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机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9149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20mm内,马达17与气缸15平行设置;栗头组件49的上下面高度也控制在20mm内,这样,才有机会把整个机芯的厚度控制在20mm内。[0041 ]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7也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传动组件47包括主动齿轮19、传动齿轮34、过渡齿轮30和曲柄齿轮29,主动齿轮19的转轴与传动齿轮34的转轴垂直,当主动齿轮19为直线齿轮时,传动齿轮34为皇冠齿轮;当主动齿轮19为锥形齿轮时,传动齿轮34为伞齿齿轮;在传动齿轮34上具有同轴的直齿,主动齿轮19与传动齿轮34啮合,传动齿轮34上的直齿与过渡齿轮30啮合,过渡齿轮30与曲柄齿轮29啮合。马达17驱动主动齿轮19转动,主动齿轮19驱动传动齿轮34,传动齿轮34的直齿驱动过渡齿轮30,过渡齿轮30驱动曲柄齿轮29,曲柄齿轮29通过连杆24连接活塞21。在马达17远离主动齿轮17的一端安装马达扇叶16。
[0042]曲柄齿轮29的直径决定了活塞21行程,为了得到合适的活塞行程,不能将曲柄齿轮29的直径做得过小,如果曲柄齿轮29直径为23.5mm,那么按照常规设计方式,将曲柄齿轮29的转轴平行于马达17与气缸15构成的平面,即曲柄齿轮29平面垂直于马达17与气缸15构成的平面,那么机芯的厚度至少需要大于曲柄齿轮29直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曲柄齿轮29的转轴垂直于马达17与气缸15构成的平面,即曲柄齿轮29的平面与马达17与气缸15构成的平面平行,传动齿轮34、过渡齿轮30的齿轮面也平行于马达17和气缸15构成的平面,这是得到超薄机芯的有效结构结实施方案。在这种实施方案下,曲柄齿轮29直径和活塞21行程与机芯厚度就无关联关系了。
[0043]主动齿轮19、传动齿轮34、过渡齿轮30及曲柄齿轮29均置于牙箱内,牙箱主要由上牙箱37和下牙箱36组成;在传动齿轮34的传动齿轮轴35的上下两段均设有第一滚珠轴承33,在过渡齿轮30的过渡齿轮轴31的上下两段均设有第二滚珠轴承27,在上牙箱37和下牙箱36均设有对应的轴承座。这样可以保障传动齿轮34与过渡齿轮30的相互平行,有效降低齿轮间的传动阻力,提供系统传动效率。
[0044]下牙箱36上设计有防呆定位柱,也就是螺丝柱。上牙箱37和下牙箱36的箱盖通过防呆柱扣合好后,锁紧螺丝38即可。马达17通过马达固定螺丝20及马达垫位圈18固定于气缸15的一侧,马达垫位圈18可以有效降低马达17和气缸15之间的间隙和机械振动。
[0045]为了控制过渡齿轮30的位置受牙箱运转而导致移位,在过渡齿轮30上设置一定位套筒32进行限位。过渡齿轮30驱动曲柄齿轮29,曲柄齿轮29带动连杆24做往复运动。曲柄齿轮29通过平头钉28被固定在下牙箱上36,平头钉28的头部直径比曲柄齿轮29的转轴直径大,可以控制曲柄齿轮29在高速运转时不会脱落。曲柄齿轮29与连杆24之间通过曲柄26相连接,曲柄26通过第二滚轴轴承27与连杆24相连,从而减小曲柄26驱动连杆24的阻力。
[0046]在气缸15远离曲柄齿轮29的一端设有气缸盖7,气缸盖7通过气缸盖固定螺丝6固定于气缸15上,在气缸盖7上直接装配气压传感器9,不仅节省了传统气压测量所需的额外气管和传感器外壳,而且还提高了气压测量的可靠性,节省了空压机的设计空间。气压传感器9通过气压传感器密封圈8,将气压传感器9和气缸盖7进行密封。气压传感器9的PCB厚度在0.6mm?2_之间,为了承受高的气压冲击而不产生影响气密性的PCB形变,在传感器PCB外,增加一片金属支架10。金属支架10通过螺丝11固定在气缸盖7上,为气压传感器9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传感器PCB上有焊盘,用于焊接传感器PCB和控制PCB用于供电和数据通讯的导线。
[0047]参照图5和图6,所述气缸15为单阀气缸,在气缸15的出气口与气缸盖7之间设有出气阀14,在出气阀14上位于气缸盖7 —端安装出气阀弹簧13,气缸15与气缸盖7之间还设有出气阀密封圈12。当连杆24驱动活塞21在气缸15内运动压缩空气时,气缸15里的气压大于气缸盖7里的气压,气体推开出气阀14,高压气体进入气缸盖7里。当气缸15气压和气缸盖7里气压平衡后,出气阀弹簧13推动出气阀14堵住气缸15的出气口。当连杆24拉动活塞21回撤时,气缸15里的气压低于气缸盖7里的气压,由出气阀弹簧13推动出气阀14封闭气缸15的出气口,可以防止高压气体倒灌回气缸15里。连杆24和活塞21通过活塞轴25连接,可以有效保障活塞行程的直线性,而不会随连杆24上下摇摆。
[0048]参照图7、图8、图9和图10,详细描述其中一种单阀气缸活塞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在活塞21内端(即远离气缸15的出气口的一端)装配有耐磨圈23,在活塞21外端(即靠近气缸15的出气口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51,在活塞21的外端端面周边还设有多个均勾分布的进气凹槽50 (在本实施中为四个进气凹槽50均勾分布于活塞21的前端周边),进气凹槽50的截面可以是“U”型、“V”型或者其他形状,进气凹槽50与环形凹槽51相互交错,在环形凹槽51上装配活塞密封圈22。
[0049]耐磨圈23和活塞21的相对位置固定,主要用于平衡活塞21,当活塞21随着连杆24在气缸15里快速做往复运动时,耐磨圈23可以保障活塞21的轴线和气缸24轴线尽量的平行且重叠,从而降低活塞密封圈22的摩擦损耗。
[0050]当活塞21向气缸15的出气口方向运动时,活塞密封圈22受气缸15摩擦,自动移到活塞密封圈22行程内的最内端(即环形凹槽51的最内端),如图9所示。这样,活塞密封圈22就可以封住活塞21上的进气凹槽50,不让压缩气体从活塞21这端逃逸,活塞21继续进行,气缸15内气体被继续压缩直到活塞21走完整个压缩行程。
[0051]当活塞21走完整个压缩行程后,开始往回走进气行程,随着进气行程开始,活塞密封圈22被气缸15的缸壁的摩擦力拉到了活塞密封圈22行程内的最外端(即环形凹槽51的最外端),如图10所示,此时,打开了活塞21上的进气凹槽50,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凹槽50进入气缸15中。如此往复,完成了空气吸入气缸、被压缩。
[0052]参照图11、图12、图13和图14,详细描述另一种单阀气缸活塞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活塞21上套设有活塞密封圈22及耐磨圈23,活塞密封圈22和耐磨圈23均与活塞21的相对位置固定,即活塞密封圈22不再有行程。活塞21 —端通过活塞轴25与连杆24连接,活塞21的另一端开有阶梯孔61,阶梯孔61内从内到外依次设有进气阀66、进气阀弹簧65及进气阀盖64,进气阀66为一台阶结构,进气阀弹簧65套设于进气阀66的窄端上,进气阀弹簧65抵接进气阀盖64。
[0053]当活塞21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气阀弹簧65和缸内气压的作用使进气阀66的宽端封住进气口,如图13所示,让活塞21完成对气体的压缩。当活塞21作进气行程中,当气缸15内的气压低于气缸15外气压时,进气阀66会被气缸15外气体推开,进入气缸15,如图14所示,完成进气过程。进气阀66和进气阀盖64之间的进气阀弹簧65,可以保障进气阀66不会和进气阀盖64接触,让进气通道畅通。
[0054]气缸盖7的出气孔直接连接输出气管,为了将空压机机芯长度尽量做短,采用了气管和机芯分离式的实施方案,气管和气缸盖7通过栗头组件49连接。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栗头组件49包括气嘴密封圈5,气嘴密封圈5套在气缸盖7的出气嘴上,气嘴密封圈5内径比气缸盖7的出气嘴外径略小一点,利用密封圈5的张力装配在出气嘴上,在气嘴密封圈5上装配螺纹母嘴4,螺纹母嘴4是内建螺纹的圆管,其内径比气嘴密封圈5外径略大,便于装配,同时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