环形凸台

723环面

73内孔

22包裹部

30缓冲部

31第一缓冲槽

32第二缓冲槽

40固定部

80主轴

81轴台

82倒角

90止推盘

r薄壁套的径向

a薄壁套的轴向

c薄壁套的周向

a薄壁套主体的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并非表示其重要程度或顺序等,仅用于表示彼此的区别,以利文件的描述。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图1为薄壁套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薄壁套的平面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薄壁套的形状为回转体且其轴心处具有一个中央腔10。薄壁套沿其轴向a依次包括一个工件成型部20、一个缓冲部30和一个固定部40。在本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中央腔10的一端延伸至薄壁套设置有工件成型部20的一端,并形成开口。

固定部40用于在加工时固定连接夹具。如图2所示,工件成型部20包括一个薄壁套主体21和一个可分离地包裹于薄壁套主体21的包裹部22。缓冲部30形成部分中央腔10且形成有一个第一缓冲槽31和一个第二缓冲槽32。

第一缓冲槽31沿薄壁套的径向r由外向内凹设于缓冲部30的外表面,且呈沿薄壁套的周向c延伸的环形(图中仅示意性地标识出其中一个径向r,可以理解所有垂直于轴向a的方向均为径向)。第二缓冲槽32沿薄壁套的径向r由内向外凹设于缓冲部30朝向中央腔10的内表面,且呈沿薄壁套的周向c延伸的环形。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在薄壁套的径向r上错开设置,即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左右分隔设置。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在薄壁套的轴向a上至少部分重叠,即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槽31的槽底相较于第二缓冲槽32的槽底更靠近薄壁套的轴线。

下面举例说明使用该薄壁套制成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方法,该方法并不限定本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薄壁套。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首先将固定部40通过夹具固定;

2、切削工件成型部20的包裹部22,以形成薄壁套主体21的外圆、内孔及远离缓冲部30的断面,使薄壁套主体21的靠近缓冲部30的断面与包裹部22保持连接,即形成图3所示状态;

3、通过线切割沿薄壁套主体21的靠近缓冲部30的断面将薄壁套主体21切下(即沿图3中虚线切割);

4、磨削薄壁套主体21的经线切割产生的断面。

在上述的切削过程中,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对来自固定部40的切削应力产生有效阻隔,降低了到达工件成型部20的切削应力,借此降低切削过程中工件的变形,利于提高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产品的精度和成品率。图4显示了经上述步骤加工后得到的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剖视图。由此加工而成的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变形度低、精度高,且由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较小,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也不易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

在本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0的形状为实心圆柱体。借此提高固定部40的强度,使其不易受夹具夹持变形,利于提高与包裹部分离的薄壁套主体产品的精度。但不限于此,在其他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0也可以是空心结构。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缓冲槽32较第一缓冲槽31靠近工件成型部20。在一定的结构强度要求下,这样的设计利于节省原料。但不限于此。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均为矩形槽,以利于加工。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的沿轴向a的宽度均不低于5毫米。第一缓冲槽31和第二缓冲槽32的沿径向r的深度均不低于5毫米。以提高对切削应力的阻隔效果。

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能够套设于压缩机的主轴并插设于压缩机的止推盘。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断面及外圆的跳动值不大于0.005毫米,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内孔的圆度不大于0.012毫米。借此提高使用寿命。

图5用于显示图4所示的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使用环境。如图4和图5所示,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形状为回转体且沿其轴向a依次包括一个插入部71和一个端部72。插入部71能够插设于压缩机的止推盘90(如图5所示)。端部72的外壁沿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径向凸出形成有一个环形凸台721。环形凸台721的靠近插入部71的端面(即图中的右侧端面)用于抵靠止推盘90。端部72的远离插入部71的端面(即图中的左侧端面)用于抵靠主轴80的轴台81。该结构利于与主轴和止推盘的配合。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端部72具有一个围绕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内孔73的环面723。环面723的形状为圆台侧面。环面723起始于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的末端,且其直径由外向内逐渐变小。借此可避免端部72与轴台81的倒角82相互抵靠而影响与包裹部22分离的薄壁套主体21与轴台的配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