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96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液压控制装置,柱塞保持装置7包括控制腔8、控制阀9和控制流体10,控制阀9为二位三通阀。控制流体10通过控制阀9与控制腔8连接,控制流体10来自外接低压流体。柱塞组件4为柱塞滑靴部件形式,包括柱塞11和滑靴12,控制腔8设置在缸体3上,与控制腔8连通的销孔内内装设有柱销13,柱塞11上制有与柱销13配合的凹槽14。控制腔8对应位置的缸体3上设置有衬件15,衬件15上设置有连通控制腔8和控制流体10的辅助腔16。
[0019]实施例2: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包括装在轴I上具有流体腔室2的缸体3、若干在缸体3内滑动的柱塞组件4,与柱塞组件4接触的变量盘5和与变量盘5连接的变量机构6,该柱塞式流体泵和马达上还设有保持柱塞组件4与变量盘5分离或恢复接触的柱塞保持装置7。柱塞保持装置7为液压控制装置,柱塞保持装置7包括控制腔8、控制阀9和控制流体10,控制阀9为二位三通阀。控制流体10通过控制阀9与控制腔8连接,控制流体10来自外接低压流体。柱塞组件4为柱塞式结构,包括柱塞11,控制腔8设置在变量盘5上。控制腔8对应位置的变量盘5上设置有衬件15,衬件15上设置有连通控制腔8和控制流体10的辅助腔16。
[0020]实施例3: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包括装在轴I上具有流体腔室2的缸体3、若干在缸体3内滑动的柱塞组件4,与柱塞组件4接触的变量盘5和与变量盘5连接的变量机构6,该柱塞式流体泵和马达上还设有保持柱塞组件4与变量盘5分离或恢复接触的柱塞保持装置7。柱塞保持装置7为液压控制装置,柱塞保持装置7包括控制腔8、控制阀9和控制流体10,控制阀9为二位三通阀。控制流体10通过控制阀9与控制腔8连接,控制流体10来自外接低压流体。柱塞组件4为柱塞式结构,包括柱塞11和缸体柱塞腔17,柱塞11为阶梯柱体结构,与变量盘接触端的柱塞直径小于靠近流体腔室端的柱塞直径,缸体柱塞腔17与柱塞11配合设置为阶梯孔结构,柱塞11的阶梯柱体结构大小端连接处与缸体柱塞腔17阶梯孔大小孔连接处构成控制腔8。
[0021]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柱塞式流体机械,在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上设置柱塞保持装置,使系统在不需要流体泵及马达工作时,利用柱塞保持装置使柱塞保持在缸体的各自柱塞腔内(见图2),而与变量盘摩擦面处于分离状态,从而流体腔室容积不变化,流体循环停止,输出流量为零,消除了非工作时间的功率消耗,而且摩擦件之间不接触,消除了机械摩擦损耗,流体循环停止也消除了不必要的流体温升。而在需要流体机械工作的场合和时间内该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均按原变量控制方式工作。工作和不工作这两种状态可以快速选择变换,一般在不需要流体机械工作时,系统卸荷,控制信号发出,柱塞处于保持状态与变量盘不接触,流体机械处于空转不工作状态,需要工作时则控制信号解除,柱塞迅速复位与变量盘接触,处于工作状态,流体机械按原变量方式工作。
[0022]该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的柱塞保持装置包括控制腔、控制阀、控制流体,控制流体来自外接低压流体,控制阀采用二位三通阀或其他形式的阀,控制流体通过控制阀选择连通或不连通控制腔,连通时,控制流体的压力作用使柱塞保持在缸体内,若不连通则柱塞滑出与变量盘接触。而控制腔的位置可有多种结构:对于轴向型或径向型结构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控制腔均可设在缸体上,对应于控制腔的缸体外还设有衬件,缸体柱塞腔内的柱塞上制有凹槽,控制腔内装有柱销,柱销与凹槽配合设置,流体机构泵及马达正常工作时,柱销在缸体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外伸(轴向型结构)或柱塞外伸而柱销退入销孔内(径向型结构)而不与柱塞凹槽接触,不需要流体机械泵及马达工作时,外接的控制流体压力作用在柱销上,使柱销压入凹槽内部阻止柱塞移动,从而保持柱塞在缸体内不滑动。
[0023]对于径向型结构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控制腔还可设在变量盘上,当控制流体连通控制腔时,控制流体压力经控制腔和缸体变量盘间空腔作用于柱塞上,使柱塞保持在缸体内而不与变量盘内表面接触,当控制流体不连通控制腔时则柱塞因缸体旋转离心力作用于而外伸与变量盘接触,按原变量机构控制偏心正常工作。
[0024]还有一种就是控制腔直接通过柱塞和缸体柱塞腔的结构形成,将柱塞制成阶梯柱体结构,缸体的柱塞腔也相应地制成阶梯孔结构,与变量盘接触端柱塞直径小于靠近流体腔室端柱塞直径,阶梯柱体结构与阶梯孔结构在台阶处形成控制腔,控制流体经控制阀连通控制腔,作用于柱塞台阶面,从而控制柱塞保持在缸体内或滑出缸体与变量盘接触。
[0025]该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有效解决了流体泵及马达,在不需要工作的场合和时间仍输出较大的流量,存在背压,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耗和温升,增加机械磨损的问题,使在不需要工作时,流体泵及马达的输出流量为零,消除了非工作时间的功率消耗,而且摩擦件间不接触,消除了机械摩擦损耗,流体循环停止,也消除了不必要的流体温升。
【主权项】
1.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包括装在轴(I)上具有流体腔室(2)的缸体(3)、若干在缸体(3)内滑动的柱塞组件(4),与柱塞组件(4)接触的变量盘(5)和与变量盘(5)连接的变量机构(6),其特征在于:该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上还设有保持柱塞组件(4)与变量盘(5)分离或恢复接触的柱塞保持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保持装置(7)包括控制腔(8)、控制阀(9)和控制流体(10),所述的控制流体(10)通过控制阀(9)与控制腔(8)连接,所述的控制流体(10)来自外接低压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组件(4)为柱塞滑靴结构形式,包括柱塞(11)和滑靴(12),所述的控制腔(8)设置在缸体(3)上,与控制腔(8)相通的销孔内装设有柱销(13),所述的柱塞(11)上制有与柱销(13)配合的凹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组件(4)为柱塞式结构,包括柱塞(11),所述的控制腔(8)设置在缸体(3)上,与控制腔(8)相通的销孔内装设有柱销(13),所述的柱塞(11)上制有与柱销(13)配合的凹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组件(4)为柱塞式结构,包括柱塞(11),所述的控制腔(8)设置在变量盘(5)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控制腔(8)对应位置的缸体(3)或者变量盘(5)上设置有衬件(15),所述的衬件(15)上设置有连通控制腔(8)和控制流体(10)的辅助腔(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塞组件(4)为柱塞式结构或柱塞滑靴结构,包括柱塞(11)和缸体柱塞腔(17),所述的柱塞(11)为阶梯柱体结构,与变量盘接触端的柱塞直径小于靠近流体腔室端的柱塞直径,所述的缸体柱塞腔(17)与柱塞(11)配合设置为阶梯结构,所述的柱塞的阶梯柱体结构大小端连接处与缸体柱塞腔(17)阶梯孔大小孔连接处构成控制腔(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9)为二位三通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其特征在于:柱塞保持装置(7)为液压控制装置或者气动控制装置或者机械控制或者电磁控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包括装在轴上具有流体腔室的缸体、若干在缸体内滑动的柱塞组件,与柱塞组件接触的变量盘和与变量盘连接的变量机构,该柱塞式流体泵和马达上还设有保持柱塞组件与变量盘分离或恢复接触的柱塞保持装置。该改进的柱塞式流体泵及马达,有效解决了流体泵及马达,在不需要工作的场合和时间仍输出较大的流量,存在背压,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耗和温升,增加机械磨损的问题,使在不需要工作时,流体泵及马达的输出流量为零,消除了非工作时间的功率消耗,而且摩擦件间不接触,消除了机械摩擦损耗,流体循环停止,也消除了不必要的流体温升。
【IPC分类】F04B1-16, F04B1-29, F03C1-06, F03C1-40
【公开号】CN104612925
【申请号】CN201410774444
【发明人】胡凯, 王新彪, 于明镇
【申请人】胡凯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