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65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特别涉及用于从曲柄室排出油的排油结构,其中,上述曲柄室形成于从下方支撑压缩机构的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0002]到目前为止,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具有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静涡旋盘安装于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部件的上面,动涡旋盘构成为相对于静涡旋盘公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在图7中,上述固定部件105是从下方支撑压缩机构110的部件,并具有收纳压缩机构110与驱动轴120的偏心部(曲柄销)121的连结部分的曲柄室106。压缩机构110工作时,从在压缩机100的壳体101的底部设置的贮油腔经由驱动轴内的供油通路,向驱动轴120的偏心部121与轴承部122之间的滑动面提供润滑油,但未图示。
[0004]在对滑动面进行润滑后,该润滑油从滑动面流出并流入曲柄室106。因此,为了排出贮存在曲柄室106的油,在固定部件105形成有从曲柄室106侧亦即固定部件105的内周面延伸至该固定部件105的外周面的排油通路130。在该结构的排油通路中,曲柄室106侧为油的入口侧,固定部件105的外周面侧为油的出口侧。
[0005]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图7所示那样由截面为圆形的I个通孔形成排油通路130的
【发明内容】
。并且,如图8所示那样,专利文献I中还记载了由沿着曲柄室106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延伸的通孔135形成排油通路130的
【发明内容】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097580号公报
[0007]然而,在如图7所示那样由截面为圆形的I个通孔形成排油通路130的结构中,由于排油通路130的截面积小,所以在压缩机构110工作时会出现以下不良现象:曲柄室106中的油难以进入排油通路130中,在压缩机构110进行高速旋转曲柄室106的油面上升的情况下,排油量不充分。
[0008]如图8所示,虽然认为如果沿着曲柄室106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形成排油通路130,则多少提高了排油性能,然而由于排油通路130的截面积小,所以依然存在发生排油量不充分的问题的可能性。
[0009]将排油通路130设置在曲柄室106的底部,因此,若压缩机构110进行高速旋转油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越靠近外周部油面越高,则只在曲柄室106的底部形成截面为圆形的排油通路130,尤其会导致排油量不充分。
[0010]若排油性能因如上所述的理由降低,则可能会存在曲柄室106的内压上升,从而油从曲柄室106向喷气空间流出,油与喷气一起流出到制冷剂回路中,由此发生压缩机贫油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存在压缩机内部的各滑动部分中发生润滑不良或磨损等问题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在设置于涡旋压缩机上的固定部件的曲柄室的排油性能。
[0012]—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0013]第I方面的实用新型以具备固定部件的涡旋压缩机为前提,该固定部件从下方支撑压缩机构并具有收纳压缩机构与驱动轴的曲柄销的连结部分的曲柄室,在该固定部件形成有从上述曲柄室延伸至该固定部件的外周面的排油通路。
[0014]并且,该涡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形成为如下,即,在与低速旋转相比,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油面伴随着上述曲柄室内的油量增加而上升的条件下,上述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形成在从低速旋转时的位置到高速旋转时的油面上升位置。并且,在“形成在从低速旋转时的位置到高速旋转时的油面上升位置”的结构中,如图5(A)所示那样,排油通路还可以是该范围的一部分不开口的形状。
[0015]该第I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压缩机运行时,供向曲柄销与轴承的滑动面的润滑油从该滑动面流出并贮存在曲柄室中。若驱动轴高速旋转,则曲柄室的油量增加,从而油面上升,然而在该第I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形成在从低速旋转时的油面低的位置到高速旋转时的油面上升位置,因此提高了排油性能。
[0016]第2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I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在曲柄室侧的开口的高度大于在固定部件的外周面侧的开口的高度。
[0017]在该第2方面的实用新型中,通过使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的高度大于固定部件的外周面侧的开口的高度,从而能够容易决定在与低速旋转相比油面伴随着上述曲柄室内的油量增加而上升的高速旋转的条件下能够将油面上升前的油与油面已上升的范围内的油一起排出的开口面积,能够可靠地提高排油性能。
[0018]第3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2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呈纵向尺寸大于横向尺寸的形状。
[0019]此外,第4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3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排油通路的曲柄室侧的开口的形状呈配置在纵方向上的两个圆的一部分重叠。
[0020]在压缩机构进行高速旋转时,若离心力的作用变大,则如图4所示那样,进入到曲柄室的润滑油的油面越靠近曲柄室的外周侧越高,然而在该第3、第4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由于曲柄室的内壁面侧的排油通路的开口的纵向尺寸大于横向尺寸,所以高处的油也通过上述开口为细长状的排油通路而排出。
[0021]第5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3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的高度,从曲柄室侧朝向固定部件的外周面侧逐渐减小。
[0022]第6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5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的高度,从曲柄室侧朝向固定部件的外周面侧,沿着相对于上述驱动轴的轴心倾斜规定的倾斜角度Θ的直线逐渐减小。
[0023]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3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具有:下部水平孔,其从曲柄室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及上部倾斜孔,其在上述固定部件的曲柄室侧在该下部水平孔的上方敞开并且以在下部水平孔的通路中途合流的方式相对于上述驱动轴的轴心倾斜规定的倾斜角度Θ。
[0024]在上述第5、第6、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如图4所示那样,在越靠近曲柄室的外周侧油面越高的情况下,从曲柄室的高位置进入到排油通路的油容易在排油通路中逐渐朝下流动,并从曲柄室排出。
[0025]第8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6或者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上述规定的倾斜角度Θ是在相对于驱动轴的轴心20°以上且70°以下的范围设定的。
[0026]在该第8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由于上述规定的倾斜角度Θ是在相对于驱动轴的轴心20°以上且70°以下的范围设定的,所以即便在曲柄室的油面从低速旋转时的油面低的位置变为高速旋转时的油面上升位置的情况下,油也会很容易地从排油通路流出。
[0027]第9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I至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的任意一个实用新型中,上述曲柄室的内径尺寸在5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
[0028]在该第9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相对于曲柄室的内径尺寸在50mm以上且10mm以下的范围内的比较大型的涡旋压缩机中油容易贮存在曲柄室中的情况,提高了排油性能。
[0029]第10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I至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的任意一个实用新型中,上述排油通路在上述固定部件的外周面的直径尺寸在5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内。
[0030]在该第10方面的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排油通路的固定部件的外周面的直径尺寸设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内,从而将油从曲柄室可靠地排出。
[0031]第11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I至第7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的任意一个实用新型中,在上述驱动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