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57536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应用于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具体地说是从压缩机吸气管 到吸气阀片之间的气流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制冷性能和噪声水平是衡量全封闭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合理的压缩 机吸气结构设计,包括吸气消声器、波纹管等能很好地降低压缩机吸气时产生的噪声,对阀 片拍打阀座的噪声也能起到很好的消声效果。但另一方面,采用吸气消声器会在一定程度 上增加制冷剂吸气口的流动损失,降低压缩机的整体性能。因此,设计合理的压缩机吸气结 构,有助于提高压缩机整体性能,降低压缩机的噪声水平。现有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内吸气结 构设计都是基于降噪目的,即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的设计、改进都以降低压缩机噪 声为目标,在降低压缩机噪声的前提下减少流动损失,让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损失尽可能少, COP下降尽可能低。根据这种理念设计完成的压缩机吸气结构对压缩机制冷性能有限制作 用,不能有效地提高压缩机制冷性能,很难满足高效压缩机的开发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同时具备降噪减震作用和稳定的吸 气增压效应的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可大幅提升制冷压缩机制冷性能。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为压缩机壳体吸气管 到压缩机吸气阀片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波纹管与吸气消声器,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吸气 消声器上或与所述吸气消声器线接触,所述吸气消声器包括吸气管路一、扩张腔、吸气管路 二、吸气管路三和共振腔,所述吸气管路一、扩张腔与吸气管路二串联连接在一起,所述吸 气管路三与所述共振腔相连接,组成共振腔组件,所述吸气管路三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管 路一或吸气管路二相连,所述共振腔组件的第一阶共振频率在80~210Hz之间,所述吸气 消声器与波纹管相连成的吸气结构的第一、第二阶共振频率分别在45~160Hz之间。
[0005]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各吸气管路为直管、弯管、可变截面管路或 螺旋管路,或者由上述形状管路组合而成。
[0006]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共振腔和扩张腔为规则或者不规则体积空 间。
[0007]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吸气消声器分成两部分,该两部分通过卡 扣相连。
[0008]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吸气管路三分成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所 述各支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共振腔和所述吸气管路一或吸气管路二相连接。
[0009]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吸气管路三分成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所 述共振腔也分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每条所述支路分别与一个所述共振腔相连,所述各支 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吸气管路一或吸气管路二相连接。
[0010]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吸气管路三分成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所 述共振腔也分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每条所述支路分别与一个所述共振腔相连成共振腔小 组件,所述各共振腔小组件串联后通过所述支路与所述吸气管路一或吸气管路二相连接。
[0011]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所述各吸气管路、共振腔、扩张腔的尺寸大小 为:吸气管路一 :18mmX09.3mm;扩张腔:23cm3;吸气管路二:520mmX09.3mm;吸气管路 三 :400mmX(〕14.l mm;共振腔:46cm3;所述吸气管路三连接于所述吸气管路上与所述扩张 腔相距30mm的位置处,确保在制冷剂工况下由吸气阀片工作频率决定整体结构的第一、第 二阶共振频率位于45~160Hz之间,以提高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的增压效应。
[0012]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机壳体内部的活塞-气缸组件的压缩作 用下,将压缩机壳体上吸气管从压缩机外部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本发明压缩机吸气结构在 压缩作用下通过排气结构朝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外部的冷凝器的方向射出。它能够提高压缩 机每个周期吸入的制冷剂量,提高能效比,并降低压缩机噪声。因而,本发明在具备降噪减 震作用的同时,具备了稳定的吸气增压效应,可大幅提升制冷压缩机制冷性能。此外,本发 明吸气结构能够可靠、稳定地在具体工艺上予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吸气结构中吸气消声器-波纹管组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吸气结构中吸气消声器-波纹管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不同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是指从壳体吸气管2到吸气阀片11与 压缩机气缸1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波纹管4与吸气消声器10。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波 纹管4连接在壳体3上与吸气消声器10线接触,或者波纹管4连接在吸气消声器10上与 壳体3线接触。吸气消声器10包括吸气管路一 5、扩张腔6、吸气管路二7、吸气管路三8和 共振腔9。吸气管路一 5、扩张腔6与吸气管路二7串联连接在一起。吸气管路三8与共振 腔9相连接,组成共振腔组件。通过调整优化吸气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尺寸,确保在制冷压缩 机工质下,共振腔组件的空腔第一阶共振频率在80~210Hz之间(此共振频率为压缩机制 冷剂工况下共振腔组件空腔的共振频率,下同),吸气结构的第一、第二阶共振频率在45~ 160Hz之间(此共振频率为压缩机制冷剂工况下吸气结构空腔的共振频率,下同),使所述 结构具有吸气增压效应。可选择的优选结构尺寸如下(但不仅限于此特定尺寸):吸气管 路一 5 :18mm X09.3mm;扩张腔 6 :23cm3 ;吸气管路二 7 :52OmmX09.3mm;吸气管路三 8 : 400mmX014. lmm;兆扼腔9 :46cm3 ;其中,吸气管路三8连接于吸气管路二7上与扩张腔6 相距30mm位置处。由于制冷压缩机内部空间限制,吸气管路一 5、吸气管路二7、吸气管路 三8、共振腔9和扩张腔6均很难做成理想直管或规则的体积空间。因此,吸气管路一 5、吸 气管路二7和吸气管路三8均可是直管、弯管、可变截面管路或螺旋管路等单一结构,也可 由上述形状管路组合而成;共振腔9、扩张腔6可以为规则或者不规则体积空间(图2、图3 中共振腔9、扩张腔6均为不规则结构)。吸气消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